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干预视角的高校突发事件预防

2011-02-18 21:34刘汉利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生命

●刘汉利

(武警学院部队管理系,河北廊坊 065000)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这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1]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是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干预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突发事件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平时情境下的突发事件预防功能。近年来,由大学生自身心理危机而引发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突发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之一。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削减引发突发事件的心理诱因:一是预防性心理干预能增强心理健康素质,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生活事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感因素。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减少面对生活事件时产生的不良应激反应。二是通过反应性心理危机干预来应对心理危机,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突发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具有突发事件情境下的次生突发事件预防功能。童辉杰教授的调查显示,面对SARS,平时有抑郁和焦虑障碍者,会有更大的应激反应;平时心理健康者,会有较小应激反应。这表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突发事件情境下的心理危机防御能力,减小心理危机发生概率,防止心理危机不良后果引发次生突发事件。

一、防范高校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

Capalan(1964)把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2]广义的危机干预可分为反应性危机干预和预防性危机干预。反应性危机干预,其对象是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或群体,其目标是使其尽快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其特点是重治疗、重事后干预;而预防性危机干预,其对象是全体大学生,其基本目标是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其特点是重事前预防、重教育与辅导。为防范突发事件,必须将反应性危机干预和预防性危机干预相结合,而预防性危机干预必须从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和控制危机源入手。

(一)加强心理危机预防教育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除了受重大生活事件影响、人际交往障碍等诱因影响外,还受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对事件的知觉、社会心理支持、应付机制的形成和个体的人格特征。[3]基于心理危机诱因,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思想教育、危机识别和应对知识教育等多个方面。[4]

第一,完善心理健康素质培育机制。其一,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知识讲座、在校园网上开办专门网页、开辟宣传橱窗专栏、办专题板报、办专刊、影视欣赏评论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二,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生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培训辅导员及其他管理者。其三,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并保持工作常态化,减少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其四,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其五,加强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第二,培养心理危机防御能力。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必须培养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危机的“抵抗力”与“免疫力”,要从自身防御能力培养做起。其一,心理危机认知教育。一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认知教育,要使其了解心理危机含义、成因、表现、后果等基本常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危机是可识别、可预防和可治疗的,培养对待心理危机的科学态度。二是要使学生学会“自助、求助、助人”,教育学生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危机征兆或表现,并掌握解决心理危机的积极途径。其二,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压弹能力。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定义,压弹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重大生活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根据Robbie Gilligan的观点,增加个体自我压弹能力的资源有三种,即安全基础、自尊和自我效能。而这三种因素可以通过个体对日常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校经历和闲暇时间经历)的积极体验来培养。[5]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博士认为可从训练主观幸福感、乐观人格、认知调整、幽默工夫、问题解决技巧和主动求助技巧等六个方面来培养压弹能力。其三,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好、利用好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有及时传递信息、提供情感支持等作用,有助于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处理。一是要建构非正式的来自于同学、朋友、老师、亲属等社会关系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的来自于学校、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二是培养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能力。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6]因而,要向学生宣传主动求助对于解决危机的重要性,培养主动求助意识,宣传危机援助机构职能,训练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和技巧,鼓励和帮助学生寻找周围的资源建立自身社会支持网络。岳晓东博士认为,训练主动求助就是不依赖他人,学习利用各方面的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包括个人关系资源、公共设施资源、专业辅导资源等)来化解困境。其四,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方式教育引导。危机处理方式是个人面对应激事件和压力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积极的危机处理方式能提高危机承受能力,消极的危机处理方式则会降低危机承受能力。Frydenberg和Brandon(2002)等曾提出由10个步骤组成的“最佳应付方式计划”。结合高校实际,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危机应对方式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身边和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关注,收看实况、组织讨论、探讨解决危机方法,并联系自身实际探讨应对策略。二是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态度看待问题,学会辩证地去对待问题。三是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主动求助等),消除或缓解负性情绪。四是通过知识讲授、课堂讨论、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形式使学生系统接受心理危机应对方式教育。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生命观教育和辩证思维教育等思想教育对预防心理危机产生和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所产生的伤害行为有独到作用。其一,生命观教育。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要减少大学生自伤、伤他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一是敬畏生命教育。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中,“敬畏生命”是指敬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7]。教育学生应当对一切生命持有尊重感,对所有的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避免伤害生命,并救助生命。二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论体现了生命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生命本身的质量,智力和体力状态决定了生命的内在价值;生命对他人和社会意义决定了生命的外在价值。[8]三是感恩教育。要使学生明白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亲友、感恩同学,唤起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其二,辩证思维教育。辩证思维是思维成熟的标志,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辩证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辩证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能指导大学生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克服认识的孤立性、片面性、静止性。辩证思维能促进大学生客观看待世界和自我,能引导大学生看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看到事物利与弊、看到危机事件的“危”与“机”。这样可以避免因认识固执、偏执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第四,加强危机知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思维的基本依据是图式,图式是人关于自身经验的理论,是人脑中的认知结构和各种信息按不同主题组织在一起的知识网[9]。当人们无法依据已有的图式去接纳生活事件相关信息时,就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加强危机知识教育能使大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危机知识体系,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一是要有全面性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危机意识教育、预防知识教育、防范技能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二是要有实效性的教育方法。采用案例强化教育、专题讲座、媒体宣传、模拟演练等教育方法进行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安全应急教育,并引导学生通过多帮助处在危机中的别人的经历来增加应对危机的经验。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控制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危机事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五类分别是:学业负担重、好友纠纷、被人误会、考试失败、恋爱问题,归结起来是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意外事故是值得重视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源。[10]因此,预防学生的心理危机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危机源管理。认知和环境因素决定了人们的情绪和情感,其中对主观认知引导和对环境危机源的控制至关重要。

