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基于嵊州农家书社的调研

2011-02-19 05:51袁秋飞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书社嵊州农家

袁秋飞

(中共嵊州市委党校,浙江嵊州312400)

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基于嵊州农家书社的调研

袁秋飞

(中共嵊州市委党校,浙江嵊州312400)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家书社的建设,有利于培养知识型农民,有利于促进科技兴农,有利于建设文明村风。推进农家书社的建设,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农家书社作用;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社增添力量;拓展服务功能,完善农家书社工程。

公共服务体系;农家书社;科技兴农

物质富裕不等同于精神富裕。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几年来,嵊州坚持把农家书社建设列为创建新农村建设的评估标准之一,坚持把农家书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把农家书社建设与全民阅读工程相结合。通过农家书社来调动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的热情,推动文明新风进乡村、人人爱读文明书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嵊州农家书社建设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引领着文明的风尚,不断抒写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嵊州农家书社建设的特色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2007年,嵊州市在全市开展了“农家书社”建设活动。

嵊州市把农家书社定位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行管理、能提供农民实用书报刊、音像电子产品及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与组织。农家书社建设旨在普及科技知识,传承乡土文化,提供精神食粮,弘扬文明乡风,通过努力最终要使之成为农民素质的培育地、文明风尚的弘扬地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地,实现“三有一培育”效用(时时有书读、月月有活动、人人有提升、培育文明乡风)。农家书社的建设目标是:2007年,完成农家书社示范点建设的启动,力争到2012年实现农家书社全覆盖。

农村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归根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得到了极大发挥。物质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相比之下,现有农村文化生活还相对枯燥,文化娱乐设施还相对缺乏,而嵊州农家书社已经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产生了好的效果。

(一)农家书社成为村民的乐园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的农民形象千百年来总是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脑海里。曾几何时,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如今,当这种奢望变成了现实,农民朋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只是这次让农民朋友喜上眉梢的地点不再是喜庆丰收的田头,而是在农家书社,农家书社的创建使许多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黄泽镇青石桥村农家书社创立于2007年4月,是嵊州市首批农家书社示范点。现有藏书3 000余册,内容涵盖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期刊阅读等各个方面,图书阅览室内设施齐全,环境整洁,还同时建有老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宣传文化长廊,村里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划出一部分作为经费,结合重大节庆,举办元宵灯谜、中秋晚会、家庭才艺比拼、农民健身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社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它的实施不仅为农民群众搭建了传播先进科技知识的课堂,还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辟了阵地。农家书社作为嵊州市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一大创新之举,都按照“三室一廊”的标准建设,设施包括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文化活动室和宣传文化廊等,其功能远远超出了阅览室的范畴。为了进一步发挥农家书社的阵地作用,青石桥村农家书社,近年来已开展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就业技能培训及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等各类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思想素质和创业素质。充实的精神生活更是点燃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激情,农家书社已成了村民的乐园。

(二)农家书社成为村民的温馨之家

农家书社解决的并不只是农民群众看书读报的问题,而是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教育培训、提供文化活动的依托,还可以更多地为农村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场地。

在鹿山街道马家村古祠堂里,每天都是一派热闹的景象,这个早前废旧的古祠堂现如今成了供马家村1 000多村民进行文化生活的农家书社。每天晚上许多村民看书学习、跳舞唱歌,还有越剧表演,气氛相当好。让村干部想不到的是,农家书社不仅可以为成年人提供较好的学习和娱乐场地,同时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这个村子有许多村民外出打工,留下了许多留守儿童,有了这个平台,一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未成年人放学后和假期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已学习的家。农家书社有辅导老师,有良好的活动场地,家长和老师特别放心。农家书社的建成因此也让孩子们有了另一个温馨的家。去年初,一项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快乐、安全成长环境的“春泥计划”在嵊州全市实施。每逢学校的放假日,孩子们就会来到农家书社,学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这已成为“春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常态。

