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

2011-02-20 00:53李海平刘伟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农业

李海平, 刘伟玲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2.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 言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截止2008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3.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1.53亿.淘宝网2008年全年的交易额为999.6亿元人民币,而仅2009年上半年就达到了809亿元人民币,这些都说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和市场潜力.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1 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电子商务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劳动力输出服务、农业技术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娱乐服务等内容,其可以发挥的作用如下:

(1)可以解决农村的信息鸿沟问题.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电子商务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避免因产量造成的价格巨大波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产品流通不正常,功能不完善,不能起到有效引导和组织生产的作用.农民虽然在多方面努力地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在销售方面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不能主动地选择最有利的市场去销售,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为解决农业发展中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3)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就业.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存在不连续性的特征,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很多农民开始回到农村重新从事农业生产.电子商务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及时反映,进而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实现高效就业.

(4)可以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辅导.中国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给农业技术支持和辅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缺乏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农业生产往往消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且质量不高,收益很少.另外由于不能及时获取农业灾害的预警信息而无法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农业生产往往会遭受惨重损失,而且灾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损失更不能得到有效弥补.利用电子商务辅之以技术人员的指导,有可能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对农户进行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农户对农用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使农业生产得到全过程的监控和指导,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此外,电子商务还能给农村文化输入新鲜血液,带来创新的元素,开拓农民视野,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文化消费差距,这些都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实现.

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干部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信息经济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将处于竞争的有利位置,认识落后者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农村干部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网上营销与消费的新观念.

(2)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占据了国家建设的大量资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是如此,而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现有的网络通信设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虽建立了一些大型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而完备、高效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与安全保障的前提.在电子商务软件设施方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去,农村本身培养电子商务人员又没有现实的可能,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农产品及其消费特征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农产品的生产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种植、培育周期长,储存条件要求高,运输成本也较高.此外,农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没有像工业产品那样多的品牌和差异可供消费者选择,而这些都不利于电子商务优势的实现.农产品生产端到消费端路线较长,农户很难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不得不借助中介的力量间接掌握消费者需求信息,这就决定了农业电子商务需要有组织的第三方加入.

(3)上网的农民用户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了9 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了1 105万人,增幅13.1%,虽然增幅较大,但是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农村网民仅占相应农村人口的2.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只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而农村网民普及率仅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而且农村网民中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真正上网的农民非常少.由于农民整体素质低,上网农民少,使得广大农民不能从信息时代的主干渠道获取信息,信息获取还停留在传统的电视、广播方式上.

(4)单个农户无法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资金及时结算的好处.城市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在农村很难施展拳脚,农户还是依靠邮政储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实现资金的结算,资金无法实现实时到帐,转帐也不方便.虽然农村手机用户比例非常高,但是要在农村推行城市可以实现的移动商务、移动支付还有很多实际困难.

(5)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稀缺,电子商务意识淡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基本不具备电子商务操作能力.在农村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电脑操作能力的年轻人往往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大学和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去,使得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

3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产品的销售不能用淘宝的C to C模式解决供需矛盾,而由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合作社来搭建B to C平台也不符合农产品的流通规律,因为相比发达国家的大规模、产业化农业生产,中国农业以分散经营、家庭作业为主,大部分农产品还需要经过深加工才能流入千万消费者手中.鉴此,我们只能选择C to B作为主要的模式.

但是农业电子商务主体为分散的没有组织的农户,而农业企业非常少,所以不能照搬城市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需要创新和改进,从而更加适用于农村,在此我们将C to B模式改进为F to C to B模式.

F即Famer,为农民;C即Cooperation,可以是农业协会、合作社;B为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加工企业.对于分散的单个农户经营的现状,如果要争取到平等的经济地位就需要形成一个整体,有组织有谋略,而农村中的合作社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此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F to C to B电子商务模式模型图

在生产环节,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有时合作社接受需求企业的订单,从而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并提供技术支持,注重高质高效,尤其是近些年生态农业及其产品大受欢迎,单个生产较难控制农药用量和时机,而有组织有指导的生产使生态农业变成现实.在销售环节,合作社以整体的身份对外和农产品需求企业在网上进行洽谈、签订购销合同等.有一定经济能力和技术基础的合作社可以自建网站,以有特色的农产品为招牌吸引客户,同时可在中介平台上发布供给信息、查询需求信息或在网上进行洽谈,甚至直接出口农产品.

网上交易诚信和安全很重要,而认证中心则能提供较为安全的交易环境,故合作社和农产品需求企业都需要向第三方认证中心申请证书,在网上交易过程中互相辨别并认证对方身份,然后用证书中的密钥加密要传递的信息,保证商业信息的机密性.在物流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按照质量要求将农产品分拣、包装好,然后在网上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送货服务.在支付环节,合作社可在县城的银行开立帐户并开通网上银行,每次交易后的货款由买方直接网上转帐即可.

4 结束语

农业电子商务不能照搬照抄工业和服务业的模式,而需积极探索和创新.虽然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农业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将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农业中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从而有利于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87-89.

[2] 李异菲.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7.

[3]陈 岩,孙 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8,(5):256-257.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