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胜
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目标不仅是上海西部的CBD与服务业中心,而且要成为长三角城市区域的CBD,成为国际知名的商务区。为此,虹桥必须具有集聚现代服务业,汇集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服务长三角、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而虹桥国际商务区依托什么,才能够担当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呢?
1.依靠虹桥国际商务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与功能定位,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商务区地处上海西部,是上海对接江苏、浙江的重要门户,地域优势非常明显,通过建设近悦远来的购物和消费环境、商业环境、产业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虹桥国际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发挥上海的龙头与引擎功能;依靠虹桥便利高效、内外衔接、快速集散的综合交通体系,高效便捷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与完善的协调机制为现代物流运输提供重要保障,为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各城市间快速流动成为现实,有利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努力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靠虹桥国际商务区,这一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聚集高能级、有活力、多元化的国际贸易主体,如大型企业总部、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国际国内贸易组织机构等,聚集与贸易相配套的专业服务主体,重点吸收设计研发、商务、金融、物流服务等,为上海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型提供新平台,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供新动力。后世博、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虹桥交通枢纽便利的物流设施带来的同城化效应,会带动长三角生产要素的流动,会有许多企业把知识技术要素密集的机构留在上海,在充分利用上海多元化经济提供的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推动了长三角城市区域一体化。
2.依据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特性以及它对现代制造业集聚在空间上的协同效应,建设虹桥商务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实现与长三角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机制。在国务院2010年5月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中央从战略高度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定位为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要求长三角地区 “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然,国家提出的“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针对的是以上海为核心的江浙沪城市区域发展思路。因此,做好长三角城市区域间的不同层级城市进行分工协作,各自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中端和低端,可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区域间的产业集群,并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进一步拉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的要求,决定了大都市经济区适宜于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而其周边地区比较适合于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集聚区的发展,以及它与制造业之间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和协同集聚,把价值链两端的功能独立出来,实现它与现代制造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发展方式:一是在消费驱动的价值链中,政府积极鼓励处于制造业环节的企业加大对设计与市场营销环节的投入,通过由“OEM——ODM——OBM”的渐进方式,或者收购国际营销网络进行升级,逐步培育全球价值链的“链主”,构建全球营商网络;二是妥善进行制度安排鼓励本土企业攀升全球产业价值链。在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中,政府鼓励处于制造环节的企业,除了强化研发、设计手段外,可以通过合作、合资或并购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环节。三是利用上海市场高端与内地市场巨大的优势,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制造企业进行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逆行发包”行为,如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在澳大利亚与荷兰设立研发、设计机构,成为世界光伏太阳能产业的领导者,主动吸收国际高级生产要素,通过技术学习不断消化吸收,逐步掌握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竞争本领;利用上海高端市场与中国市场容量巨大的需求效应,吸引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直接投资项目和外包服务,通过人才流动,技术溢出等途径,实现服务业的国际化、提高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层次与水平。生产者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以其强大的支撑功能成为制造业增长的牵引力和推进器,是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和上升的“阶梯”。
3.依托总部经济模式,强化长三角城市区域的合作平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部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又是企业的发展形式。随着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企业把总部和基地进行分离,一是把市中心的制造向郊区或者向周边的中小城市迁移;二是一些企业把总部向大城市迁移。这种空间分离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以企业为载体,进行资源集合流动,实现在空间上的分离与经营运行的合作,进而取得两种资源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总部运用的资源通常是高级研发人才、营销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战略管理人才、信息人才等,这些战略资源通常聚集在大城市,发挥着研发、设计、营销网络、资本运作、战略管理与品牌管理等职能;制造企业运用的是常规资源,如土地、能源、设备、材料、蓝领工人,即物化的基本要素。这类资源在中小城市聚集具有优势,其功能是加工制造。长三角区域布局结构中,上海应是全球价值链的总部功能区域,通过“留下公司、转移工厂”,实施产业与资本兼并重组,提高一些国内企业的集中度。因为,世界许多中心城市在制造业转移出去之后,保持了持续繁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城市实现了产业服务化和总部化,即制造企业选择将总部留在城市,制造基地迁往郊区或者外地。如纽约在制造工厂外迁的过程中,制造企业总部以及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如研发、销售等留了下来,纽约外面的企业总部不断迁入,同时,城市的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新加坡是从“制造基地”走向“总部基地”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前,新加坡主要从事转口贸易、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80年代初期后新加坡全面接受了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吸引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投资,有世界级企业区域总部或国际总部385家,使新加坡逐步跨入国际市场轨道,成为全球企业总部之都。还如东京都市圈的国家经济中心地位是由其内部城市在产业和职能分工基础上形成聚集优势所取得的。2007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0家总部在东京,拥有海、空港优势的神奈川地区和千叶地区成为东京大都市圈中工业和物流产业集聚地等。总之,国际大都市的经验表明,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制造基地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并呈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趋势,能够实现不同区域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以上海为地区总部,以江、浙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使整个区域快速发展起来。实践中的IT产业,一条清晰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上海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芯片设计、测试等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苏锡常地区则发展成为IT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昆山形成“台资高地”、无锡则形成“日资高地”,偏重于通信和PC相关零部件的生产。
4.充分依托市场机制的功能,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与市场竞争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协调机制。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竞争、是企业。市场竞争是一体化的基础,离开了竞争,一体化的基础就不牢;推行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长三角产业的布局,推进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是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或手段,只有推动长三角的兼并和产业集中,才能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不能仅从政府层面考虑的,必须从市场、企业层面,创造环境与条件,方便企业能够实行收购兼并,实施纵向一体化。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各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推动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城市区域间总部经济发展步伐。同样服务业的发展也已具有突破本土化,可贸易性的特点,呈现出全球化趋势,服务外包的崛起,是服务业全球化的最重要的表象,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5.依托长三角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机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树立合作共赢理念,进行积极合作。消除各城市之间缺乏合作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争夺资源、项目,实施一些壁垒或封锁,产业发展或规划雷同等现象。树立共建、共利、共享、共赢的理念,正确认识产业发展合作对城市群合作发展的重要作用,立足城市区域间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在各城市之间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合作,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区域间各城市产业价值链条的形成;其次,加强长三角城市区域间的规划与指导。在编制城市区域间发展规划时,要结合城市区域间的各城市的发展特点,把共同互补发展作为一个关键,通过实行战略协同来促进各城市经济主体的融合,提升区域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放大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再次,在推进城市区域间合作发展时,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重点培育推动城市区域间的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城市区域间的高效务实、多层面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快市场一体化基础性建设,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积极推进两省一市的经济整合与合作,建设规范、透明、开放的商务制度、政策环境。最后,拓宽长三角城市区域间合作发展的方式。如虹桥商务区不仅仅要打造成上海的CBD,更要打造成为长三角都市群的CBD,在长三角商务区的价值链中处于高端,长三角商务区建设根据市场需要与竞争,进行专业分工,实现功能互补、竞合发展。如浙江义乌、嘉兴注重的是国际性专业市场的建设,苏州、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建设重点是围绕上海大都市的卫星商务城,聚焦服务外包基地、海峡两岸商贸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