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飞 秦红兵
校本选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朱爱飞 秦红兵
总评:文章只是对本校开展校本课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做了简要介绍,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研究数据与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而是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江苏省从2004年开始对高中信息技术实行教学改革,新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在高二上学期末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合格与否和高考的录取挂钩。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各校教师发现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的学生考试特别容易通过,为了提高合格率,以笔者所在的无锡地区为例,各校基本上都只开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慢慢地就演变成考什么就教什么,重新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与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为了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我们决定拿出一部分课时让学生来学习校本选修课程,让学生真正可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使之学有所乐、学有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学期开学前我们向校领导提出开课申请,说明我们的开课原由,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并从各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经过一轮校本选修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下面,笔者把实施过程和实践后的反思做简单介绍。
1.课程的实施目标
校本选修课结合现在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鼓励学生将所学校本课程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课程内容的选择
选择哪些内容能够达到所确定的目标?我们主要考虑以下两点:(1)学有兴趣,即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2)学以致用,即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
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开设了四门选修课:(1)VB程序设计;(2)局域网的规划与组建;(3)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4)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
3.课程内容的组织
根据选定的课程内容,我们首先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经过反复研讨我们决定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下面以《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为例简单介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1.师资的配备及课时安排
想要实施好校本选修课,那么师资的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任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经过组内推荐及自荐,最后确定的四位教师都是学校里公认的教学骨干,在教学上都能独当一面,强大的师资配备也为开好选修课夯实了基础。
我校一般在高一的下学期开设信息技术课,每周2课时(2课时连上),考虑到学生在高二还要参加全省统一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所以我们计划拿出10周时间共20课时来学习选修内容,其余时间上规定的教材内容。
2.施行“走班制”教学模式
新学期开学前由教务员把高一年级16个班随机分为4组,每组的信息技术课都安排在同一时段上课。上信息技术选修课时,我们把学生进行重新分班,实行“走班制”上课。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课程介绍
由上课教师进行选修课程介绍,主要用PPT课件的形式来展示各门选修课程的内容及考核形式,每门选修课用4~5张幻灯片介绍。
(2)学生填报志愿
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的课程介绍,登录江阴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登记系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
(3)教师对志愿的调配
通过这个校本选修课程登记系统,教师可以获取每个学生的姓名、班级、学号及四个志愿的填报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志愿填写的情况进行分班,原则上我们尽量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但为了保证上课时一生一机,所以在分班时会适当进行志愿的调配。最后我们会把分班情况及上课地点在校内进行公示,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到信息技术教研组反映。
(4)学生上课
从第二周开始学生按照分班情况,实行“走班制”上课,开课教师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为了更全面有效地进行课程评价,我们采用了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评价方法,在教师机上架设一个FTP服务器,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用户名和账号,学生所有的作品、作业、反思报告及自我评价等资料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这样学生通过相关验证后可以比较方便地修改自己档案袋中的私有资料,同时也可以看到却没有权限修改存放在公用文件夹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资料。我们发现,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告别了单一的传统评价,变结果评价为多元评价,在电子档案袋中,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作大胆地展现出来,学生点点滴滴的学习成长过程都被一一记录,电子学习档案袋较以往的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通过学生上交到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资料,其他学生也可以充分了解他人的学习过程,并作出客观评价,发现他人的长处与特点,促使其弱势智能的发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过程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及时改进教学,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1.课程实施取的一定成效
选修课程结束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填写学习情况调查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本次的校本选修课程,反思问题与不足,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奠定基础。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可以看出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成功的,大部分学生喜欢自己所选的课程,并基本掌握了课程内容。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大部分内容开始时比较陌生,难以直接接受,最好循序渐进”“少讲一点的理论知识,多做一点实践,希望老师能够多演示几遍操作方法” “学习时间较短,应更长一些,想更深入学习动画制作的知识”等。
2.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上有一定的矛盾
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存在内容太多的问题,如在《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课时不足的现象,导致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在下一轮的选修过程中,我们准备把《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和《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两门课程中的内容都分别开设,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在某一个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也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
3.校本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
在校本教学中,理想的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探讨问题,在寻求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构建知识,使学生慢慢养成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师经验不足等原因,教师们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讲得太多,控制得太多,留给学生的自主探索时间不够,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对于被动接受的知识认识不够,自然在灵活运用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的能力不强。教师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存在的偏差,使校本教学的有效性大大缺失,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将针对这一现象加以改进。
4.教师要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能上好规定教材内容外,至少还能开出2~3门选修课程,而且自己要精通这些课程,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信息技术教师有其独特的学科性,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就拿笔者所教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为例,原来在8.0版本时要对人像做个美容效果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操作步骤非常繁琐,但在CS 3版本中直接就新添一个人像美容的滤镜,实现这个美容效果只要轻点一次鼠标就行了,所以如果想上好一门选修课,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泉活水才行。
[1]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94a4430d844769eae009ed7c.html
稿件编号:P1108034
朱爱飞,本科,中教一级。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专题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简介
专题二:图像信息的加工处理
(1)了解常见的图像类型及应用场合
(2)数字化图像的获取
(3)Photoshop图像处理
(4)实践活动—用Photoshop制作一个艺术节的宣传海报,并展示及评价专题三:简单动画的制作
(1)计算机动画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2)动画的常见类型及应用场合
(3)Flash动画的简单制作
(4)实践活动—用Flash制作校歌的MTV,并展示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