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分值是20分,能否把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答好,直接关系到考生最后的语文成绩的优劣,更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线的教师,大家都在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方法,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提高文本类阅读得分的途径。事实上,许多同仁的努力都是收效甚微,有的事倍功半,有的干脆就放弃这块的复习和研究。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必须找准研究的方向,既然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这样来命题,这样来设问,我们就应该从命题本身入手,揣摩命题者意图,寻找答题思路,从而提高得分。总而言之,审题才是提高得分的秘诀。
高考命题中往往涉及到一些语文学科的术语,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就要认识术语,并且抓住术语,弄懂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准确答题。
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的第一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这道试题本来是一道容易拿分的试题,结果不少考生粗心大意,没有抓住术语,准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相应的考点没有落实到位,失分非常严重。究其原因,试题中用的是“景物描写”,结果不少考生都看成了“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犯的术语没有抓牢的错误,导致失分。只要术语抓住了,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静态和动态描写。
2007年江苏卷《麦天》的第二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这道题审题时要抓住两个地方,一个是“描写”,另一个是“表达特色”。抓准这两个术语思考,就会知道:本句是关于关中麦收生活的描写,对象上写了收割机和麦田,内容上写了机器的颜色、声音、麦秸的香味,可见是从不同感官的角度描写的;手法上除了直接描写外,还用了比拟手法,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任何一道试题它都会给考生或多或少的提示,帮助考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让考生得分。2007年江苏卷《麦天》的第三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臂,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全文结构”和“作用”。由此可见,这是一道作用题,而且答题范围缩小至结构上的作用。先把握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初步确定其结构上的作用;再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加以联系思考。从文中看,第六段说“吃苦的日子到了”,第七段描绘了男人的劳累,第八段写忙后的男人该歇歇了:这些叙写贯穿文中,相互照应。
2010年江苏卷《溜索》的第三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和理解,命题人生怕考生人物形象要点分析不全,就在题中添加了鲜明的提示语——“比较分散”和“统观全文”,考生如果注意到这些鲜明的提示语,那么答案的要点就应该比较全面,得分就有一定的提高。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可能每道试题都那么直白,有部分试题就有了难度,但是又要让一部分考生能够得分,因此在命题上就有不少的暗示,或者说有些潜台词需要考生读出其中的隐含信息,从而明确解题思路,找出答案。
无论是教师还是考生,大多数都认为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阅读理解题很难。诚然文本是比较难,但是命题人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在问题的设置上着实研究了一番,给考生提供了不少的潜台词,只要考生善于审题,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的。比如说第三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2分)这道题就给考生提供了隐含信息,可以说暗送2分给考生,但许多考生都没有拿到这2分。题中说“不以描写见长”,这就是潜台词,那么以什么见长呢,这不就是考五种表达方式中的另外四种吗?答案就是“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分就到手了。再比如说第一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这道题的潜台词就是“开头”,开头通常有哪些作用,“三个问句”分别问什么内容,问句的作用是什么,“文章内容的表达”就是说文章表达了哪些内容,三者结合理解一下,答案也就明白了。“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5分不就来了?
高考试题都有答题指向,考生要善于从命题当中来寻找,一定要学会理清关系,弄清其中的联系和区别。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第三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这道题解答时就应注意问题中的“花轿”与“侯菊”之间的关系,答题指向是人物形象与某物象之间的关系。首先应找出文本中能表现花轿与侯菊之间关系的内容,再加以梳理归纳即可。因为文本叙述的主要是侯菊出嫁前后的内容,所以可按出嫁前、出嫁时、出嫁后三个阶段来组织答案。答案就是:①要花轿体现有远见;②改花轿心灵手巧;③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2008年江苏卷《候银匠》第四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这道题看上去是考查“写侯菊的文字为什么多?”的原因题,而实际上考查的是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题目中的侯银匠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同样侯菊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但是在刻画人物的详略处理上有变化。这正是小说中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就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实写暗写相结合的手法。只要围绕其中的一点加以探究,理由充分就可以得满分。
从命题的问法和赋分入手,这也体现一个考生的审题能力。从问法上看,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问几问就答几答;从赋分上看,4分通常有两点,6分通常有3点:只有这样答题才具有规范性,才有可能提高得分。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二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这道题在解答时就应分成两个大的方面思考:一个是环境描写,另一个是人物刻画,人物刻画方面又分领队、汉子们和“我”。这样的答题思路才比较规范,才符合命题人的意图。另外这道题赋分6分,通常应该有3点,高考中确实有不少考生忽略了分值,只答了对领队和汉子们的作用,没有答到对“我”的作用,就失去了2分。因而,规范的答案应该如下:小说中写牛的恐惧发抖的作用:①环境描写上,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分)②人物刻画上,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2分)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2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确实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应该多加研究,探讨命题者的意图,命题人出题的目的不是让考生做不出来,如果试题考生都不会,那么命题就是失败的。因此,笔者觉得命题人通常在问题的设置上会给考生不少的提示,在今后的复习迎考中,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强审题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