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健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21)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结构优化研究
杨 健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21)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结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以实践应用为目的,以理论引领、方法务实、团队建设作保障。课程开发从重点专业着手,理清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步骤。课程结构的优化要处理好课程与工作过程、必修与选修、素质与能力、就业与创业等四方面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组织突出典型性、关联性、拟真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注重多元评价。
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结构优化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受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的影响,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同时,江苏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苏省要进一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水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入校中职学生的起点素质要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学校以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结构优化研究》为载体,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发优质课程,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本研究旨在以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力求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的双丰收。以此为指导思想,课题组坚持研究工作与省级课改实验学校、省级课改实验点创建相结合,坚持与省、市级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相结合,坚持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坚持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原则。在理论上,以探讨课程开发程序、策略与方法,解决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学科性强等重要问题,建构新的课程评价方法等为中心任务,以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理清“培养什么的人”、“由谁来培养”、“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为提高办学质量作出贡献。在实践上,以现代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发精品课程、优秀课程,项目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发新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指导体系为关键,努力实践课改理念,将课程实施与管理落到实处。
为不断推进研究工作,并取得预期效果,课题组本着务实进取的研究精神,在理论引领,职教理念学习,广泛社会调研,定期研讨交流,课程团队实践总结与反思等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1)调查研究法。通过组织师生下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召开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问卷调查或现场访谈,了解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与趋势,合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体系为基础建构课程结构,制定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2)文献法。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借鉴国内外职教课程开发和结构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职教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以博采众长。(4)实验行动法。把调研、学习与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边研究边实验,及时掌握应用效果,对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标准作修改,补充以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5)综合分析和论证法。在调查研究、收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基本结论,再经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为强化理念,务实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类开展,协调推进。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现存问题,以科学的课程开发技术为指导,以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为研究重点,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理实一体或项目式课程内容(教材)的开发、职业情境的创设、现代教学模式、方法的应用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研究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一批物化成果,促进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2)注重课改团队建设,不断实践与反思,注重总结与提炼。教师是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在三个专业建设团队下,形成了优秀课程建设团队,技能训练团队,教材开发团队和备课组等多类别有关课题研究的团队,这些团队或以专业负责人领头,或以骨干教师牵头,通过外出观摩学习,自主研究实践、参与技能竞赛或技能辅导、下企业调研等方式,集聚众人智慧与力量,进行了研讨活动、编写教材、开发课件、对外公开课及说课活动等,课题组成员都收获了竞赛获奖成果、论文科研成果、教材出版成果等。
课题组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实践、评价与反思,不断进行理性思考,探索课程开发的步骤、要点,积累经验,撰写了关于课程开发、专业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等方面的论文,发表或出版了一批科研成果,形成了关于课程开发与结构优化的一些观点与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发从重点专业着手,理清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步骤。课程开发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包括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工作在内的课程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是对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多层次的规划和设计。一般说来,课程开发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
本着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链)对接、课程与岗位(群)对接的理念,课程开发应思考“行业产业需要什么岗位(职业)的人”和“我能否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以问题及答案的肯定性,确定所需开发的专业并明确其培养目标。因此,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规范为出发点、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根据学校现有中职专业的建设基础,我们选择基础厚实、就业前景广阔的会计、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作为课程开发的重点专业。
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国家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要求,课程开发要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设计理念,应用“三以一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因此,课题组确立的开发步骤为:通过人才需求调查确立专业定位;通过工作岗位调查开展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开展知识结构分析,由此开发课程、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形成课程方案;根据课程目标、课程与内容设计落实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调查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反馈、评价课程方案,并加以调整修订。
2.课程结构的优化要处理好课程与工作过程、必修与选修、素质与能力、就业与创业等四方面关系。课程结构是多门课程汇总在一起的合理构建,是教学计划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怎样培养人”的一个关键要素。
