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刘宜晋
羌族传统聚落景观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对羌族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的分析只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解析,才能正确评价羌族传统聚落景观的价值。
羌族传统聚落所处的岷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形态独特,山体多为土黄色页岩,其走势呈横向分布,造型尖锐,排列有序,肌理效果明显,山体线条刚硬,与羌族传统聚落融为一体,阳光下,金光闪闪,呈现出壮丽的大地景观。
自然气候对于聚落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桃坪羌寨所在地降水稀少,日照强,干燥多风,冬季寒冷,因此,羌族建筑墙体厚实,开窗较小,为了争取更多的采光,而形成外小内大的斗形窗户。气候的因素影响建筑的构造特征,而建筑形态决定了聚落的景观形态,因此,桃坪羌寨尤如雄壮的碉堡座落于山峦河谷之间,具有强烈的厚重感及冷峻感。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流域杂谷脑河冲积河谷地带,整个村寨随山而建,因山而变,山势的变化影响着整个村寨的景观。寨内的建筑物随山势的升高而升高,使整个村寨的外轮廓线具有强烈节奏感和丰富的景观层次变化。
羌族建筑由当地片石筑成,上上下下几乎全部为石块所构成,材料直接外露,粗糙坚硬,使整座寨子呈现坚固、冷酷的景观感受,而其周边的山脉植被覆盖面积极为有限,几乎裸露着山的本色,使整个桃坪羌寨全部笼照在土黄色的基调之中,形成了色彩极其鲜明,肌理极其统一的地域特色。
修筑是羌人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构成羌族传统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传统聚落中建筑景观主要分为碉房、碉楼、过街楼三类。
2.3.1、碉房
碉房是羌族民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一般以垒石筑墙,内以木构架为主体。墙体基座一般有50-60厘米厚,随高度的增加而变薄,到房顶已减为20-30厘米厚,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向内倾斜,有明显的收分,具有稳定感。
碉房大多修建于坡地,通常随地势的增高而高,参差不齐,前不蔽后,随意随地而建,其构造形式无上下、中心、左右的对称组合。但碉房外形单一且重复使用,组成一个复杂群落,使全寨子的碉房形成无序中见有序,变化中见统一的景观效果。
2.3.2、碉楼
碉楼是羌族建筑中最特殊的一种建筑类型,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乡土建筑中,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展示着独特的建筑景观和极不寻常的文化价值。
桃坪羌寨现存大小两座碉楼,碉楼底平面为正方形,高约20-30米,各层平面逐渐向上缩小,墙厚从1米减至0.4米,结构匀称,在外观上构成优美的收分轮廓线。碉楼顶层出现“破顶挑台”的作法,即一半全开敞,一半半封闭,在面迎河谷的开阔面及边墙插挑枋,挑枋上再铺设木板形成围绕顶层的挑台,这种作法目前仅发现于杂谷脑河地区,其景观形态极为奇特。
2.3.3、过街楼
在羌族村寨中,有广泛构建过街楼的习惯,它构成村寨内部道路空间上的节点,紧紧联系着村寨整体空间。过街楼几乎全是依赖石砌墙承重的木构体系,有的过街楼多达三四层嵌入石壁之中,展现了迥异于其他民族住宅特有的建筑风貌。
桃坪羌寨内的过街楼从组织内部空间的意义上讲,是联系整体的“纽扣”,从建筑审美上讲,其多暴露在道路上空,完全展现在人的视线中,故在设计、功能、材料诸多方面投入较多,注重其美观,以木构装饰门、壁、窗、栏,使过街楼成为寨内空间的趣味中心。
传统羌寨聚落保留了古老民族的独特传统,在人文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上保存良好。在村寨布局、形态、建筑风格、装饰乃至宗教崇拜等方面均完好地体现了羌民族古老的传统、独特的形式和真实的历史风貌,确保了整个村寨景观的完整性。
传统聚落积淀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老聚居文化和艺术,它们的整体风貌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展示典型的景观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认知、情感寄托、审美欣赏、生态环境等价值。正确的分析传统聚落具有的景观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传统聚落带给我们的宝贵资源。
[1] 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版
[2] 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 第1版
[3] 卢丁.工藤元男.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 第1版
[4] 吴家骅.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版
[5] 彭一刚.传统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