仙岩镇谢家庄村也是“春泥计划”实施试点村之一。随着农家书社的建成,在硬件设施上,村里配备了图书阅览室、围棋活动室等适合村民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在活动内容上,将结合现有硬件设施,引导村民在节假日来村活动中心积极参加活动。除了以上日常活动外,仙岩镇谢家庄村作为围棋国手马晓春的故乡,还定期请名师回乡讲课,指导村民下围棋,培养村民对围棋的兴趣,真正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随着一个个农家书社的建立,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农家书社已成为农民了解形势政策的一个大窗口、整合农村各类文化的重要阵地、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的主要场所和丰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有效载体,农家书社已成为村民的温馨之家。

二、农家书社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农家书社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有利于培养知识型农民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的公共图书服务事业,是农村文化事业最薄弱的环节。据调查,农民人均拥有图书量,每年人均0.1册书,也就是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农村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命运。嵊州农家书社建在各个村子,免费为农民提供看书读报的条件,拉近了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民的距离,使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学到很多新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农家书社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是培养知识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家书社近在咫尺,村民方便阅读,农家书社有的还配有退休教师现场解疑,有的还有音像设备,形象生动,学习效果很好。

(二)农家书社使农业科技扎根农村,有利于促进科技兴农

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送科技下乡,时常开展类似活动,但往往是阶段性、季节性,无法实现经常化、常态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问题,而农家书社配备了大量的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图书,使农业科技知识直接进村入户。农家书社建立以来,嵊州各种资源得到了整合,并以最直接的形式面对村民。有关部门通过农家书社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聘请专家现场讲解,接受农民咨询,业已形成常态。农家书社已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中心,使农业科技扎根农村,有利于促进科技兴农。

(三)农家书社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文明村风

农家书社是村民共有的书房,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书社管理员在节假日、星期天,组织少年儿童在农家书社收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少年儿童节目,阅读优秀少儿读物。在农闲时节,组织农民到农家书社练书法、下象棋、看科教片,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品位,把农民由牌桌拉向了书桌,读书声冲淡了麻将声,音乐声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大大丰富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的精神境界,搭起了文明进步的阶梯。去年嵊州流行跳排舞来健身,嵊州宣传部门及时制作光盘和宣传资料,进行引导,通过农家书社这个平台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村村都跳健身舞的热闹局面,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更多的村民和未成年人在农家书社学习,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嵊州,学习文化、学习技术、重视身体锻炼、注重生活品质已渐成时尚。

三、推进农家书社建设的对策

农家书社作为由政府规划指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民自主管理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一项具有长远社会效益、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已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嵊州农家书社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接下来的工作量会更大,难度也不小,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大投入,需财政的支持

农家书社工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应由公共财政予以支持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社工程建设数量与质量。农家书社不仅仅是购置一批图书的资金,在健身设施、娱乐设施等硬件设施上还需投入。适时地增加投入,才能保证农家书社的正常活动及长效运行。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的硬件投入明显在增加,如道路拓宽、环境改造、村庄面貌一新,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众多百姓所称道。在加大农村硬件投入的同时,也应加强农村文化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建农家书社只起一个引领作用。房子不一定要华丽,设施不一定要上规模,能够让众多村民有一个好的去处,每天可以充实一些,开心一些就好。农村硬件设施投入是有形的、看得见的,对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视和投入则更会起到持续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而言,这种投入更显得有意义和有必要。

(二)建管并重,真正发挥农家书社的功能

现有的农家书社多数属于“一次性”援建的,大多比较重视初始的建设,较少有后续的管理与服务,致使个别农家书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践中,一方面是对农村阅读需求把握不准,在提供服务产品上又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存在新书少、好书少、对路的书少的问题,因而借阅率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到位,组织引导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导致借阅利用率低,有的书社被闲置成为摆设、成为“仓库”。因此,对农家书社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用并重,真抓实干,抓一个成一个,管好用好一个,真正发挥其功能作用才是最为关键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从结合农村的实际,了解农民的意愿,为农村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普及、文化娱乐等问题出发,才能把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作用和效果发挥出来,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此,农家书社在加强领导统一管理、明确管理主体、优化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上,注重搞好培训、服务规则、活动开展以及业务流程、业务指导等日常管理。同时,公共图书馆要主动适应农村变化,努力搞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延伸扩展的业务指导相关工作,发扬以活动为主、注重实际效果的传统,承担起为农村农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

