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运动处方对女大学生痛经状况的改善

2011-02-20 00:56:34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经血瑜伽处方

张 雷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 宝鸡 721013)

0 引 言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于未婚女性,临床以经期或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或痛引腰骸、甚至昏厥,伴随月经周期发作, 其发病率约占女性患者的33.19%[1].有研究表明高校女生中痛经患者已高达29%[2],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她们对于痛经现象的处理大部分采用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方法,并且是在经期前后进行治疗,运用运动处方治疗的几乎没有.本研究以瑜伽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功效为依据,对上述痛经患者进行了运动处方治疗的探索.

1 研究对象

筛选宝鸡文理学院53名有不同程度痛经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9~23岁,痛经史为8个月~3年,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均为原发性疼痛(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且没有其他疾病.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自行设计问卷,并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问卷发放,对实验效果进行调查,实验前后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2.2 实验法

2.2.1 实验方法

实验人群采用设计好的运动处方进行连续干预锻炼,以哈努曼式、脊柱伸展式、背部伸展式、花环式、蝴蝶式、猫伸展式、眼镜蛇式、束角式等体位法为主要练习内容,采取为期15周,每周3次,每次70~80 min的隔天练习方法.鉴于瑜伽本身的项目特点,设定的基本部分心率为120~140 次/min,在基本部分中进行两次即刻10 s脉搏测量,以监测运动强度.

2.2.2 实验要求

在瑜伽训练初期(前1~2星期),首先让受试者完全掌握瑜伽呼吸法,因为呼吸是连接生理和心理的桥梁,是瑜伽修炼的灵魂,瑜伽呼吸法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位法训练的结果.其次让受试者充分理解每一个动作体位法的精髓,使体位法和呼吸两者达到完美结合.最后使受试者充分体验瑜伽的真谛——冥想,最大限度的用心关注、感受自己的身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表1 瑜伽运动处方对疼痛度的改善

在实验前和实验后4个月,分别按“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国际疼痛会新标准[4]”将学生的痛经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对实验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重度、中度疼痛率均明显降低,无疼痛率显著增加,说明瑜伽运动处方对痛经疼痛的改善是有明显作用的.

表2 瑜伽运动处方对痛经的疗效

通过问卷调查,从表2疗效情况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处方对痛经状况的改善率为90.57%,说明瑜伽运动处方对痛经的疗效明显.

3.2 分析

3.2.1 痛经的原因分析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一般认为与精神神经性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因素所引起的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等有关[5].继发性痛经一般则是由于疾病造成的.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如:(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则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7)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痛经的主要原因.因为大量前列腺素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以引起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子宫缺血、缺氧而产生较剧烈的疼痛,所以有痛经.

对于痛经来讲,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流不畅的瘀血痛和子宫肌肉收缩的痉挛痛造成的.在西医中,痛经的产生认为主要与内分泌、神经、精神(如紧张、恐惧、忧郁)等因素有关[6].中医认为其病理是虚实兼夹,即经期以实为主,经间期以虚为主.所谓“实”是指各种因素所致的冲任、胞宫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所谓“虚”是指气血志虚,肝肾不足.青春期女子正处在生长发育前段,气血旺而未盛,肾气盛而未充,机体成而未壮,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胞宫失于濡养,不通则痛[7].女性到了月经周期,经血非常充盈,这个时候生理的自然机能就是要疏泄掉.人体中肝是起疏泄作用的重要器官,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经血才能排出体外.如果肝的功能不正常,那么可能这个时候,经血和气脉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作用于腹部就引起了腹部疼痛,这就是痛经的原因.

3.2.2 女大学生产生痛经的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的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学生出现在月经前3~2天,月经来潮后疼痛有所加重,但月经过后则一切恢复正常,其腹痛的时间和月经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大部分学生反映,在学期始末学习压力较大和心情较低落阶段其痛经症状较其他时间稍为严重.女大学生产生痛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生活等压力造成的精神紧张疲劳,导致内分泌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血和气脉就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作用于腹部造成了腹部疼痛引起痛经;另一方面是由于未婚女性子宫发育不完善、子宫狭小或经血中含有血块、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而引起的小肚子疼引起的痛经.

3.2.3 瑜伽缓解改善痛经症状原理分析

女大学生的痛经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经血的疏泄功能出现了问题,是经血不能正常排放引起的,要治疗痛经就要改善这种疏泻功能.人体中起疏泄作用的是肝,也就是说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经血才能排出体外.改善这种疏泻功能就要调节肝脏,这里肝脏不是指解剖学上的肝脏,而是指的肝气.

本套瑜伽运动处方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痛经的部位而进行的,通过对腹部的按、压、摩,臀部的提、放,盆部的收、展,腰部扭、转等动作,并配以意、气、神合一,再加上对子宫、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的按、压、摩,达到改善腰部、腹部、盆腔、子宫等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止痛的效果.其次,瑜伽练习运用冥想意念结合体位法注重用意念引导动作中身体的感受,并强调呼吸的结合统一,在体位法和呼吸的正确结合下,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呼吸会减慢和加深,呼出气体中的O2减少,CO2增加,使气体代谢率明显减低,能帮助人保持一个健康的神经系统.借助呼吸放松,身心舒展、平和安逸,既可消除思想和行动上的紧张和疲劳,调节心态、精神愉悦,也改善了神经系统功能,缓解了来自社会、学习等各方面的精神压力,消除了紧张心理,使人的心理达到一种平和安静的状态,神经系统也因此平稳正常,从而缓解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原因而造成的痛经现象.再次,瑜伽体位间接地给予某些腺体按摩和刺激,有助于消除疲劳,建立良好的周身血液循环与重新调整静态血液分配的条件反射,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携氧量,促进子宫区域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使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被带走排出,有效减轻月经期子宫充血程度和缩短子宫收缩的时间,解除与缓解痛经症状.并且有研究表明,痛经患者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a含量明显增高, PGF2a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呈痉挛性收缩,故PGF2a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因素.而瑜伽体位与呼吸、冥想的统一结合,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内循环机能,使PGF2a含量保持稳定,抑制子宫兴奋而产生的子宫肌肉强烈收缩,建立良好的周身血液循环,有效减轻月经期子宫充血程度和缩短子宫收缩时间,达到有效的缓解痛经的效果.

4 结束语

瑜伽运动因其冥想与动作姿势相结合,注重用意念引导动作中身体的感受,能帮助人保持一个健康的神经系统,有效调节机体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升心理精神能量,使心理平和宁静,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保持、加强和促进人体各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对痛经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痛经患者运动处方的首选方案.

建议将瑜伽课程在高校公共课中进行普及,或建立瑜伽俱乐部,积极宣传瑜伽理论知识,讲授瑜伽的饮食观以及健康生活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认识了解瑜伽并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02-803.

[2] 张春美.不同运动处方治疗女大学生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1(2):217.

[3] 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1991:871-877.

[4]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9-130.

[5] 袁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7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37.

[6] 郑慧芳.运动处方对治疗女大学生痛经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48.

[7] 刘绍阻.痛经片治疗功能性痛经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杂志,1993,15(4):23.

猜你喜欢
经血瑜伽处方
“大姨妈”应接不暇或子宫肌瘤作怪
家庭医学(2022年20期)2023-01-09 10:21:34
Hello White瑜伽馆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50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练瑜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6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6
经血逆行说倒经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11
练瑜伽,悠着点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5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伴侣(2017年1期)2017-01-10 18:05:03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