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虎, 史永胜, 赵慧荣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2.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开关电源用半导体功率器件作为开关,通过改变开/关的时间比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其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在开关元件通断前后产生了大幅度的电压和电流跳变,因而会产生很大的电磁干扰.开关电源工作在几十kHz到1 MHz的开关频率,高频的通断状态下产生的电磁干扰(EMI)通过传输通道耦合到系统内外,对系统内外的敏感设备造成了危害,导致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下降.主要骚扰源的研究是实现电磁兼容设计的关键,在产品设计初期利用电子软件找到其主要骚扰途径,将干扰程度降低到最低,可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本文在Saber中建立了开关电源DC-DC变换电路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研究分析了各支路电流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找出了其主要骚扰途径,实现了其EMC设计.
图1 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
Saber仿真软件是美国Analogy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软件之一,可用于电子、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机械、水力、控制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Saber的分析功能是比较强的,主要有5种:(1)DC analysis(直流分析),用于计算设计的工作点;(2)Transient(瞬态分析),分析确定系统的时域响应;(3)AC(频响分析),分析系统随频率变化的响应特性;(4)Fourier和FFT(傅里叶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将时域波形变换成频谱;(5)IFFT(反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将频域波形变换成时域波形.
图2 Buck 电路图
降压式(Buck)DC-DC变换器是构成包括开关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的重要电路,本文研究的Buck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以占空比D工作的脉冲信号和转换开关代替场效应管与二极管D、电感L、电容C、电阻R组成Buck变换电路.当开关管导通时,有电流is=iL流过电感线圈L,在电感线圈未饱和前,电流线性增加,在负载R上流过电流i0,两端输出电压V0,极性为上正下负.当is>i0时,电容在充电状态,这时二极管D1承受反向电压.经时间DTs后(D=ton/Ts,ton为开关导通时间,Ts为周期),当开关管截止时,线圈L中的磁场将改变线圈L两端的电压极性,以保持其电流不变.负载R两端的电压仍是上正下负.在iL 输入直流电源Ui设为10 V,脉冲信号源幅度Us=5 V,上升时间Tμ=0.1 ns,下降时间TF=0.1 ns,脉冲宽度PW=1 ns,周期PER=2 μs. 图3 脉冲信号上的电压电流 图4 直流电源上的电压电流 图5(a) 电阻上的电流电压 图5(b) 电容上的电流电压 图5(c) 电感上的电流电压 图5(d) 二极管两端的电流电压 分析以上各支路的电流频谱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如图3~图5所示): (1)在降压式(Buck)DC-DC变换电路导通瞬间,流经电感、电容、二极管的电流明显比流经电阻的电流大很多,在分析此电路的电流辐射场时,可以把电感、电容、二极管支路电流作为主要辐射源. (2)电感、电容、二极管支路电流在时间t=153.06 μs时出现较大峰值.在相同的频率下,它们的电流幅值近似相等,可以认为它们在t=153.06 μs时刻组成了一个高频电流环路. (3)电感、电容、二极管支路电流从时间t=326.81 μs开始在零值上下波动,电阻支路电流从时间t=2.397 3 ms在0.628 45 A左右波动,可以认为在时间t=326.81 μs后电路的主要骚扰源来自于电阻,而电阻中的电流仅有0.628 45 A,它带来的电磁骚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在进行此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时主要考虑时间0~326.81 μs的电磁干扰. 电子电路的EMI分析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学科很广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很多.本文通过在Saber中建立DC-DC变换电路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进行了支路电流信号的时域分析,发现了电路的主要骚扰源和骚扰途径,可在产品设计前将电磁骚扰程度降低到最低,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 参考文献 [1] 龚尧莞,王子强,陈建明,等.电子电路中的电磁兼容设计[J].电子科学,2010,(2):17-18. [2] 方清城,李先祥. 高频开关电源的EMC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8):170-172. [3] 宋 烨.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技术的现状与解决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42-44. [4]张 聪,何 劲,张 慧. 浅论高频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J].船电技术,2005,(3):18-20. [5]周建春,李新民,徐国林,等. 高电磁兼容性新型母线排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8,(8):38-43. [6]刘 捷,漆兰芬. 高频干扰对PCB电磁兼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与PCB优化设[J]. 电子质量,2006,(4):59-63. [7]钱照明、袁义生. 开关电源EMC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03,(7):51-54. [8]E.Q.A.Larsson,M.H.J.Bollen.Some consequences for the power grid of high densities of electronic ecquipment[R].EMC on Site,Sweden. [9] Michael K. W. Wu, C. K. Tse, O. B. Peter Chan.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CAD tool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sign with EMC performance evaluation[J].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8(2):364-373.3 结果与分析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