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1-02-21 05:12谢文丽张巨成
中外医疗 2011年3期
关键词:降纤酶保护剂尿激酶

谢文丽 张巨成

(阜新铁路医院神经科 辽宁阜新 123000)

我们自1998年10月以来随机对照研究了小剂量尿激酶分次静注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形成,对其临床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要为发病后3~6h内入院者,个别进展者可延长到24~48h或72h,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后CT排除出血性病灶,似诊血栓性脑梗死。无出血性疾病,无溃疡病、无心房纤颤,24h未用抗凝药,血压在24/14.7Kpa以下,若血压超过该数值应使用降压药降至此数值以下方可用溶栓药物。治疗前化验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年龄<80岁。患者或家属同意溶栓治疗。

1.2 研究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随机分成3组;A组(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发病时间≤6h10例,6~12h10例,12~24h4例,24~48h4例,48~72h2例。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得出轻型(0~15分)9例,中型(16~30分)16例,重型(31~45)5例。B组(降纤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80岁,平均62.2岁。发病时间≤6h8例,6~12h10例,12~24h5例,24~48h5例,48~72h2例。轻型10例,中型16例,重型4例。C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80岁,平均62.4岁,发病时间≤6h9例,6~12h10例,12~24h4例,24~48h4例,48~72h3例。轻型10例。中型15例,重型5例。A组(治疗组)应用;溶栓及抗凝治疗;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20万U每日2次静注,共5d,同时应用生理盐水100mL加降纤酶10U每日1次静滴,共5d,治疗同C组。治疗中监测红细胞、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B组应用生理盐水100mL加降纤酶10U每日1次静滴,共5d。C组应用刺五加60mL,丹参10mL每日1次静滴,共21d。并用脑细胞保护剂。

1.3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在用药后第24小时、第7天、第21天,根据评分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

2 结果

2.1 疗效

24h疗效观察;A组与B组比较P<0.01,A组与C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第7天疗效观察;A组与B组比较P<0.01,A组与C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第21天疗效观察;A组与B组比较P<0.01。A组与C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说明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

2.2 CT表现

A组有24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第7天、第21天做头部CT。B组有22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小时、第7天、第21天做头部CT检查。C组有21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小时、第7天、第21天做头部CT检查。A组与B组和C组比较。梗死灶缩小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新出现梗死灶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3 3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

A组在治疗24h后血将纤维蛋白原下降42%,B组下降32%,C组无明显变化,A组与B组比较有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第21天3组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局部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凝集,导致血管管腔狭窄、闭塞,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其半暗区内细胞形态未受破坏,缺血24~72h内仍具有一定可逆性[1]。促进血流供应为主要手段,抗凝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首选方法。并可减少再灌注损伤引起大面积脑水肿[2]。静脉溶栓。国内多应用尿激酶,起病后6h内使用者疗效显著。其用量差异很大,由2万U~250万U不等[3]。由于尿激酶静注后半衰期为14min,维持时间短,加用半衰期长,具有降纤、抗凝及脑保护作用的降纤酶以巩固溶栓疗效,预防再梗死。同时,及早应用脑细胞保护剂抢救缺血半暗区治疗脑梗死。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24h、7d及21d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部分病例头部CT证实梗死面积缩小,而且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能达到稳定的溶栓效果。充分说明及早溶栓、抗凝,应用脑细胞保护剂等综合措施抢效缺血半暗区脑组织冶疗脑梗死是非常必要的。

[1]Wiss RJS.Serial observations on the pathophysology of acute stroke:the transition from ischemia to infaction as reflected in regional cxgonextractiln[J].Brain,1983:106~197.

[2]郭玉璞.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进展和脑梗死的治疗建议[J].世界医学杂志,1998,3:2~4.

[3]薛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溶栓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7,5:209~249.

猜你喜欢
降纤酶保护剂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
低温保护剂热物性分析与冰晶的显微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
发光菌冻干粉保护剂及贮藏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