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1-02-20 03:15:13河北于颀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西楼曾几何时名句

河北于颀

腹有诗书气自华

河北于颀

近年高考作文中,一种富有浓郁文化色彩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作文(我们不妨称作“文化作文”)逐渐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研究这种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作文的复习效率。

文化作文底蕴深广,它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考中出现最多的是充满诗词底蕴文章。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两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积累古诗文素材的方法

(一)分类积累古诗词名句

文学底蕴中最重要的就是诗词底蕴,那么诗词名句自然是必备素材。中国的古典诗词浩如烟海,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诗词名句,便于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诗词名句进行分类积累,记住诗句、诗人和出处。

分类积累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比如可以按作家分类如“李白名句”、“杜甫名句”,“白居易名句”等;可以按作品分类如《诗经》中的名句,《楚辞》中的名句等;可以按情感分类如喜、怒、哀、惧、悲、恐、惊等;可以按意象分类如松、竹、梅、菊、日、月、风、雨等。

我认为按意象分类便于写作时的运思。从小学到高中人教版教材古诗文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我们就以“月亮”为例作如下梳理。

人教版小学必背古诗文: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唐·王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唐·王昌龄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

——《古朗月行》唐·李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唐·白居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唐·张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魏·曹操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在此寄》唐·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唐·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唐·李商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唐·杜 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宋·辛弃疾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 山 西 村》宋·陆游

人教版高中必背古诗文: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楚·屈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短歌行》魏·曹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唐·王维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蜀道难》唐·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唐·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唐·杜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琵琶行》唐·白居易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唐·刘禹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唐·李商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南唐·李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宋·柳永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宋·江夔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宋·苏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宋·李清照

(二)把握古诗词名句的内涵

只有理解,才能运用。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还要准确把握诗词名句的丰富内涵(以意象为突破口)。仍以教材中写月亮的诗句为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一种澄净的美。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有一种浪漫的美。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一种壮阔的美。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有一种相思的美。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有一种幽怨的美。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一种幽寂的美。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有一种幽婉的美。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有一种幽静的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准近酒家”有一种朦胧的美。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有一种神奇的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一种豪放的美。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有一种哲思的美。

…………

由此可见,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相思离别之情,游子怀乡之意,壮志难酬之苦,时空永恒之叹……它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光辉。作为高中生理应去细心体会月亮的美。如果在考试时遇到与月亮相关的作文题,一定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二、运用古诗文素材的方法

(一)诗词成句法

诗词成句法是指把含有文化底蕴的诗词名句组织成句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引用古诗词和化用古诗词两种形式。

1.第一种形式:直接引用古诗文成句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古诗词。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第二个层次:诗词名句后面有一定解说。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第三个层次:将诗句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

如:我喜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决绝,更喜欢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

2.第二种形式:化用古诗词成句

如:人固有一死,但只要留下一片丹心,就一定能够辉映千古。

(二)诗词成段法

古典诗词成段法就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诗句组织成段。主要有直接引用古诗词和化用古诗词两种形式。

1.第一种形式:直接引用古诗词成段

主要有三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名句+解读(名句在前,解读在后)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2)第二种情况:解读+名句(解读在前,名句在后)

寂寞是什么?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否则怎会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否则李后主又怎会“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否则陈子昂又怎会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对《寂寞的意韵》的改写

(3)第三种情况:综合运用(名句和解读交互运用)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否则李后主又怎会“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对《寂寞的意韵》的又改写

2.第二种形式:化用古诗词成段

寂寞是什么?也许是陈子昂在一个松涛阵阵,长河落日的黄昏,独登幽州台,俯仰天地时的一声浩叹吧?

寂寞是什么?也许是李白在一个花香袅袅,万籁俱寂的晚上,举杯邀月,对影三人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伤吧?

寂寞是什么?也许是李后主在一个梧桐萧萧,院锁清秋的深夜,无言独上西楼,天边的弯月勾起的国仇家恨吧?

——对《寂寞的意韵》的再改写

总之,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在高考作文中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化底蕴,使文章洋溢着诗的芳香。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西楼曾几何时名句
游黄山 曾几何时峥嵘月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2:55:54
处暑西楼听晚蝉
公民与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 03:25:18
春花秋月望西楼
黄河之声(2021年10期)2021-09-18 03:07:18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醉西楼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30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1
《论语》中的名句(二)
学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29
《论语》中的名句(四)
学生天地(2016年30期)2016-04-16 05:15:50
《论语》中的名句(三)
学生天地(2016年27期)2016-04-16 05:15:40
师恩
水上消防(2012年4期)2012-08-15 00: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