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教师成长路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2010年9月《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正式推出,给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搭好更上一层楼的台阶。
互联网的好处之一是让知识的途径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变得快捷,大学生们有了这样一个“多啦A梦的口袋”,一切信息在点击间即可获取。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逐渐丧失吸引学生的魅力。因此,教师如何应对教与学的变革,如何提高信息素养,显得尤为紧迫。由此,教育界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对教师进行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培训,以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更好地成长起来。
我国在2001年就开始重视并推广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至国家,小至学校,为教师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而教师对拓展自身教学能力具有强烈的愿望,这使得十年的培训工作成绩斐然。由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前后共批准了约160个学校培训中心,培训了60,000多名高校教师。
为了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情况,2009年底,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秘书处曾进行一次调研,选择了华北、华东、西南和西北四个地区的45所高校,面向34个学科的200多位教师。结果显示,60%~70%的对象认为:教育技术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优化高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自身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工作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同年推出的《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其指标分为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与评价、科研与发展等五个部分,共17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张一春教授认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确定,对加强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技术工具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仍然无法忽视培训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困境。对此,《中国教育网络》在2011年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主题进行采访时,发现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教师和培训机构都面临教育理念的转变,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新教师和老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只要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培训方式,学习需求的矛盾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可能完全调和;技术培训与实践应加强融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做到“示范”与“模板”作用;培训需重视过程和评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认为这就需要培训机构以服务立本,真正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专业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亟待相关的政策支持;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源共享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教育技术培训进行了培训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技术培训主要集中于一级培训,并根据本校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着力推广,创新引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培训,以及针对本校教师繁忙转而将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面向助教队伍进行培训,增加了助教学校的培训项目。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等级培训以二级为主,其中理论培训主要以一级为主,适当增加二级的内容,技术培训和应用培训部分以二级为主。这些成功的培训案例解决了培训目标、内容与教师队伍实际需求的匹配度问题,为基于校本的教育技术规划和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服务。
未来,教育技术培训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交互型技术为教师随时随地提供资源与互动的空间,优质的服务将有助于将培训植入教师实践活动的流程之中。这样的培训不再是一种附属活动,而是一种自主与互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