王开德 宋如敏 张春红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6)
基于项目学习的五年制高职教学资源配置实践研究*
王开德 宋如敏 张春红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6)
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基于项目学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践,提出了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建构、技能实训中心组建配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合理整合选用的具体改革思路。
基于项目的学习;五年制高职;教学资源配置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学习项目,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到解决问题。“基于项目的学习”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的有机融合。这种项目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可拉近企业与学校的距离,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最终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这需要积极搭建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平台:加强教改理念学习,完善设施设备的配制,加强“双师型”、“多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推广成熟课例方案,形成基于项目学习的系列配套教材。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产生了很多有关项目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阅读该领域的有关学术研究文章,笔者发现不少研究仍停留在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上的理解和初步尝试阶段,在项目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配置等具体实施环节上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推敲的地方。如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配置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资源,在实施与操作上还有进行较深层次挖掘和丰富的余地。
近年来,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协作委员会的大力推动和倡导下,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了大胆改革,从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做了大量实在而有效的工作。针对课堂层面的教学提出了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项目化的改革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实践笔者认为,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配置研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教学理念已经广为接受,但实施困难重重 随着课改的推进,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观已为广大教师接受和认识,但因为缺少成熟的教学案例,在执行过程中教师的畏难情绪和惰性心理使课堂改革实施遭遇重重障碍,归结起来主要有设备台套数量不足,耗电耗材、维护维修等运行费用高及教学场地不利于教学实施的问题,教学项目的开发存在真实性、完整性、趣味性不强的问题,教材方面存在教学项目与教学设备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师资方面存在对企业认识不足、教师操作技能水平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的问题,教学组织方面存在噪音大、安全隐患多、有效教学时间少的问题。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改试点效果不理想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改试点的强势推进,产生了不少优秀个案,但社会认同度不高;优秀课案例不少,但覆盖课程少,专业面广,操作难度大,优秀课案例可复制性不强。另外,基于项目学习的课改教学对教师、学生、设备、教材、班额的要求都较高,教学进程控制较难。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偏低,大部分专业教师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因生源规模扩张,教师课业重,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用于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的时间不多。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国家对校企合作支持政策不足,企业参与投资职教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单方面设备投入不足。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基于项目学习的课改试点效果不理想。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改革普适性研究不足 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学实施问题很多,如缺资金,硬件条件差,缺人才,师资力量弱,生源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差,专业基础课知识点与项目融合难等。课改理论过于强调项目的工作过程和完整性,而对专业基础课的研究不足,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也需要改革。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在实施中资源节约问题未受关注 教学资源配置规划不合理,贪大求全,重复配置;追求大设备,大教室,大场面,好看不实用,不利于教师教学组织;追求高档次,但高档设备使用率低,与教学的结合度低,浪费严重;在教学过程中开发的学习项目之间联系少,成果不能共享,材料消耗大,运行成本高。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着学生的前途。职业教育更强调实践性教学,更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模块化整合,调整课时,改变授课方式。若教师观念不能及时改变,最终还是会停留在“教师灌、学生装”的传统教学方法上。职教理念的转变主要应体现在四个方面:教学场地实现由教室到实训室的转移,教学主体实现由教师向学生的转换,教学方式实现由讲授向理实一体的转化,教学评价实现由单一的考试向多元化评价的转变。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体系与项目内容的改革 近两年来,在联合学院各专业协作委员会的推动下,我校各专业从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到职业岗位分析,从课程体系建构到课程教学项目开发,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并开发出部分适宜基于项目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分为机械识图及CAD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装调技术等几个模块。机械识图及CAD技术模块涉及平面CAD技术、机械零件测绘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涉及钳工工艺技术训练、机加工工艺技术训练、三维CAD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模块涉及电工工艺技术训练、电子装接工艺技术训练,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模块涉及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制图及CAD技术、电力拖动技术训练、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等等。此类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以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并参考机电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为确保学以致用,要立足职业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归纳出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根据能力要求,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又高于岗位能力的课程内容体系,确定学生应该完成的项目与标准。