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需要“慢走”“细读”
——一次语文活动课观后碎思

2011-02-20 14:49
中学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屠夫奶牛语文

丁 波

一次较高级别的“本色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无锡某中学举行,笔者有幸前往,共听了六节课。这六节课,采取的是同课异构形式,《安恩与奶牛》、《记承天寺夜游》、《老王》分别由两位老师同上。与会的专家分别对这几节课进行了点评,真是一场盛宴,收获颇多。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有专家的高度,却也有自己的一点心得,不揣浅陋,也来说说。

慢慢走,等待啊

【片段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片断)

师:最后一段哪些词语可以让你感到安恩对奶牛的爱?

生1:“这头奶牛太孤单了”一个“太”字强调出孤单的程度,安恩觉得奶牛太孤单,带它去集市上散散心,这就是一种爱。

生2:“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这句话中的“只有”表现出安恩把奶牛看得无比珍贵,表现她珍视奶牛的情感。

师:“只有”这个词找的不错。但是,它真是表现奶牛的“珍贵”吗?“只有”一头奶牛,这个词表现了什么呢?

生:说明村庄没有别的奶牛了,很贵重。

师:是这样吗?

生:……

师:哦,你再好好想想。请那位举手的学生回答。

【片段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用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来翻译下面句子。(展示幻灯片。)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的意思“只是少了两个闲人捂着耳朵”。

(全场笑)

师:“如”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吧。

师:“吾”在文言文中表示人称,解释……

生:哦,“我”的意思。

师:“耳”在文言语句的结尾,不可能解释耳朵,而是一个语气词,它应该解释……

生(一部分):罢了。

师:翻译句子,要注意连词成句,你再试试。

生:只是少了闲人像我们两个人。

师:但是这样翻译,还是很别扭。翻译句子还要注意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起来。想一想,应该怎样调整语序?

生: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师:很好!

【观后感】

这两个教学细节,充分表现出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片段一中的教师在学生回答有问题后,也进行纠偏,但学生依然没有领悟到“只有”一词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奶牛没有同伴,表现出它的孤单,从而表现出安恩对奶牛孤独的体察,表现她对奶牛的爱。这时候,教师就有些着急了,也许这里一拖一纠缠,下面的环节就要受影响,所以急急收场,迫不及待地把话筒传到了另一位举手的学生手里。

而片段二中的教师,真可谓循循善诱。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显然没有充分预习,把这句子翻译成这样,这是大家都始料未及的,但这位教师不慌不急,在课堂上,一步一步教这位学生学会了翻译这句子。

两个细节比较起来,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观。第一位教师只是想表现出课堂的完美,却放弃对一位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获得、提高。而第二位教师明白了学生的短缺,并没有让其他学生来代替他,而是不断的帮助该生一步步完成了句子的翻译。

“本色语文”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真正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才是本色的,语文课如果只是为了表现课堂的完美,而把学生的学弃置一边,它就不是本色的。所以,课堂上,老师们不妨:慢慢走,等待啊……

细细读,欣赏啊

【片段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片断)

师:我们来看看安恩的两次回答。“它是不卖的。”和“它不卖的!”两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生:语气不同。一个用了句号,是一般的陈述句子。一个用了感叹句,表示强烈的感叹。

师:为什么面对别人的问询,安恩的语气为什么如此不同?

生:因为第一个人的询问比较有礼貌,他问:“这头奶牛多少钱,老婆婆?”第二个人是个屠夫,他用藤杖敲牛角,还很不礼貌地问:“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师:面对别人礼貌的询问,安恩谦卑平和地回答,面对别人粗鲁的询问,安恩气愤不平地回答。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它是不卖的。”(读得较平和)“它不卖的!”(读得较为高声)

师:第一个读得可以,后面一句能不能读得更好些?

生:“它不卖的!”(读得激动愤怒)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后一句。“它不卖的!”

生:连读三遍,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遍比一遍高声,一遍比一遍愤怒。

【片段二】

(《安恩与奶牛》教学片断)

师:面对众人的询问,安恩是怎样回答的?

生:“它是不卖的。”和“它不卖的!”

师:这两句回答包含的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平和,一个激动,我从句子用的标点符号中看出来的。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它是不卖的。”(读得平和)“它不卖的!”(读得愤激)

师:因为对方的询问的语气不一样,所以安恩的回答也不一样。对于真正爱牛的人的礼貌问询,安恩回答地非常谦卑。那么对于那个屠夫的问询,是不是应该读得如此愤怒呢?

生:我觉得应该很愤怒。因为那个屠夫用藤杖敲奶牛的角,还用肥硕的手匆匆摸摸奶牛光滑的皮毛。安恩很生气。

师:你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她很生气呢?

生: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这些都可以看出安恩很生气。

师:因为生气,所以要读得很愤怒。

生:是的。

师:面对屠夫的不礼貌,安恩是不满的,她的“斜视”和“往远处张望”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安恩是一个朴实谦卑的村妇,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即使她不满、生气,按照她的性格也不会这么激愤地回答。大家可以看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面对大家无理的责难,安恩气愤地说不出话来,神色有点慌乱,最后她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并为给大家造成误解予以抱歉。综合起来,她是一个特别纯朴隐忍的老妇人。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不应该读得那么愤怒,而是比较简洁地表示对屠夫的回击,读出一份不满就可以了。

师:对。第一次回答,平和中带着谦卑;第二次回答,不满中带着隐忍。你来读一读。

【观后感】

巧了,两位老师都选择了安恩的两次回答作为人物分析的突破口。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细节,两位老师处理起来同中有异,体现了细读文本的能力。显然,第二位老师要更贴近文本,她并没有简单地从表象出发,得出安恩的第二次回答必须是愤怒的,而是在学生简单的认为是这样的以后,联系课文前后安恩的表现来分析此处她回答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细节,安恩的形象就越发丰满起来。通过正确的朗读,学生更能体会出安恩的性格特点。

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细读能力。而课堂上的精彩,往往取决于细读文本的能力。只有细细读,来来回回沉潜到文字里去,才会有精彩的发现,独到的心得,才能从更高处引领学生玩味,欣赏到文字带来的丰富情感。

黄厚江老师说:本色语文要基于“本真”。要接近“本真”,就必须沉静玩味,追求本色、追求本真,我们教师还要:细细读,欣赏啊……

猜你喜欢
屠夫奶牛语文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吃草
你是阎王的一道菜
《奶牛的家》
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
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