第一,进行大学生压力主观认知引导。Folkman和Lazarus认为,压力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压力源的感知和具有的应对能力关系的认识。认知是产生压力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因,要减少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改变认知非常重要。大学生目前抑郁症状与压力感知水平较高[11],而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减轻大学生压力感,一是培养乐观人格,训练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危机源,将危机事件看做是个体成长的机遇;二是通过压力理论教育,增强个体对压力的认识和接受态度,正视压力并识别压力带来的生理、心理的信号,增强自身在紧张活动中对反应的感知能力。三是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大学生尝试体验各种危机事件带来的感受,并分析感受过程中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还可以建立突发事件案例库、影像库,增加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

第二,进行大学生客观环境危机源的控制。一是对不可控的危机源,院校应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处于应激生活事件当中的学生,并改善该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身边的老师、同学、亲友、领导等要共同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二是对可控的危机源,院校要采取措施阻断心理危机爆发的外感因素,减少危机源(如管理方面的、处罚方面的危机源等)的数量和强度,积极为学生减压。高校要建设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慎用严重处分措施、对贫困学生或处于其他困境中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怀,从源头上遏制心理危机的产生。高校也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加强学习与考研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

二、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反应性心理危机干预

为降低突发事件发生几率,避免学生自伤或伤及他人,促使其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必须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干预,力求心理危机的“早教育、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要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必须解决好“对谁干预”和“如何干预”这两个重要问题,即需要建立起心理干预对象筛查机制和心理干预实施机制。

(一)心理干预对象筛查机制

心理干预对象筛查机制要解决“对谁干预”的问题,主要借助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来实现。预警工作是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首要环节。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的目的是要做到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介入、早治疗,以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从而有效预防由心理危机产生所引发的突发事件。

