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
率先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是长三角地区完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一既定的国家发展任务的主线。可以这样说,国家对长三角地区战略定位目标的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其龙头上海的现有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换程度、转换力度和转换深度。如长三角核心城市只有大力突破现有体制的制约,尤其是率先破除行政垄断格局这一影响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最重要的体制因素,才能以全球化的市场支撑服务经济的发展,才能在开放中形成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不断地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具体来说,上海只有用更加开放的全球化观念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国际性中心的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对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整合能力,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国际门户城市,才有可能真正发挥作为中国核心和龙头城市的应有功能。
长三角地区要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长三角各地必须依据分工规律合理地进行产业配置。即上海的城市功能就必须定位为成为降低长三角地区交易成本的全球性城市,而其他地区应该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的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既然在现代经济中降低交易成本的主要环节密集分布于第三产业之中,那么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高度,就直接决定着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和空间。上海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降低了周边地区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就促进江苏和浙江的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如此长三角地区才有可能扬弃过去的“世界加工厂”发展模式,在发展“世界花园工厂”(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世界办公室”(现代服务业)和“世界公园”(环境友好社会)。因此,上海只有始终不移地坚持形成现代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针,尽快转移和外包传统服务业以及二产中的一般制造业,集中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弱化和转移其生产、加工、装配和制造功能,不断强化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城市职能,才能真正形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竞争力之 “核”,吸引力之“源”,辐射力之“极”,并以此为主体,与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为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真正体现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和地位。关于长三角地区过去服务业的发展方式的特征,有三个重要观点:(1)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供给严重过剩伴随着服务业许多行业的投资不足和产出瓶颈,表现为“总需求向服务业集中而总供给向制造业倾斜”的结构性矛盾。后者要求我们在内需不足的前提下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而前者则是使人民生活感到不够幸福、不够和谐的主因。这与中国经济超高速成长和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实相悖。由此一方面由于缺少作为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使制造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并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因为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服务业如住宅、教育、医疗、养老等不够发达,造成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结果及趋势的严重不匹配。同时,还使得制造业因供给过剩不得不维系单一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和粗放发展的基本格局。(2)长三角地区与整个国家一样,传统服务业进入过度与现代服务业进入不足同时并存,表现为传统服务企业的低利润甚至大量亏损倒闭,与一些垄断性的现代服务企业获取暴利的现象同时并存。进入过度的是那些与城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有关的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进入不足的是那些技术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如“流通、交通、通信、融通”等,这些行业普遍与政府管制和行政垄断密切联系。如据2010年3月我国626家公司公布的年报披露,无论是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还是管理层薪酬均值(行业薪酬合计除以公司家数)最高的五大行业,金融服务业位都居暴利行业之首,最高的五大行业中,还包括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服务等。(3)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全球化,其增长受全球市场需求的支持,但是服务业的发展方式还是本地化的,受制于本地狭隘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在过去人均收入较低和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有所下降的情境下,由于本地化的市场需求不振,因此服务业的比重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提升。相反,服务业的比重还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此看来,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必须基于长三角地区加入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特征,去寻求全球化的发展理念和手段,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全球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2010年5月国家颁布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到 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服务业比重要达到48%,核心区要达到50%;到 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服务业比重要达到53%,核心区要达到55%。这一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任务,其实对于制造业比重远超过其他地区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是十分艰巨的。通过率先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来真正实现上述国家目标,我觉得今后长三角地区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像过去我们推进工业化一样,去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过去我们局限于传统服务业的视角,因为不能突破其生产与消费难以分离、服务供给不能储备、服务产品无形性等技术特征,所以只能在狭小的区域市场范围内发展传统服务业,由此决定了我们的服务业发展缺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现代服务业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融合和改造下,往往运用现代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运作,完全可以把我们过去发展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运用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来。如运用集中和集聚的思路发展大物流产业、大金融集聚区,运用产业园区的思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
第二,要像过去我们推进制造业市场全球化一样,去推动服务业市场的全球化。长三角地区在下一轮发展中,让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分工,逐步使其市场突破区域性的限制而融入全球化,逐步使其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和品牌网络营销环节,是通过新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任务。为此要求我们像过去推进制造业市场“两头在外”一样,去形成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服务业外资,去大力开发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去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服务业市场的全球化,是继制造业全球化之后,长三角地区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转化为一个崭新的黄金发展期的重要体现。
第三,要利用长三角庞大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优势,在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制造业的规模和升级要求的优势,是长三角地区目前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大的市场潜力。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制定特殊政策吸引那些目前仍处于国外的服务业尽早进入长三角,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摆脱“自我服务”的低效率方式集中发展第三方服务。
第四,要利用长三角地区空间上客观存在的结构特性,有次序地实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退二进三”的进程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从长三角总体上而不是各个行政区域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如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地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目前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等服务业发展在全区域开了好头,率先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撇开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如江苏的苏北、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不说,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看,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县市经济都属于工业化领先于城市化的发展地区,工业经济正处于加速或正待转型(即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格局一方面会对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提出巨大的需求,是大城市中心地区扬弃一般制造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机遇,另一方面,也是长三角地区千载难逢的调整过去“世界加工厂”的粗放发展方式,向广大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留下公司”的战略性调整机遇。
第五,要利用我国“十二五”期间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实施的机遇,以及全国各地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良机,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服务业。经济学早就证明,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都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服务消费支出会较快增长,第三产业也随之较快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也会逐步提高。从长三角各地横向比较看,也可以看出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越高,居民对服务消费需求越大,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的规律性现象。城市化促进三产占比水平提高的机制,说到底是城市化提高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而我国各地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使长三角从一个产能大省转化为消费大省,消费经济为主的驱动增长模式将为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比重上升提供现实的基础。
第六,要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服务外包的内需市场日益扩大的机遇,抢抓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国内化这块大蛋糕。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过去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基于全球战略性动机和节约成本的要求而发动。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转为扩大内需战略后,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将引发企业因节约成本的动机而外包其缺乏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因而其内需市场将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现在由于在市场认可度、标准和诚信体系建立、信息畅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一个市场培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