根据嵊州市统一规划,今明两年将完成农家书社的建设任务。因此,必须科学规划、正确选点,必须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农村阅读需求,为农家书社配好书。突出科普知识,突出历史文化知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确保农家书社的实用性,增强农家书社的吸引力。同时,不断地创造条件,突出休闲娱乐等功能,突出寓教寓乐的功能,为各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场所,使其真正成为村民的乐园。为确保农家书社的正常运作,使之成为农民群众学习娱乐的好场所,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1.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农家书社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乡村阅读氛围,引导农民走进书社学科技、用科技,为农民致富铺路搭桥,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把书社建成传播科技新知识的大课堂。加大组织引导力度,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依托农家书社,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把农家书社建成优秀文化传播基地和社会主义教育基地。要特别注重选好服务场所,应尽量选择那些乡镇和集市所在地、中心村等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子优先开展书社建设,选择村委会等公共场所,可同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党员活动室等几室合一,以便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避免进行重复建设。严格按照农家书社的建设要求,完善书架、桌子、椅子、音像设备等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借阅环境。此外,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要建立管理制度,积极探讨管理人员的报酬机制,确保这项工作长期稳定运行;还要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激励机制。

2.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社增添力量。鼓励社会捐助是农家书社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农家书社工程作为一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公益性事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应注重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使社会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农家书社工程建设中来,拓宽农家书社工程的发展渠道。目前,农家书社工程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筹集更多的资金,调动企业、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为农家书社的建设出资出力,不断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农家书社以实用为原则,因陋就简,可以对村民比较集中的队屋、旧祠堂进行改造,可以考虑临时建在有空闲的房屋里,但应尽量避免在农民家里建设,以保证书社的开放性,也可以同乡村小学图书室合办,但必须在学校校门附近专门设置,这样既方便农民和学生借阅,也不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

3.拓展功能,完善农家书社工程。随着农家书社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农家书社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农家书社作为一种符号和载体,应办成农村综合性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甚至是文化中心社区,吸引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需求的农民参与,应大胆实践,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在农家书社可设电影放映室,功能上可以拓展为“农村报刊亭”,以经营书报刊为主,辅以代收寄信件、代缴电话费等业务,把农家书社真正建设成为农村文化的中心。资源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今,各级各部门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加,可以共同享受的资源很丰富。如果把农家书社的重点建设资源、公共图书馆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科学配置,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这样,农家书社就能成为科学规范、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全面、效果明显、群众欢迎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全面开放、真正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合理配备图书,激发阅读兴趣。农家书社突出的是书,让农民在阅读中进步,在阅读中提升。书籍的配置按照遵循因地制宜的方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应当地农民需要的图书。嵊州已有200多家农家书社,村与村的书社可选配不同的图书,以便定期进行图书流动,互通有无,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要及时进行图书更新,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及时增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实用性书籍和影像制品。挑选一些生动可读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农民阅读,能让他们坐得下来,读得进去。为农家书社配备好管理人员是建设和发展农家书社的必要条件之一。书社管理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责任心、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而且还要有较多的空余时间来为大家服务。可优先选拔村子里的退休教师或老干部作为专职管理员,也可由大学生村官、妇女干部等素质比较高的村干部兼任,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管理书社。有着良好素质的管理人员,才会合理配备书籍,了解农民所需,真正使农家书社办出成效来。

农村的发展是包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既要着眼于提高农村农民的富裕程度,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也要致力于积极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指村庄的改观,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精神面貌层面的改变。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家书社的建设有着其特别的意义,它引领着一种良好的风尚,在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与此同时,有着良好情操、掌握现代科技、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一大批农民的涌现,更会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着新农村现代文明的进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yinxiangcn.com/xueshu/tansuo/200711/6207.html.

〔2〕中国农家书屋网.翰墨书香进农家文化惠民显成效〔EB/OL〕.http://www.zgnjsw.gov.cn/top/newsl/200909/3121.html.

〔3〕刘亚晶,阚立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2):12-15.

〔4〕吴天侠.浅谈如何建立“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J〕.出版科学,2008(1):64-65.

D616

A

1009-1203(2011)01-0085-04

2011-01-05

袁秋飞(1975-),女,浙江嵊州人,中共嵊州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雨文

猜你喜欢
书社嵊州农家
西江月·农家早春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利群书社
农家笑
利群书社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温柔的江南小城
嵊州根雕网络专场拍卖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