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市场法则在已经产业化运作的文化领域凸显,当消费社会业已形成,商品的价值表现更在“使用价值之外”,当经济全球化之后,舶来的文化随之强势入侵,当大学精英教育的色彩随着扩招逐渐退隐之时,具有现代视野的人们逐渐告别了往昔单调、封闭的生活方式,“多元”、“个性”、“开放”成为新的生活追求,在此时代背景下,裹挟着最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时尚文化开始萌生,并以极为迅猛的态势在其主要受众——青年人中扩展开来。聚集青年学子的大学校园本着固有的文化敏感,在引进新鲜文化、接受新潮事物时从来不落人后。今天的大学生来自于意识形态的约束越来越少,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对文化的选择表现得十分开放。他们密切关注围墙外的世界,乐于接受各种新生事物,对社会流行文化有更多的认同,于是种种极具现代气息的时尚文化在大学校园异彩纷呈:消费文化、手机文化、时装文化、泡吧文化、读图文化、大片文化、快餐文化、追星文化、恶搞文化、洋节文化等不胜枚举。在当今高校日益关注人文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背景中,真实把握时尚文化的走向,深入分析时尚文化的成因,认真探索时尚文化的引导策略,是高校时尚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于时尚,《辞海》给予了这样的解释:“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的范畴。”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时尚一词的英文“fashion”则被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流行,随后就有可能变化的衣着、发型或行为方式”。而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作为研究“时尚”的权威人物之一,从社会学角度对时尚进行了功能和价值的描述与判断:“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①至于时尚文化的特征,英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经给流行时尚文化做了一个多方位的描绘,说它是“通俗的、短暂的、消费性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此外,中国的刘清平先生则将时尚的主要特性设定为“人本性、自炫性、大众性、肉身性、设计性和体贴性”②等方面。概而言之,所谓时尚就是在一定时期风行于市的一种社会大众风尚,既有种种特色分呈的外显形式,又直接关涉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诉求。目前,在消费社会业已形成、舶来文化强势入侵、商业文化攻城略地、“平等”、“自由”、“个性化”等语汇呼声高涨的时代,带有鲜明“大众化”、“外来化”、“商业化”和“符号化”色彩的时尚文化开始大规模加盟到大学文化体系中来,从而形成了大学校园多元并存、变幻莫测的时尚文化形态。
英国学者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认为:“时尚会随着新旧阶级的此消彼长而获得相应的意义:恰如费尔南德·布罗代尔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服饰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社会地位的显示’。特别要提及的是,服饰还参与了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对旧的特权阶级和权力结构的挑战。”③显然,这种对权威的挑战是存在于任何时代的。当代愈发宽容的社会舆论环境,兼之年轻人本就注重自我展现的年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很多方面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具体看法,而只在乎他人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为此,年青学生们在着装上并不讲究中规中矩,也并不太在意金钱的堆砌,而是十分关注个性的凸显,宽松随意的嘻哈风格与紧窄玲珑的现代设计同样受到追捧,种种反传统的夸张手法在大学校园里被充分演绎。与此相搭配,把头发挑染成金色、栗色、酒红色等比较新潮又稍显含蓄的色彩,放下传统的书包,背起各式市面流行的挎包,佩带玩偶挂件和在耳朵上穿上一排耳环的做法,也开始在校园中风行起来。此外在日用物品方面,以电子产品为例,包括手机、MP4等的频繁更新换代是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直接产物,而大学生们及时地追赶潮流,将其变成手中之物更成为一种“潮人”的标志。在这里,产品的价值并非是新增功能的实用,更多地体现在使用价值之外。
时尚文化弥散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艺活动方面,大学生们广泛参与到通俗音乐、电影电视、闪客漫画等艺术活动中,而且他们听的歌曲、看的电影、去的场所往往都是这一时代最时髦的。刚刚上映的国内外大片,排在最新排行榜上的歌曲,大学生们往往会先睹为快,耳熟能详。耳插随身听穿越于教室、宿舍、食堂的自顾陶醉的身影处处可见,敲开宿舍门,几个人围坐在电脑旁观看网络电影视频的景象同样屡见不鲜。大学生们认为时尚的东西当然并非个个符合自身的审美,但若是“闭耳塞听”则会导致与时代脱节,孤陋寡闻,失去谈资,所以,“为看大片而看大片”的做法自能合理性存在。在流行舞蹈方面,起源于HIPHOP街舞风行校园,这种舞蹈不分场合、地点,适合所有环境,无需正式舞台,完全融入生活,而且舞蹈动作不受任何限制,完全由心而发,因其音乐充满彰显活力的强劲节拍,动作标榜高难度技巧,理念上强调“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故而深受前卫青年包括大学生的追捧。大家普遍认为“街舞”是一种表达内心灵魂的最好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发挥能够想象到的动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我个性的尽情发挥,要做的就是创造出更酷、更炫的动作。”最后,在课外阅读方面,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一窝蜂地去读萨特、弗洛伊德,90年代热衷言情、武侠、侦探小说不同,新世纪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移到闪客动漫、绘本图书和一些被贴上小资标签的读物上。来自中国台湾、日本和欧美的一些绘本将精美的画面转换为“清新舒洁的文字”,以含蓄隽永的意境描述了一个个充满都市气息的成人童话,深受大学生追捧。此外,像村上春树、博尔赫斯等的作品以其纯净的风格、悠远的意境、独特的笔法也给很多年轻敏感的心灵带去不少慰藉。
