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杰
《字频千字文》教材的主体、核心是口诀。用韵语口诀的形式,把选定的字全部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文字项链,一个分合有序、连绵不断的记忆线索。
识字的本质就是记字。记字的方法和检验是否记住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就是听读、指读和背诵口诀。听读口诀是为了先在头脑里记下这些字的读音,让字音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印证,建立起字音与字义的信息联系,实现字形、字音、字义的统一。听读口诀也有正音的作用。熟背口诀以后,遇到一个字,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念什么,也可以通过默诵口诀,用定位联想的方式,回忆那个字在口诀中的位置,想起它的读音。所以,编写好口诀是这本教材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韵语口诀作为要认识的字的载体,是我国识字教材的传统。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我们的切身感受,都证明了韵语口诀是编写高效益识字教材的不二选择。
记忆科学家在对 30多种记忆材料进行实验后,得出结论:韵语歌谣是众多记忆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记忆需要背,背散文的效率远远低于歌谣。我们都能记得很小时候背的诗歌,但是,早把应付考试背的习题忘得一干二净。我们能把字母歌、节气歌、辨别字音的口诀记得牢牢的,把几十年前学的歌,哼出旋律,唱出词句,就因为它们是歌谣。韵语歌谣的特点一是句子短小,二是合辙押韵,三是节奏鲜明。汉语同音字、同韵字多,有声调上的平仄变化,我们民族文化中又有优秀的古诗词传统。所以,采用合辙压韵的 7言歌谣形式来编写口诀,把押韵的口诀作为儿童识字的记忆线索,可以更好地实现记忆的保持和再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科学、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益,精炼口诀的内容,《字频千字文》口诀编写时,借鉴了《千字文》没有重字的经验(按现代汉字去统计,《千字文》是有 6个重字和 10个非国标字的),在 1008个字中除用了 8个多音字以外,再没有字种的重复,从而缩短了口诀的长度,精炼了学习内容,减少了冗余的记忆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古代《千字文》从开头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到最后的“谓语助者,焉哉乎也”,通篇是四字一句,双数句押韵。后来,各个时期名称中包含“千字文”三个字的各种识字教材,都承袭了《千字文》的传统写法,也用四字一句,双数句押韵。
《千字文》是周兴嗣在南朝时期编成的,南北朝时期正是“骈文”又称“四六句”盛行的时代。骈体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句,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或相互交替,追求形式上的整齐。骈文的句法结构讲究对称,词性、词义两两相对;骈体文讲究押韵和平仄规律,即要求在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中,平节和仄节相反,偶句押韵。此外,骈体文特别注意用成语典故,还讲究藻饰、文采。这种文体由于过分追求形式,而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写作的桎梏。在中唐古文运动以后即告衰落,至元、明两代终成绝响。
采用四六句的文体形式的《千字文》自然打着强烈的时代文体印记。语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代化的洪流荡涤着传统中一切不合潮流的东西,也陶冶出经典中的瑰宝,我们需要继承的是经典的精髓,而不是顶礼膜拜那个历史的标本,重披沉重的陈年衣钵。所以,我编写的《字频千字文》的口诀,没有采用四言句式,而是采用了近于口语白话的七言句式。一条口诀包括上下两句,上下句都是七言,上下句之间押韵。
我之所以不用四言而用七言,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许多不同。由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语言表达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重要的表现是双音词、多音词的比例有较大的上升,句子的长度不断加长,句式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再用古典的四言句式表现当代生活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仅教材编写困难,也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健康发展。有人对儿童读物和小学课本进行统计研究,得出小学生经常使用的句子长度是 14个字左右。两个七言句子在内容和音韵方面连贯起来,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更接近现代汉语的表达范式和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与习惯。
其次,记忆科学家在对记忆材料进行研究时发现,七个信息单位的记忆材料是短期记忆的一个生理极限,信息量超过七个单位的,就不得不以分类、分群、分组的方法去进行记忆。比如,七位的电话号码很容易被一次性整体记住,而拨八位数的电话号码,很多人不是边看边拨,就是采用四、四分段或三、五分段的方式记下来再拨。我们采用七言句式,除了考虑歌谣的特点外,就是考虑到它在记忆方面的独特优势。
另外,传统教材的三言句或四言句,都是双数句押韵,从韵文音韵节奏和语句停顿的角度去看,其实质等于是六言句或八言句。这也是我采用行行押韵的七言而没有采用四言的理由之一。
此外,我采用行行押韵的作法,还可以增加同音字的字形辨析和近音字的字音比较的机率,有利于识字教学中这两个难点的突破。
所有韵语识字教材,都把韵语口诀作为生字的载体,作为记忆的线索。为了保持这个线索的连贯,便于诵读和记忆,都采用短小、整齐的押韵句式。《字频千字文》与众多韵语口诀的不同之处有两点。1.一般的押韵通常是隔句(双数句)押韵,而《字频千字文》则是句句押韵,增加了韵脚的密度,提高了口诀间的紧密程度,也使口诀的整体感、流畅感更加突出。2.除了押韵之外,《字频千字文》在上下条转换时,采用了一种起粘连作用的同韵顶针或叶韵接龙的方式,把两条口诀之间“焊接”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记忆线索的连续性和音乐性。
如开头:“九月十日星期四,小朋友们来识字。自己不会问老师,很快可以读故事。世界童话我先讲,中国儿歌你后唱 。”其中,“四 ”和 “字 ”,“师 ”和“事 ”两两押韵。 “字 ”和 “自”的声 、韵、调相同 ,与汉语修辞中的“顶针”类似。而第 3条末尾的“唱”与第 4条起头的“常”字是声、韵相同,声调不同的字。这样做,增强了口诀的音乐感,读起来能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效果。
《字频千字文》就是用这种押韵和接龙的方式,把全部字排成一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系统,一个方便诵读和记忆的学习系统,从而使每一个字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每一行口诀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音韵环境中。这种结构的系统性和要素的固定性,为学习汉字提供了最佳的记忆线索。我们可以循着这样的线索,进入字的王国,沿着这样的线索拜访每个字,记住每个字。如果忘记了它们,会通过对口诀的快速再现和对汉字的定位联想,迅速地实现对所学汉字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这样的教材完全可以做到学得快,记得牢,更符合科学记忆的原理和记忆的基本规律。
《字频千字文》识字的主要方法是学习和背诵口诀,然后逐一认识口诀中的字。“接龙”这种方式除了可以把上下条紧紧联系在一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它可以在你忘记口诀的时候起“提词”作用。当你背口诀过程中出现了“卡壳”现象时,前一句末尾的字,就自然起到一种像演戏忘词时的“提词儿”一样的提示作用,使你通过字音的联想,想起下一句口诀开头的字音,从而恢复、接续背诵活动。
这种同音、同韵“接龙”的做法,同时也巧妙地承担了区分同音字、近音字的任务,使这两个教学难点的解决变得自然而随意。如果把押韵字和接龙字算在一起,《字频千字文》共进行了 186个同音字、近音字的比较。
记忆需要有效的记忆线索。《字频千字文》把每个小的记忆单位用押韵的方法进行标识和隔离,把中间层次的记忆单位用谐音接龙粘连,这样就使全部口诀首尾相通,前后勾连,为学习和记忆提供了最完美的支持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