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措施及重大项目简介

2011-02-18 08:45朱金城林成先赵扬矫学成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大连市生态农业节水

朱金城,林成先,赵扬,矫学成

(1.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国家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连市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推广应用户用和村屯禽畜粪便沼气池和秸秆生物质能源工程,建成一批庭院和村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节水农业、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还没有建立。制约大连市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乡镇工业和农业污染较重。目前,大连市乡镇企业总户数达7万多户,年排放工业废水567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 851.68 t,二氧化硫排放量12 683.22 t;污水处理设施落后,部分企业没有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350万t,综合利用率低。二是化肥、农药和农膜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大连市化肥年使用量约15万t(折纯量),平均使用量为446 kg/hm2,是发达国家化肥用量225 kg/hm2的2倍,超过了化肥安全使用上限。农药年使用量1.2万t,平均使用量为33.55 kg/hm2。农药施用利用率很低,喷施中只有20%~30%附着在作物表面上被有效利用,其余70%~80%散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影响人类和动植物健康,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农用塑料薄膜年使用量为1万t,每年产生废旧农用塑料薄膜近万吨,其中只有少量废旧塑料薄膜被回收利用,农膜“白色污染”日趋严重。三是禽畜粪便和秸秆污染仍未得到彻底根治。大连市农村马、牛、羊、驴、骡、猪等养殖总量约为720万只,鸡、鸭等饲养量1.46亿只,年排放粪尿总量约1 043万t;秸杆废物年产生量约200万t,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约为60%,剩余40%小部分作为农村居民家庭燃料使用。四是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大连市农村生活垃圾只有少数乡镇、村屯采取简单填埋处理,生活污水大都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直接就近随意排放,污染较严重,已严重威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饮水安全。“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措施

2.1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

2.1.1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从全域城市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措施为: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产业;中部以畜牧养殖、粮、菜产业为主;北部山区以食用菌栽培、经济林果产业为主;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重点建设果、蔬菜产业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二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优势的海洋资源、畜禽资源、林草资源、耕地资源。淘汰高水耗、高污染、低产量、低效益的农产品,重点发展水资源消耗量少、无污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海水养殖、畜禽养殖、绿色林果等特色农业,以农户家庭、村屯沼气池和生物质能源工程建设为纽带,带动乡镇和庭院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一批无公害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和观光农业园区等,实现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市场化高效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延长各产业集群之间的产业链条,使废物资源可以作为其他配套产业的生产原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大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依法淘汰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产业,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

依法淘汰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产业,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一是乡镇企业节水。(1)结合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依法淘汰高耗水、高能耗、高污染(“三高”)的企业;(2)暂不能实施关停、转产或搬迁改造的老企业要结合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加强企业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冷却水,工业间接冷却水的循环使用率达到85%;(4)新建企业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新建项目资源消耗少、无污染、低排放、废物可循环利用和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产业。(1)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1 090项,新建小型水利工程1 612座(处),修塘坝42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 667 hm2,新增节水能力2 100万t;(2)继续搞好大型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继续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与设施;(3)大力推广水稻节水育苗与节水耕作,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万hm2。到2015年,大连市节水灌区面积达到2.45万hm2,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率达到66%,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达到55%,节水率达到20%,初步达到节水型农业发展要求。三是推广生活节水器具和海水淡化技术。在农村缺水地区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引导居民建造户用渗水池,在住宅屋檐下安装半圆形的檐沟和雨水接收管,或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冲厕、浇地等。长海县等海岛地区继续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开展海水冲厕试点工程,“十二五”期末在海岛全面推广应用海水冲厕。

除上述节水措施外,大连市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实行定额用水、完善节水奖励和浪费惩罚制度,制定合理水价。

2.2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强化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2.2.1 依法保护农用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依照国家、省市法律规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进行专家论证,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应加强用地评价和多方案比较论证,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确需占用的,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并报国务院批准。严禁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2.2.2 强化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

