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宾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康艳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新奇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寻求问题的结果,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做演示实验,用玻璃杯装满一杯水,用一张平整的厚纸盖上杯口,用力压住,将水杯快速倒过来,使杯口向下,手离开杯口,水没有流出来。演示完毕,学生观察到出乎意料的现象,脑中产生许多“为什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分析、讲解、综合后,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存在确信无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一些粘在墙上的挂钩,为什么在墙上挂一些东西不容易掉下来呢?这种现象与大气压有没有关系呢? 让学生自己说出道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讨论,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对学生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灵活巧妙的思维方法可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开发学生的思维是物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学习“动量定理”时,笔者拿一只鸡蛋高高举起,突然“失手”落在地面上的“木箱中”(木箱底暗垫着一层厚厚的海绵)。在学生“破了”“坏了”的惊呼声中,笔者迅速接住反弹起来的鸡蛋,让学生看到鸡蛋完好无损。学生在惊奇之余,便会情不自禁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此一连串的演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产生一连串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再加上笔者针对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举例、类比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想象中的形象无论多么新奇,其实质仍然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水蒸气冲击壶盖,就没有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因此,要让学生立足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开放实验室,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探索者、科学家的身份,带着实验课题和求知欲走进实验室,在物理实验这块领域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如录像片给学生直观的、真实的、生动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模仿操作;对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在熟悉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难度大、使用仪器较多的实验内容进行严格训练;有的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思维,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做一些超常规的创新实验。随着学生多次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技能逐步提高,甚至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学生动手实验,既能亲自操作又能开动脑筋,手脑并用,有切身休会,有效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学生综合能力有所增强,集中表现在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浮力”一节时,笔者先让学生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长方体框,然后将上、下、左、右4个面各挖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圆孔,将圆孔用橡皮膜蒙住。这一自制教具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浮力产生的原因,但由于其体积较小,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只能前面一小部分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影响实验效果。而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上做实验时,将所发生的实验现象直观地放大到银幕上,学生将橡皮膜的4个面的凹凸程度看得一清二楚,便于自己观察得出结论,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然后笔者趁机把有关浮力方面常出现的错误一块列于银幕上,学生把这些内容进行对比,对知识加深理解,记忆更加牢固,调动了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也加强了分析综合和运用演绎、类比推理的能力。
总之,物理教师只有依据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且在各个环节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职教中心)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