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华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各种新潮理念层出不穷,诸多新式课堂粉墨登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架势。毋庸置疑,那种抛弃“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思想是正确的。它让教学过程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有一种现实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很多课堂在新课改的幌子下,淡化甚至削弱了文本阅读,确有不实的表现。一是过分注重课堂包装。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遍地开花,大量的媒体资源充斥课堂,文本意境变成了触手可摸的声像画面,媒体成为文本的诠释,文本成为媒体的附庸。这种华丽的包装,犹如温馨的枷锁,埋没了文本语言本身的精彩,败坏了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阻碍了学生钻研文本的能力,丢弃了语文传情达意的功效;二是过分注重方法技巧。在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召唤下,“讨论”“交流”成为语文课堂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风生水起,不绝于耳。课堂上,如果听不到学生讨论的声音,便想当然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抹杀了,看不到学生交流的态势,也自以为学生的探究精神被丢弃了。过分注重方法技巧,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浅尝辄止,文本感悟走马观花,价值探讨浮光掠影,热闹的课堂,掩盖的是与文本的分道扬镳,与语文的擦肩而过。
在这里,笔者无意要否认课堂包装、方法技巧的重要性,但它应建立在对文本深厚解读的基础之上。如果将语文学习的根子——文本阅读弃置一边,让过多的非语文因素干扰深度的语文学习,那么浮躁的课堂做秀就会荒芜语文学习的园子。洗净万般风情,我们也会遗憾地发现,学生的语文发展,人文积淀,也常常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丢掉了文本阅读——这把触摸语文本真的钥匙,语文课堂就必然缺失“语文味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教材,即文本。如何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里,利用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徜徉于文本的意境,飞跃于语言的灵魂,思考于情感的绿洲,在文本阅读中感知,在文本阅读中积累,在文本阅读中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必然要肩负的使命。
文本阅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要解决的还是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文本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笔者认为,文本阅读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读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要么点明文章的中心事件,要么标识文章的行文线索,要么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要么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读文章的题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余秋雨的《信客》。我们从题目“信”入手,就不难感知文中的“信客”一语双关。一方面,信客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在孤独与寂寞中传递着他人的幽怨与牵挂,是一名让人放心的信息的传送者;另一方面,信客挑着一担担的眼泪,踏破一季季的风尘,擎着悲苦,饮尽风霜,看透繁华,望穿哀怨,把“信”送到千家万户,是一名让人赏心的诚信的播种者,他的确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写一个大写的“人”字。解读题目,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信客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
2.读字词
文本阅读,关键字词不可忽视。关键字词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阅读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层层推进,不仅对理解文章、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开掘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品位极高。究竟高在哪里?着一“见”字,意蕴全出。因为“见”是无意的,彼此之间,本自无心,不期而遇,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跃然纸上。若换了其它的字眼,比如“望”,就逊色多了,因为“望”隐含了诗人有意寻觅的动机。有了动机,潇洒、自由就大打折扣了。
3.读句子
文章中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它是文章的筋脉,文章的灵魂。从这些句子入手阅读文本,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达到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1)从总起句入手。有的文章,开头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总起句。这是我们对话切入的最佳点,因为这类句子或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或提示概括,点明中心。如李辉的《梁思成的故事》。文章开头写道:“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个开头很有特点,它不是直接写人,也不是写事,而是作者对梁思成和他的事业发表的一番感慨:梁思成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个世纪才有,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梁思成了。诗意的渲染,智慧的评述,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中心句入手。文章中有一些揭示中心的句子,它的位置不一,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这些句子语言隽永,含义深刻,启人心智,发人深思。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景色的美好,居然使得追求世俗名利的人,心灵沉静下来,忘却世俗社会的牵挂,沉醉到大自然之中。若理解了这个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得多了。
(3)从抒情句入手。抒情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抒情句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走进抒情句也就走进了文章(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刘亮程的《走向虫子》。“我这颗大脑袋,压根儿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切入文章进行对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第四次犯错误之后,人终于在蚂蚁面前认输而发出的自嘲。)这一抒情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自贬,不是自卑、自轻自贱,因为这是虚拟的,就这一点而言,人是不如蚂蚁的。但是,这是撇开了人的其它方面的优越性而言的。正因为这样,这里的自贬只是一种幽默,一种故意留下漏洞的、片面的智慧,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不是理性的结论。但这里有着情和智的交融,同时也表现了作家胸怀的宽广。)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说?这样的切入,由浅入深,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4)从总括句入手。许多文章在结尾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引领之言、结穴之语,或总结全文,点名题旨;或首尾呼应,突出中心。如高建群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结尾写道:“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这是总结全文的句子,是文章的总纲。说落日是悲剧,因为它有瞬间的、震撼心灵的辉煌的美;而这种美消失得又如此平静、安谧,这就是庄严、神圣。由此“纲”入手,纵览全文,可“纲举目张”。