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数量、名称、内容、排序、课时等多个要素。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指各种类课程比例适当,没有重复也没有重要的遗漏;众多的课程可以归入几个大类中构成几个模块,这几个模块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课题组认为,课题结构优化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第一,处理好课程与工作过程的关系。根据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的课改理念,课程与工作过程要紧密结合,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之互相关联,构成有机整体,设计课程及其教学开展的序列。第二,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形成两类三块结构。两类即必修课、选修课;三块指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及专业实训课模块和拓展学习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按专业方向设置限定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课程为主的任意选修课。课程中实践性教学时数不低于50%,任选课比例占总学时的10%-15%。第三,处理好素质与能力的关系。职业教育突出“职”字,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上体现职业能力这一重要培养目标,但是一个学生技术再好,素质欠佳,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其职业素质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德育课程改革,将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社交礼仪教育等内容整合入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开发职业规划课程。第四,处理好就业与创业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初中级劳动者为目标,课题组认为,中职教育一定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以高就业率为办学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但是中职生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能力的训练,而应强调其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开发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组织突出典型性、关联性、拟真性。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组织,指课程内容按什么为组织并呈现。结合专业的特点,课题组认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开发应以开发任务、案例为载体,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可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专业实训课应采用项目实训,并开发项目实训教材。对于任务、案例或项目的选择,第一应突出其典型性,即该专业岗位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任务或项目,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发生概率很高。第二,应突出关联性,如项目课程中,每个项目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的体现,同时,各个项目之间是平行或递进的关系,在项目的逐步实施中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提升。第三,应突出拟真性。以项目、任务或案例来组织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来源于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同时,为实现课程教学的实训基地,应以企业工作环境为参照,营造真实(仿真)的职业情境和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引进企业化管理,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做到产学研一体化。
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注重多元评价。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新的课程由谁来教?怎样教?课题组认为,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承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更多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积极创建真实的学习情境,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课程评价上,重点应关注如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在评价主体上,应体现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通过专业教学与考级考证相结合,学校课程教学与技能大赛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评价顶岗实习学生成绩等策略,实施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从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最终成果或任务完成情况,更要关注完成任务的态度、素质、方法与技巧。在评价方法上,应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现场操作、工作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学习方法记录等多种评价方法,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目标。
1.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会计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和江苏省课改实验点;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评为无锡市示范专业,无锡市课改实验点。
2.无锡市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网上共享。“基础会计”课程被评为无锡市精品课程,“数控编程与 加 工 ”、“SQLsever2005”、“ 初 级 会 计 实 务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锐捷网络技术”课程被评为无锡市优秀课程。这些课程资源被上挂在“无锡高职网”,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课程开发成果的辐射。
3.专业教学文件完善、规范。各专业均已完成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并装订成册。
4.主编和参编出版了一批教材。教材建设是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的物化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以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为重点,文化基础课程根据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功能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以“适度够用,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实用数学》、《技术物理》、《实用语文》、《信息技术基础》、《专业英语》等;专业核心模块课程教材建设,以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材建设为特色,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开发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或项目化课程教材。目前已出版教材18本,包括《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测绘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5.一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兴趣不断提高。通过理论学习和参加课题研究,广大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征及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精髓,形成三点共识:(1)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2)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之路,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努力办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3)必须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认真开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创设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
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职业教育理念得到强化,课程开发能力与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杨健被聘为第三届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财经商贸类专业教研组成员,刘宏成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均具有独立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数控专业负责人陈宁娟在省级说专业比赛中获二等奖。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5%,专业教师获得江苏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5人次,三等奖11人次。学校每年面向无锡市举办课程改革公开课活动,邀请同行检验并指导学校课改实施工作。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关于课改的各类评比活动,邵婴之等三位老师在江苏省财经商贸教研中心举办的“说专业”、“说课程”、“说课改”等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朱晓燕等五位老师在无锡市优质课评比和说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全体老师认真践行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发表或获奖的关于课程改革实验的反思与总结文章达46篇,在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共享中,教师的课程理念更加清晰,教研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结构优化研究”作为课题研究已经结题,但是关于研究课题(问题),它还远远未结束。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实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必需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为此,要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验与转化工作,以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杨健,女,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1)14-0009-04
[责任编辑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