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11-02-20 11:58丁爱春
职教通讯 2011年1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丁爱春

(江西警察学院科研处,江西南昌330103)

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丁爱春

(江西警察学院科研处,江西南昌330103)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该是独立而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困难,如果要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安排多种方法,开展文化教学活动。

高职英语;文化教学

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外国文化知识背景的过程,更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运用,影响交际能力的高低。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运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我国高校高职英语教学虽然经历了几轮重要改革,但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受种种原因影响,文化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检讨。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文化差异客观存在并成为交际的障碍

语言中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及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不同,文化也有差异,这种差异阻碍着人们的交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兴起的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浪潮里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利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文化知识的教学是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前提

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是人们交往所共同面临的问题。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4个重要参数为: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要克服文化差异障碍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是了解和理解的前提。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困难

(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在当年考生中偏低,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们,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较差。由于高校录取一般只看总分,对英语没有单独的要求,为了升学,学生往往会放弃成绩提高严重依赖基础且分数提高不明显的英语,而将学习注意力比较早地集中在其他课程上。在选择专业方面,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些就业率高而与英语联系不密切的专业。因此,在校学习期间,他们难以认真对待,英语教学效果很不明显。

(二)技术主义影响教与学的动机

对高职院校理论知识教学的要求,常常被描述成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然而,“必需、够用”究竟应达到怎样的水平,没有形成共识,也缺乏操作性评价标准。在强调“课程与岗位对接”的高职专业教育中,高职院校的英语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熟悉岗位技能、掌握技能操作规程没有直接的助益。高职院校普遍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院校文化强调行业技术特色,英语教学挤占了一定的专业教学时间和资源,英语教学不受重视。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烈。

(三)应试教育淡化了英语教育的文化功能

英语等级考试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即为“应试教育”。英语教学活动从应试的角度出发,过份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过度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知识范围内,导致英语教育中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互为独立,彼此不搭界。

长期以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才会出现歧义和误解。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能性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是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的体系。高职英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穷尽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对内容的选取要进行甄别。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语言起着沟通作用,非语言行为同样起着沟通作用。为了促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应作为独立、系统的教学部分。因此,文化教学应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要求和量化的评价标准。

然而,就文化教学而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突出特点即为随意性:教材随意编,教师随意教,学生随意学。当前的高职英语文化教学,主要是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来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无系统性可言。渗透文化教学时,一般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很少涉及“为什么”,很少探究深层文化因素,如其背后蕴藏着的哲学观点、宗教思想和思维模式等。目前高职英语文化教学,尤其是交际文化教学,主要是介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禁语敬语等表层文化,而鲜有涉及根源性深层文化。正如王振亚、胡文仲等学者一系列调查所揭示那样,我国外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低于语言能力,并且学习者之间文化能力差异较大。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简练的、易懂的、易操作使用的文化教学大纲,现行的教科书将无法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客观了解目的语国家语言与文化的机会;学校外语教学仍将会在脱离了所教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孤立地进行,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在没有明确标准时,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出一些尝试,总结一些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

文化教学应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独立部分,但面对如此庞杂的文化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传授给学生,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目前教材编写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注解法。教材编写者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困扰的词语、表达法和风俗习惯在课文后用专门篇幅或相关链接加以注解。这种方法能灵活地突出某一语言现象,但其显著的缺点是零散、缺乏系统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依据现有的教材,系统地阐释西方文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增加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二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语言材料其本身就是介绍目的语文化习俗、词语典故等相关内容。这种语言材料本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潜移默化的效果。然而材料的选择和编排很具挑战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量与学习时间都十分有限,决定了要将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根据学生语言能力进行简化与改写,从而降低其语言结构上的困难,而这也就影响了材料的真实性与赏鉴性。为此,笔者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试图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加深文化教学的层面,从而融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1.灵活安排课堂教学。鉴于教材编写的不足,高职英语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而应选择包含文化内容各个方面的相关材料,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可以在精读课上讲授,也可以作为泛读材料,事先发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还可以作为听说课的导入,课前将材料发给学生,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小组展示等。这样课堂教学既融合了文化教学,又符合交际法的原则。其结果是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融为一体,而非精读课上只是老师说,泛读课上只是核对习题答案,而听力课只练耳朵和嘴巴,根本不讲授语言点、文化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有时语言在视觉冲击下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怎样用语言描述曼哈顿的地理位置,都不如展示一张纽约地图简单、形象。对于喜欢看NBA比赛的学生来说,当讲到运动健身方面的材料时,加上一段NBA明星的访谈材料,无疑是一顿精神大餐。在当下的电视英语教学节目中,空中英语教室、希望英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供使用。电视、电影中提供的场景多,语言材料真实、自然、灵动。同时,电视、电影还是观察非语言行为的必要素材。

3.小组课堂展示。每个单元或每个课堂单位可以加入小组课堂展示,从而增加与教材相配套的互动。判定小组展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该活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非几个本来就热爱英语的学生借此展示自己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分组很关键。让学生自由组合,就会造成人以群分的现象,组与组之间差异较大;由教师硬性规定,就有可能将个性不和的学生组在一起,且软硬件差异较大。可以在对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级别,学生跨级别自由组合。这种有指导性的自由组合,不会造成组与组之间较大的差异,而且学生有一定选择权,合作起来也较为融洽。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先设定一个主题,小组自由选题、搜集素材,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后,课堂上进行展示。小组展示完,教师与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由小组写出总结报告,计入平时成绩。在这些环节中,教师的点评很关键。因为学生搜集的素材一般都是关于“是什么”的。而教师寥寥数语讲明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根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能喧宾夺主,将学生的展示作为长篇大论的铺垫,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今后的展示带来压力。

4.角色扮演。有的课文非常适合角色扮演。比如《新视野高职英语》第一册中的第二课,文章经过简单处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三幕剧。先是女儿Sandy与父亲Steve的冲突,继而是与母亲Jane的冲突,最后是Steve与Jane的谈话。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能深入地把握课文语法点、文化现象,还能揣摩不同角色的心理,从而真正理解什么是代沟,怎样消除代沟。角色扮演的流程与小组展示类似,在此不复赘言。

5.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中增强文化敏感度。在平时自发的泛读和泛听中,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增强文化敏感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了解西方社会主要是靠间接地阅读和倾听有关的材料。能直接到母语为英语的社会中体验文化差异的,毕竟是少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只要加以甄别,善加利用,学生就能获得珍贵的学习经验,并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6.开设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或讲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从而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如果师资有限,单独开课存在困难,可以开设这方面的系列讲座。设计好讲座的主题,请相关专家就某一主题开展讲座,从而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增强学生文化差异敏感度的同时,不能忘记强调本国的优秀文化,否则,存在形成盲目崇洋的世界观的隐患。

丁爱春,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论及科研管理。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4-0046-03

[责任编辑 方翰青]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