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些年了,随着课改的深入,课改的一些新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并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倡导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才能真正让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迸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在的生命意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课改自然也很关注,课改以来,我一直认真研读新《课标》,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并努力在语文课堂上体现课改思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着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直到有一天,班上一位学生的提问,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是我在上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时,在分析完一篇文章后,我以为大家都没疑问了,于是就下课了。这时,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却叫住了我,对我说,老师,对于这篇文章,我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我让他把他的理解思路说一下。我觉得他理解得很有道理,就夸他肯动脑筋,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可他却一脸疑惑地对我说,老师,按我这样的理解思路去做题,我可能只能得到几分。学生的话让我很受触动,也让我不知所措。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我在思考新课改倡导的多元解读与被标准化答案束缚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之间的矛盾。新课改一直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倡导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才能真正让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所以在高一和高二的课堂教学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着培养学生的多元解读的阅读习惯,可是到了高三后,当我们面对那一篇篇高考试卷模拟题时,我们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再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多元解读了,而是读完一篇文章之后,针对后面的一道道题目,反复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不厌其烦地教授答题技巧,总结一套又一套的答题模式,学生有违标准答案的个性解读全被扼杀了。我们不禁要问,怎么会这样?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新课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新课改是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它有很强的社会目的,要培养出具有独立思想、高尚人格的人才群体。但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现实的阻碍。因为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手段就是考试,而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国考的高考,承载了太多人的理想和希望。参加高考的学生目的很简单,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毕业后谋取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他们拼命地要考高分,而分数是要通过考题体现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只能最大限度地去给考题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尤其是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与新课改倡导的多元解读理念是相违背的。
《中国青年报》发表于 2008年 12月 24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 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为作者的周南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 15分中只拿了 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周南在博客上无奈地写道。作为教学考核工具存在的阅读理解,或是对作品进行过度阐释,或是对文章进行语义切割。这样的阅读理解,既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检验工具,同时也承载着特定的价值传播功能。当一篇文章成为高考阅读题,遭遇过肢解切割,再被硬行附加上教育必须负载的价值判断,自然会背离作者本来的价值意旨。难怪韩寒感叹:“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参考答案中所体现出的那些价值判断与思想分析,都是命题者一厢情愿式的一元解读,然后再把它强加给考生,而考生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因为决定权在出题人手中。这种标准化的阅读,培养的当然只能是“分数的囚徒”,而不是独立的思考者。这种现象揭示的就是教育严重缺乏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弊病,这也是多元解读在操作时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这样一个讲求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把学生的思维捆绑在某一片狭窄的空间里,不让他们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间去自由捕捉诸如时代精神、人文情怀、责任使命、思想价值等信息元素,其实是一种莫大的悲哀。那些标准化的高考语文阅读题,其实也就是在制造这种人性与文化的悲剧。
那么,面对多元解读与被标准化答案束缚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之间的矛盾,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向现实妥协,还是否定新课改?其实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课改理念的合理性,科学性,前瞻性。它所倡导的“多元解读”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既然指导思想没有错,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关键就是要消除实行过程中的阻碍。“多元解读”最终培养的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检验,对于学生来说,目前的检验就是高考,而这种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却无法对学生这种能力进行检验,学生的能力一旦得不到肯定,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那在平时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新课改就难以进行。所以我认为要想消除这一矛盾,就必须改变被标准化答案束缚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模式。虽然现在有些省已经废除了现代文阅读的客观题形式,全部采用主观题型,但这也只是另一种客观题的考法,因为翻阅各省现代文阅读题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和客观题的答案差不多,有的甚至具体到一些字眼,只能用答案提供的词语。这必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向,所以很多学生抱怨,语文课最没劲,学的都不考。所以我建议改变这种命题模式,对于阅读理解的考察,可以采用小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较自由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而这恰恰与“多元解读”的理念是一致的。我想,这样的考试模式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同时反过来也会推动课改的前进步伐,对于这样的双赢,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