4.读重点段
重点段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从重点段入手,反复品味,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但能明了作者的意图,悟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而且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读者和作者情感的交融。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呵,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这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点题之笔。一个感觉不到痛苦的人,居然感到了自豪。一个人,肉体上被摧残折磨,生命危在旦夕,但精神上却刚毅勇猛,大义凛然。在遭受生死考验的时候,他还能如此地乐观和冷峻,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5.读细节
细节描写是文章的精彩之笔和感人之处,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细节描写不仅能体现作品艺术的真实,而且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作品主题。从文本的细节切入,可以有“以一当十”的功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写道:“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从韩麦尔先生的“呆”“靠”“做手势”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因亡国而痛苦的心情是多么强烈而逼真呀!他没勇气说“散学了”几个字,因为这几个字说出,意味着与祖国语告别,他也没勇气再看看自己的学生和那些听课的镇上人,因为他们从此就要遭受亡国之苦了。他痛苦极了,只能以一个无力的、不情愿的手势表示这最后一课的结束。这个细节,真实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6.读空白
“空白”是指作者在创作中,有意无意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省略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也是留给读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的想象的艺术空间。发现了创作空白,就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窗口。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地苍茫,乍一看,空无一物,了无生命的痕迹。但最后一句,恰恰是生命的发现,生活的悠然自得。这不仅是牛羊生活的自在,而且是与牛羊联系在一起的牧人生活的惬意。生命宁静地存在着,只是被遮蔽了,这种遮蔽,正说明草原之美。这时才发现,这是一个赞美自己家园的草原人,唱出的一首草原赞歌,漫不经心而又发自内心。诗歌的这种空白,确实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奇效。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文本的特点,潜心阅读,或分析文章,使学生读文悟道而有所知;或借助创设,使学生入境激情而有所感;或剖析人物,使学生由情导理而有所悟……让学生做到入耳、入眼、入脑、入心,才会使语文教学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优化结合。
《新课标》规定:“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怎么读?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他说,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么写的,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茅盾也说读书一要领略大意,二要体会要旨,三要咀嚼牢记。作家孙绍振在《读书的三种姿势》一文中也给了我们一个形象的回答。他说,读书有三种姿势:一种是躺着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一种是坐着读,以求知的态度认真钻研;一种是站着读,主动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贾平凹同样也谈到了“三遍读书法”,即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研究。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读书的三种方法,即略读、精读和细读。
1.略读
略读,就是粗略快速地阅读全文,包括文体、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略读虽不免“粗疏”,但决不是粗枝大叶地、一般地浏览,而是有目的地把握“全局”。对全文作一鸟瞰式的俯视,能提纲挈领地抓住全文关键的问题,为进一步精读做好准备。鲁迅在《读书的方法》一文中讲道:“我以为并非万能的我们,也还不如仍是竭力捉住要点,而忘掉了枝叶之点的好。”这是对略读精要的诠释,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叫“抓大放小”。
我见过一位父亲,一心要把孩子培养成牛人,于是早早给他买《曾国藩》《胡雪岩》;另一位母亲,则忧心忡忡,认定《傲慢与偏见》《红楼梦》都只会把她的花季女儿教坏,索性根本不让女儿看“闲书”:“有那时间背背单词不好吗?”
略读的一个着眼点是抓线索。或时间或空间或事物,都可作为线索,抓住它,就等于开启了阅读文本的大门。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四处写到父亲的背影,抓住这些描写背影的句子,进行反复琢磨,就可知“点背影、绘背影、现背影、望背影”的写作思路。“背影”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不过,抓线索还是比较表面的,进一步的功夫则是理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地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真谛。叶圣陶先生还说,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文本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是多么重要。理思路可以通过品析关键词、分析层次、概括段意、揣摩表现手法等手段,找到隐藏其间的作者的思想脉络。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读这篇文章,关键是理清思路。思路在哪里?在情趣变化的层次上。文章在五个层次上写出作者情趣的变化,由“清塘无荷——不满失落”到“投入莲子——殷切期待”,再由“出来奇迹——微有希望”到“叶片扩张——大快人意”,最后由感而发,感慨天地间生命力量的强大。理清了这个思路,文章理解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思路的外在体现,就是分段。略读,也可从分段入手。分段就是为了分出条理。如何分段,夏丏尊和刘薰宇合编的《文章作法》一文中有精辟的论述:“一篇文章虽有一个中心思想,但仔细分析起来,总是联合几个小的中心思想成功的。为了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应当把关于各个小的中心思想的文字作成一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小的中心思想应当作一段,而一段中也只应当有一个小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内容若十分复杂,一段里面还可分成几小段。”“分段不但使文字易读,且使文字有序不紊。分段有长有短,视人而不同,但大体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每段自成一段落。”这里的着眼点虽在于写,但也通于读,即读也需要掌握分段的依据和原则。
2.精读