该类休闲主要指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电脑游戏、在线聊天等娱乐消遣活动。首先,现在的体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诸如乒乓球、羽毛球那些传统的项目,更加融合了外来的文化,譬如跆拳道、三人篮球等外来体育项目在大学校园极受欢迎。此外,一些极限运动,譬如以“化阻力为动力,视障碍如坦途”为最大特点的滑板和单排轮滑运动,尽管已经兴起很多年,但是由于难度较高,适合炫技,一直深得大学生推崇、追随。同时,网球、攀岩、漂流、泥地竞速等体育流行时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虽然还无法在大学生中得以开展,但很多学生“心向往之”,表现出向自然挑战、向自身挑战的强烈意愿。概而言之,外来运动当道,极限运动受宠,传统项目退隐成为当代大学生体育文化时尚的总体特征。其次,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喜欢在外炫技,在大学校园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一群“宅男、宅女”,他们除了上课吃饭,就“蜗居”于宿舍,足不出户。网络的畅通和功能的日益强大,为他们搭建了新的生活平台,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上阅读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主要休闲内容。在淘宝网购物,在起点网读当红小说,上QQ、MSN交友聊天,上天涯社区看帖子,上携程网查旅行信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繁荣,给语言带来了无穷活力。大学生的文化身份和“潮人”姿态注定了时代流行语在校内的广泛流传。首先,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对于心情的感慨,譬如“我晕”、“不爽”等。来自于就业、人际、经济、情感等方面的种种现实问题常常使年轻的大学生陷入重重困惑和深深思虑之中。其次,互联网上像“山寨”、“冏”甚至是“Orz”等具有特殊象形意味的词语皆受追捧。当然,大学生们基于其文化素养不仅对新鲜的语言形式感兴趣,同时也非常关注形式背后鲜明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譬如从早前汶川地震被揪出的 “范跑跑”,到卫道士“郭跳跳”、“躲猫猫”,再到最近上海的“楼脆脆”、重庆的“楼歪歪”,无不以一种网络语言特有的生动表达出愤怒的嘲讽,为此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此外,像最近极为流行的“贾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类似句式,也在戏谑的外表下,隐含着一层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于童年的留恋,契合了大学生对心理家园的渴求。当然,不是所有表达情感的流行语都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另类。一些非常文雅的表达也非常适合象牙塔的传统氛围,例如“鱼说: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感觉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这类来自当红小说、影视中的文雅句式在大学生的短信、QQ等文字表达中也得到明显偏爱。总之,以浓重的情感色彩与机智、反讽打造独特的话语方式是大学生时尚语言的显著特征。
当前,随着商品经济秩序的确立,商业社会日益形成规模,其市场原则开始逐渐渗透各个社会领域。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原则介入文化生产之后,文化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活动同时成为一种经济活动,艺术原则的主导作用逐渐削弱,商业原则的支配作用日益强化。“文化的经济化”悄然改变着文化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被作为商品送上生产线,而最具商业开发潜质的时尚文化的制造成为重要的商业追求。本着“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带有浓厚商业性的时尚潮流向最易接受新潮事物的青年群体滚滚袭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随着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国家逐渐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过渡,正如波德里亚所言:“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④而在谈到消费社会特征的时候,尤卡·格罗瑙认为时尚的强化,即它向新领域的延伸和在旧领域作用增大,是消费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一个消费社会,或富足社会,就是一个时尚社会,尤其是一个大众时尚的社会。⑤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中,人们不似过去那样关注商品本身和使用价值相关的物质用途,而是将消费作为意义,越来越关注使用价值背后的符号价值。此时,商品的主要价值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于使用价值,而在于“使用价值之外”,商品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其物质效用与消费者的文化身份认同俨然已经联系起来,一个人的服饰、饮食、运动方式、阅读种类等,成为一种带有“区隔”意义的甄别符号。大学生生存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其追求时尚的行为不再是单纯的物的消费,而成为一种对时代流行思潮、审美趣味进行追逐的文化现象。他们希望时尚能帮助自己达到“示异”的目的,借消费显示与他人的不同。