第一,构建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对象是危机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危机事件发生概率较高以及正在遭遇危机事件的个体或群体。其一,完善心理测查制度和心理档案制度。心理测查是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能有效地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工作应坚持对新生心理普查、年度的定期心理测查和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心理测查。学生心理档案是反映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科学记录,要遵循科学性、动态性、保密性的原则,便于危机干预工作者掌握情况。其二,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研究表明,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这就需要“有人提供信息”、“信息有提供的渠道”,这就需要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一是报告主体不只是主管领导、思想教育宣传管理机构和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或辅导员、任课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和普通学生等都可能是最先接触、发现危机征兆的主体。二是应设立一个固定而长久的机构和电话,方便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主体及早报告,以便于及时干预。三是上报的信息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其三,高危人群跟踪制度。对心理危机高危人群的跟踪、关注、扶助是形成筛查、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中风险高危区域中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思想偏激、性格偏执、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家庭出现变故或家庭关系紧张、在外打工且利益受损、失恋或有感情纠葛的学生等。对高危人群的筛查与跟踪要抓住新生入校初和毕业前的敏感时间段,要抓住天灾人祸降临、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校外事件发生、各种传媒片面夸张和炒作、学校管理工作中出现疏漏和隐患时的敏感事件。

第二,构建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分析评估。危机预警指标信息出现后,就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以判断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可能的后果及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危机预测。一是以科学的预警指标作为预警信息分析依据。根据中国地质大学郭兰等学者的观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个体发展状态指标、社会环境指标、人际交往指标和负性情绪指标。二是对危机预警信息的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危机环境的分析和对预警信息本身的分析两部分内容。

(二)心理干预实施机制

心理干预实施机制要解决“如何干预”的问题,是继心理危机预警后的危机控制环节,是避免心理危机不良后果产生的重要措施,是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在心理干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要遵循心理干预及时性原则。心理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原则上是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自杀者在采取自杀行动前的24小时内,小的挫折和人际关系摩擦发生频率很高。若能及时干预,就可能挽救其生命。为避免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危害等不良后果的产生,心理救助必须及时、有效。

第二,要遵循心理干预科学性原则。一是在确定心理干预对象、制定心理干预方案、选择心理调适方法、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等环节必须具有科学性。二是当干预力量有限时,需及时转介,到心理专科医院或精神卫生医院进行治疗。三是对处于严重危机状态中的学生要有严密的监护措施,防止出现意外伤害。四是心理干预人员要坚守保密性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不随意“戴帽子”、“贴标签”,避免造成学生对干预的抵触情绪或进一步激化情绪。

第三,要遵循心理干预实施主体多元化原则。当前中国高校心理干预的专业队伍相对薄弱,全国1 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往往只有几名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要顺利推动高校心理干预工作,需要发动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心理干预:一是危机个体周围的亲人、教师、管理人员、同学、朋友等参与心理干预;二是建立校外援助专家库,能在高校需要之时提供指导与帮助;三是建立相关的联系医院,能够求助医院的专业医生或及时转介危机个体。

第四,要遵循心理干预持续性原则。按照美国精神医学权威卡普兰等人的理论,人们遭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时,心理危机一般是沿着如下程序发展的:呆滞期、侵袭期、冲突期、消化期与重建期。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的心理危机状态大约要持续4~6周,危机过后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四川“汶川地震”半年后,专业心理救助队伍减少,有些灾民出现了严重的消极情绪,甚至选择自杀行为。危机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强烈而持久,这就要求心理干预要具有持续性。如果不重视消化期与重建期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就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1]温家宝.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R].温家宝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07-22.

[2]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EB/OL].北京社科规划,2003-08-01.

[3]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09-23.

[4]曾洁.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Robbie Gilligan.Adversity Reslience and Young People:the Protective School and Sparetime Experience[J].Children&Society,2000,(14):37 -47.

[6]王聪聪.15-34岁人群死亡原因自杀排第1学生心态受关注[N].中国青年报,2008-11-13.

[7]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2):143.

[8]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K].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90.

[9]王沛.实验社会心理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12.

[10]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骆宏,马剑虹.大学生抑郁症状、问题解决能力与压力感知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4):4 -1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生命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