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刚
(中共屯留县委,山西屯留046100)
推进转型跨越实现翻番目标
——以屯留县为例
王辅刚
(中共屯留县委,山西屯留046100)
“十二五”期间,屯留县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建功立业、作出贡献。具体讲,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在推进工业新型化上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城市建设,在推进市域城镇化上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造林绿化,在推进城乡生态化上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对外开放,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在和谐屯留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屯留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山西省屯留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屯留县在过去的五年,通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为“十二五”的跨越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生态基础和组织基础。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和长治市委“四个率先、五个翻番”①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我们屯留县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总投资900亿元的117个经济社会重点项目为依托,紧紧抓住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翻一番目标,率先建成全省全市循环经济的示范县、现代农业的试验县、生态文明的先导县和新兴能源的基地县,努力再造一个新屯留。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是2010年的2.5倍;财政总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6%,是2010年的2.9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33.7%,是2010年的4.3倍;工业增加值完成110亿元,年均增长17.1%,是2010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累计完成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是“十一五”的4.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16.5%,是2010年的2.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均增长17.1%,是2010年的2.2倍,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镇化人口达到15万人,以最快的速度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建功立业、作出贡献!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特别是发挥重大项目在战略性转型跨越中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发挥优势、配置资源、集聚要素、引进资本、促进转型、推动跨越。我们初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117个,总投资约900亿元。其中工业新型化项目25个,总投资778.5亿元;农业现代化项目14个,总投资21.5亿元;市域城镇化项目59个,总投资64亿元;城乡生态化项目19个,总投资34.9亿元。一是全力推进540万吨煤制油、100万吨HF乳化燃油和2万吨多晶硅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新兴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县。二是拉长延伸拓展煤炭、炼焦、冶金和电力等产业链条,实现全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以五大工业板块为依托,加紧食品、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医药产业的兼并整合和资本运作,组建3个~5个销售超十亿、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四是实施民营经济振兴战略,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发展5个~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民营经济大户,培养壮大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和晋商品牌。五是以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为基础,拉动第三产业投资,加快推进社会公益大项目建设,拓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卫生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大项目建设,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活力,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
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重要切入点,坚持以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率先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的试验县。一是发展壮大优质粮食、干鲜水果、绿色蔬菜、苗木花卉和畜牧养殖五大主导产业,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优势地位,粮食面积稳定在4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5亿斤以上;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20万亩,实现农民人均1亩核桃园;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实现户均1亩日光大棚。二是做大做强屯玉种业、金泽生物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老爷山、屯玉、王公庄、姬村、上村五个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全力将上村4 000亩农业科技生态园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是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实现行政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在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良好基础上,强力推动绿色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一核一圈三群”②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为先、增容为主、提质为上、以人为本、服务为宗,继续以“四城联创”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三晋一流绿色生态宜居品牌县城。一是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新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城镇的历史感、生态型、文化味,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二是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作为四位一体协调推进,完善路、水、电、气、暖等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加快南环路、县城新区、瓶城大街改造、集中供热、供气、绛河两岸开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县城居民集中供热、供气全覆盖,城市绿化面积达到1 000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三是按照长治市“151”推进策略③的要求,大力度推进房地产开发,增加城市人口,拉动第三产业。今后五年全县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按照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要求,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绿地、蓝天、碧水、宁静、清洁、健康“六大工程”,在城乡生态化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绿地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荒山造林10万亩,农田林网20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蓝天工程:确保全县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每年都保持在350天以上。同时有序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和沼气“五气”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县城10万人用上煤制气和天然气。新发展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30余处、农村沼气2万户,总数达到3万户,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倍,使全县一半以上农户用上节能清洁的沼气,在气化山西中走在前列,作出贡献。碧水工程:进一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饮用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绛河治理,为全县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的水系环境。宁静工程:全面推进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力争使噪声控制覆盖率达到100%。清洁工程: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中心,继续引深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建立完善城乡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健康工程:广泛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医疗健康知识,发展健身健康产业,帮助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通过实施“六大工程”,使屯留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新鲜、景色更秀美,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天蓝水碧、山青地绿、清洁安宁、健康舒适的良好生态环境中。
按照“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开放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全方位实施开放引进战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重点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以540万吨煤基合成油、20万吨结晶葡萄糖、3万吨赖氨酸、3 000万立方屯谷水库、绛河两岸生态开发治理为重点,通过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形式,做好融合、嫁接、合作的大文章,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高端项目,推动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各级干部、民营企业、经济能人主动走出去引资上项、招才引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进2个~3个世界500强企业,3个~6个中国500强企业,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引资强度达到500亿元。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义,纵深推进“六大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教育均衡工程:投资1亿元新建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面完成11.65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工程,抓好投资5 000余万元的职业中学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县教育固定资产投入达到3亿元以上,普及高中教育。医疗健康工程:投资2亿元新建县医院、中医院门诊楼、妇幼院、卫生监督所、医务人员培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抓好378所农村卫生所改扩建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全面完成县乡6所敬老院建设,“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全县集中养老全覆盖。创业就业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转移劳动力达到8万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使就业率达到100%,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住房安居工程: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1万余套、60万平方米,全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面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快“五个一”工程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建县图书馆、电视演播大厅,全力打造全国文化强县,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注释〕
①“四个率先”就是把长治市率先建设成为全省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全省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全省一流的上党城镇群和全国园林生态城。“五个翻番”就是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②“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达到400万,2020年达到500万。“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忻州、定襄、原平)、离柳中(离石、柳林、中阳)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三群”即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
③“151”推进策略,即长治市以每个县城为中心,以县域内具备条件的5个特色镇、10个以上中心村为重点,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马红霞.低碳经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6).
〔2〕金银焕.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加快建设新山西〔J〕.理论探索,2006(6).
C912
A
1009-1203(2011)01-0003-03
2010-12-05
王辅刚(1958-),男,山西襄垣人,中共屯留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