精读,就是围绕文本的重点语段带着关键问题进行深读,具体地讲,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阅读。精读必须做到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搜寻信息,比较推敲,以求得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如果说略读是从宏观上对文章作“面”的把握,精读则是从微观上对文章作“点”的研究;宏观上的把握为微观的分析提供了大的语言环境,微观分析又加深了对宏观认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精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语境,全面理解
(2)把握文意,理清脉络
一篇完美的文章必定有一个完美的结构形式,即文意的起承转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把握了文章的这个规律,才能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精读中的理脉络较之于略读中的理思路虽然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内涵上是对文意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如南帆的《蚂蚁》,文章从蚂蚁发现一粒饼干屑写起,承接到以人的思维写蚂蚁的心理活动,由蚂蚁想到自己,进而联想到人类生存的困惑。理清了文章的这个脉络,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原来作者用幽默的语调,流露了内心对生命的敬畏,思考了人生的哲学意义:我们无非是发现了“饼干屑”的另一只蚂蚁。这样一想,深刻文意的理解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3)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
隐含信息又叫潜在信息,是指没有在文字上明白说出的信息。有些文章由于特定的写作背景,作者不能将要表达的意思明白地写出来,往往闪烁其辞,写得比较隐晦;有些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已在其它语句中有所暗示,作者不必再明确指出。认真地审视文章的一些细枝末节,对一些关键的语句涵咏咀嚼,仔细推敲,方能捕捉到隐含在文字深层中的信息,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历来为大家垂青,苏轼评论说:“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对床夜话》则说:“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之外,绝少佳者。”为何这首五言绝句如此受人青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句句背后隐含着丰富的信息。作者纵目所及,由上到下,写出一个清幽空寂的世界。“千山”、“万径”,视野极为辽阔,让人不由想到过去山峰险峻,层峦叠嶂,人们寻径探幽,乐乎其中;游人散去,群鸟争歌,翱翔自乐。如今,情况大变,鸟“绝”人踪“灭”,虽未着“雪”,雪景自现,白茫茫的天地山川又增添了无限高洁的神韵。就在这阔大无边的洁白中,诗人将近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安排在远处,与背景相比,渔翁确实令人有一粟之感,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微小的人迹打破了先前的孤寂,大有“浓绿万枝一点红”的意蕴。渔翁“孤”身一人,“独”钓江雪之上,在万山重岭一片晶莹的天地中,他的高洁、孤傲,与自然浑为一体的神情,又该是多么的耐人寻味!诗中实和虚、有和无、静和闹、大和小、生和灭矛盾而又统一在一起,不用形容,不用夸张,只用白描,便可写尽人间万种风情。这种高境界非搜寻隐含信息而不能为之。
3.细读
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它能够让学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和肌理,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细读既是畅游在语言之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又是沉浸在人文之舟,解读文本透视的天地万物。细读,不可轻易地放过一个字、一个句子,相反,要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知。
细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现“矛盾”,是细读常用的方法
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关注文章语言的“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章风景的绝美之境。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题目很有讲究,是因为处处现出矛盾之意。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我们就要想想,为什么不看雨呢?好多作家写雨不都是以看为主吗?这是作者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些什么名堂来?发现了文章的这些矛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如鱼得水了。
(2)善于比较,是细读的便捷之道
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得好坏,可以在比较中得到最直观地展现。“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乌申斯基)。如普希金的著名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两句有人这样翻译: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戈宝权先生翻译为(这也是选入课本采用的译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变成亲切的怀恋。比较两种翻译,我们不难发现,后者翻译的更准确,因为它更能突现回忆会使不幸变为心头的喜悦。通过比较,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3)无疑处生疑,是细读的最高境界
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逆情悖理处和貌似无疑处,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如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我凝望着碧蓝如玉的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向我慢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对吹笛者,不叫“吹笛子的”,而叫做“弄笛的人”。这个“弄”字,大有古典趣味。“弄”是戏弄、把玩,用在音乐中,指奏乐,也含“玩赏”之意。当年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饮酒,就以“弄琴”把卓文君“弄”得神魂颠倒。古典琴曲有《梅花三弄》,这里笛子与梅花之间,用一“弄”字,就颇有韵味,而且这种沉郁的古典韵味,竟使得弄笛者和我之间的关系,有点朦胧,似乎传达着一种恋情。这样生疑,文章的诗意美便淋漓尽致地感悟到了。
4.背诵
“记诵者,学习之舟车也”,背诵是文本阅读的较高形式,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俞平伯说过:“仅仅念诗是不行的,念出的诗还是平面的;翻来覆去地背,诗就变得立体的了,其中的味道也就体会出来了。”其它的文章何尝又不是这样呢?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也只能断章取义地领会。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才便于学生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更何况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与韵外之味不容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才能恍然有所意会。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这样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文本,在此基础上重视背诵,特别是名篇佳作,不分古今,不论中外,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还要肩负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要达到这一目标,文本阅读首当其冲。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重视文本阅读——这把触摸语文本真的钥匙,语文才会真正成为生动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生态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