大众传媒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出现,但那时的大众传媒仅局限于报纸杂志等纸介质媒体,其发展规模和程度还十分有限,往往只能使时尚在小范围内缓慢扩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电子传媒为主导的新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并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于是,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下汇集起来的包括电子媒体和纸介质媒体在内的大众传媒,不仅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的产业力量,而且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空间,成为一体化形塑大众个人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主导渠道,也为时尚传播打造起快速通道和自由平台。
吉尔·利波维茨基在论述我们这个时代时说:“伴随着个人主义历史新阶段的到来,自恋和冷漠替代了直抒胸臆的反叛,诱惑和非标准化替代了整齐划一的逻辑,普遍的幽默风格取代了堂皇的意识形态。发达的民主社会在‘后现代’时期盛行着标新立异,表现为暴力的减少和衰竭,这使得我们处在一种全新的时代氛围之中。”⑥这样的一种时代氛围对于以彰显自我、追求变化为特色的时尚文化来说无疑是天赐之机。在当前高速运行的工业社会中,人们受商品原则和现代技术的双面夹击,早已失去了农业社会时期所具有的平和、恬淡的审美心境。现代生活的碎片化、庸俗化和平面化稀释了生活的意义,使人表现出更多的空虚和焦虑。这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坚强而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抚慰的话,就很难在生活的多变中寻求平衡,而时尚恰恰能给人带来快速转换的惬意和欢喜,使大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平庸中逃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
综上,大学生在追逐时尚文化上表现出来的激情和敏感,一方面体现出他们强烈的批判意识、锐利的先锋精神、自由的个性表达、自觉的品位追求、入世的生活状态,彰显出多重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不少时尚文化在具体内涵方面,往往既缺乏深层次的可供审美的因素,又缺乏沉静而坚毅的理性精神,大学生在时尚追求中也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沉迷个人情感、文化人格病态、过度模仿、自我迷失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为此,虽然在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时代语境下,时尚文化的生长具有充分的存在理由,但我们也要高度警惕其价值两面性。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谈到先进文化时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相较而言,时尚文化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鲜元素和不竭灵感,然而世俗化、市场化的存在形态却使时尚缺乏应有的过滤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文化教育的重镇,在时尚文化的建设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高校有必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入手,对大学生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予以整体谋划。在思想方面,既要关注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要关注业已穿越大学围墙的社会时尚文化,帮助学生以应有的文化理念进行正确的价值甄别,从而使社会时尚接受大学文化屏幕的过滤,并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寻取积极的意义。在实践方面,则需要从课程内容的开发,社团、协会的组织,网站、校报的介入,讲座、比赛的开展等诸多层面入手,建构起一个立体化的宣教体系,进而使弥散在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尚文化得以有效的引导。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务必把握好“群己权界”,本着制约与包容,惩处与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低俗、浮靡、丑陋的社会时尚予以严厉的惩戒,对健康的时尚文化予以提倡,满足青年学生充沛活力的释放,进而以更为高尚、更为理性的大学文化对其进行必要的提升。
其次,高等院校也有义务凭借自身雄厚的文化资本承担起对时尚文化进行正确引导的社会重任。对待社会时尚文化,高校知识分子既不可被动地沉湎其间,也应除去思想上的“不屑”和行为的静观,应该主动参与到社会时尚文化的甄别和创造之中,达成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辅相成的有效互动。应该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甚而有效借助传媒,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宣导,不断提升民众的欣赏品味,从而重建大众文化的批判机制,趋利避害,使时尚文化在大众身上既彰显出多彩的生命活力,更演绎出丰厚的精神内涵,并最终使“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崇高理想在高校得以实现。
注释:
①(德)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 .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②刘清平.时尚美学[M] .顾仁明,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③Joanne Entwistle.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D]. Cambridge, UK: Polity.
④(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⑤(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⑥(法)吉尔·利波维茨.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