强化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提高农用地的产出率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的调控。二是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加强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三是推进农村闲置土地的集约利用。通过采取限期开工、收取闲置费、依法收回等措施,加强城镇闲散用地和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全面整治,引导存量建设用地合理置换,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规模较小、居住分散的村屯集中到农民新村,推进中心城镇建设,腾出农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3 加快农村污染与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进程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和无公害产品,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拒绝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有毒农药,消除化肥农药污染,推广有机肥、农家肥,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法代替有毒农药杀灭病虫害,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一是推广有机肥,推广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法,消除化肥农药污染。(1)施行测土配方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到2015年,大连市化肥施用水平达到250 kg/hm2。同时,为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大力推广应用沼渣、沼液、(禽畜粪便等)有机肥和生物肥料(蚯蚓肥、微生物肥等),以及无毒无污染的缓释肥等。(2)采用多种无污染病虫害防治技术代替有毒农药。为确保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彻底消除剧毒农药污染,“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采用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农艺防治技术和生态综合防治技术等代替有毒农药杀灭病虫害,杜绝使用剧毒农药。二是开展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再循环利用,消除“白色污染”。开展节约型地膜使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合理定量使用农膜,减少浪费,加强地膜回收管理,提高废弃农膜回收再生循环利用率。三是继续强化禽畜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农村禽畜粪便和秸秆等有机废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户用和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将沼气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沼渣和沼液用作高效有机肥,发展生态农业。四是继续实施大中型生物质能源工程建设。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源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秸秆焚烧灰渣还田用作有机肥,发展生态农业。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把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标准化、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建设工程与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建设、统一验收。在千头猪、百头牛以上养殖场和现代农业园区中配套建设80座大型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彻底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创建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为确保沼气工程质量,加强设施管理,大连市始终坚持农村沼气能源工程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每年按计划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农村能源物业化管理,每年建设24个管理示范村,到2015年建设沼气物业化管理示范村120个。

2.4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继续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优先发展沼气能和秸秆生物质能源,继续推广和普及太阳能,同时将加快核电站和风能电站建设,加大力度研究开发利用海洋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一是大力推进沼气能和生物质能源建设。农村户用、村屯集体用沼气池和生物质能源工程等,到2015年新建户用沼气池3万户,生态村建设村用大中型沼气池70个,建设秸秆生物质气化站15个,约有1.03万农户集体用上清洁能源。二是推广普及或开发利用其他新能源和新能源建设。

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大连市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无公害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大连市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简单介绍在大连市农村重点推广的几种农业废物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1 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在全面总结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四位一体”和“一池三改”两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以土地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连接在一起,组成“四位一体”综合体系,解决了北方寒冷地区沼气无法正常发酵和产气的问题。平均每栋“四位一体”可产沼气300 m3,相当于节约柴草1 500 kg,可以解决一户农民300天的炊事用能;提供沼肥12 m3;年出栏生猪3~10头;平均冬季生产蔬菜1 500 kg。由于“四位一体”模式投资少、施工安装简便,生产的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经济效益好,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50项技术之一,并出台了全国农业行业标准。“十二五”期间,大连市为进一步推广“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在原来个别户用的基础上,在全市农村连片建设“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小区。2011年起,每年发展“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小区20个,每个小区容纳50户居民;到2015年“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小区将达到100个,受益农户将达到5 000户。(2)“一池三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户用沼气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大连市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实施畜禽舍(建暖舍)、卫生厕所和洁净厨房的改造工程。从2011年开始,大连市每年将在全市重点养殖地区建设“一池三改”生态村50个,受益农户5 000户。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一池三改”生态村250个,受益农户达2.5万户。“十二五”期间,大连市要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力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建成15个大中型生物质能源项目,使1.03万农户用上生物质能源。

3.2 村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大连市村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在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放大的模式。即利用禽畜粪便发展大中型沼气池,利用沼气供村屯集体用清洁能源,沼渣、沼液作高效有机肥,发展村屯集体生态农业,模式为:养殖业—禽畜粪便—沼气池—沼气(能源)—沼渣、沼液(有机肥)—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建设大中型生物质能源工程,秸秆清洁能源用于生产生活,秸秆焚烧灰烬回田作肥料,模式为:种植业—秸秆—生物质能源工程—清洁能源—焚烧灰烬还田—发展生态种养殖业。

4 重大项目简介与经济效益分析

4.1 重大项目简介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将总投资138.7亿元,实施3 000多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近百个: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工程投资23亿元,水土流失治理与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约28亿元,环境综合整治投资26亿元,乡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投资32.2亿元,卫生厕所和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投资2.9亿元,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投资1.6亿元,秸秆和蓄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工程,投资9.7亿元,节约能源和发展替代型能源工程投资6.5亿元,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基地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生态农业园创建工程投资8.8亿元。

4.2 经济效益分析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实施的上述一系列重大项目,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和居住质量、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积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显著。(1)直接经济效益显著。沼气项目,年均为农户减少燃料和电费1 500元,节省化肥农药支出400元,利用沼肥沼渣提高产量和农产品质量价值增收500元,共实现纯收入2 400元,大连市沼气工程年均可为农民增加收入约7.2亿元。据估算,农村建设发电量为1.566亿kW·h的秸秆电站,年消耗秸秆15万t,可替代标煤7万t,供电量1.325亿kW·h,农民增收6 000万元,全市建成15个秸秆生物质能源年为农民增收约9亿元。(2)间接效益持续稳定。围绕农村新能源工程燃料的收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可直接为当地农村创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岗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带动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等产生的间接效益持续稳定增长。二是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体现在增强和提高了农民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意识,达到农民增收、社会福利增加和社会稳定的效果;环境效益主要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利于人体健康,消除污染,保障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大连市生态农业节水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