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设计应通过项目化整合来实现,通过对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实践的研究,我们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适合基于项目学习的部分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在对这些课程技能点、知识点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吸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项目进行内容选择,对理论与实践学时进行了重新分配,最终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形成了具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探究式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编写基于项目学习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革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改革后的教材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同步,教学内容应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我们把相关联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加以整合,删减掉不实用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推导,通过课程内容间的相互渗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增加一些生产实际范例及实践教学与实训内容,从而开发出适合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型教材。如《机械零件测绘技术》教材有以下特点:
1.教学场所。机械制造基础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室设备配置:普通车床,相关装拆工具每组一套,量具每组一套,营造规范的企业文化氛围。
2.课程项目设置与任务列表。(1)认识车床:通过车床的加工特点引出加工精度与测量的概念;(2)通用量具的认识与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千分表、内外卡钳等;(3)尾座的拆装与参数测量:锥度、锥角的概念,圆锥公差与配合等;(4)主轴组件参数测量:关于尺寸的术语、误差与精度、公差带等;(5)主轴箱参数测量:位置度、垂直度、对称度、位置误差等;(6)轴承参数的测量:基本参数、基准制、轴承公差与精度等;(7)中小拖板的拆装与参数测量:平面度误差、倾斜度误差、平行度误差、形位公差等;(8)齿轮参数的测量:齿轮与传动的测量方法、齿轮传动的评定指标误差测量等;(9)丝杆参数的测量:丝杆参数及测量、丝杆误差及测量等;(10)机床整机装配与尺寸链分析:产品整机精度设计、尺寸链、尺寸链计算方法等。
3.教材模板。(1)项目名称:主轴参数的测量;(2)配套设备和工具:小型车床整机、单独提供的机床主轴及设计图纸、螺旋千分尺、千分表及千分表台架、直尺、铝棒、分度头等;(3)项目实施过程:下达任务书,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教师进行知识点剖析与测量数据分析处理,实测结束后对相关知识体系作归纳总结;(4)学生拓展训练:包括资料检索、简单设计、测量更多的项目、主题讨论等。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实际技能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技能高超的学生。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大批致力于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要鼓励教师参加“四新”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及各种技能证书考试,下企业蹲点实习锻炼,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知识储备。专业教师的配备要做到专业方向与学校专业发展相统筹,专业带头人培养与普适教育提高相统筹,合理的师资结构与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相统筹,掌握现代职业技术与提高专业水平相统筹。
大力建设技能实训中心,构建基于项目学习的专业教室 校内实训是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场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强化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和教学成本必然有所增加和提高。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要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增添实训实习设备,优化实训环境。基于项目学习的实习车间要为教学提供足够的工位,实践证明,按每个工位3人配置设备是最合理的配置方法,这样基于常规班级30~45人的规模,可配置10~15台套设备。教学时学生1人操作,1人做助手,1人观察,三人轮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一个轮回可试验三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选出最佳方案,遇到问题可组织小组讨论,拟定解决方案,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基于项目学习的实习车间要为教学提供“教、学、做合一”的环境,为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保证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顺利实施。教学场景的布置要注意规范,引入企业文化,这样既适于教,又可拉近与企业的距离。此外还要有必需的教学环境,如操作台、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或白板)等,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要配置不同的设备,制定不同的区划标准,营造不同的职业氛围和育人环境。基于项目学习的实习车间要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功能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学习生产化、运行低耗化,要做到设备买得起、用得起、用得好。例如,资源节约型数控实训车间可以引入具有加工能力的小型数控机床,引入丰富的工装配件,开发丰富有趣的学习项目,可作为《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零件测绘技术》课程基于项目学习的专业教室用,可作为资源节约型金工实习车间用,可作为《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的机床电路综合训练项目、《PLC应用技术训练》课程的数控机床PLC控制训练项目基于项目学习的专业教室用,还可作为创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等课程改革研究的平台,作为校企合作、产品研发平台。这样的方案不仅能帮助学校节省投资,而且更加符合教学、认知规律,也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响应。把教学场所搬到实训室,边讲边做,把机械加工、结构原理分析、典型零件测绘、机床典型电路的安装配线、电路调试、典型机床电路故障检测和维修等小任务聚合成完整的教学大项目,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性实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互促进的目的,体现新课改重视学生参与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2]程凌.略论“生本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专业课程改革[J].江苏教育,2010,(18).
[3]胡大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4]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7).
[5]陈怀俊.探索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交通职业教育,2004,(3).
□有话职说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莎士比亚
G712
A
1672-5727(2011)08-0042-02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课题编号:ZJD924)成果
王开德(1968—),男,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类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