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宏 华东师大二附中图书馆
打造中小学图书馆 作为学生活动的第三空间
蔡志宏 华东师大二附中图书馆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补充,为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国初期,国家加强了图书馆的建设, 细分为公共图书馆,校图书馆和科学技术图书馆等。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很多中小学都未配备图书馆。到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条件好的学校才陆陆续续建有图书馆。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中小学图书馆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即便如此,20世纪初,笔者所就读的小学、初中都没有图书馆,高中是所省级重点中学,虽有图书馆,但藏书少、条件简陋,并未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应有的补充作用。这个时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是闭架借阅,要借一本书, 就得翻卡片, 查目录, 填单子, 整个借阅过程麻烦又耗时。
经过二三十年的长足发展,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教科院吕星宇研究员的统计数据[1],目前,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馆舍使用面积总计达41.6万平方米,校均316.0平方米,一些学校还建立了独立的图书馆专用楼。本市中小学图书馆师生纸质书刊阅览座位总数达到13.9万座,校均97. 4座,百生拥有座位达10.6座。本市中小学图书馆设置的电子阅览室电脑总计25758台,校均20台。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文献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占学校总数的70%。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化程度达到97%。不少图书馆还配有复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设备。近年来,本市中小学图书馆经费也逐年增长。2009年市、区县和学校用于学校图书文献购置的经费总额近9075万元,校均5.372万元,师生人均54.16元。图书馆管理方式也从闭架改为开架,各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近几年,中小学图书馆在硬件、资源、活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电子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共享水平低、服务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服务等问题。学生一般有特定需求时,才会去图书馆。但面对学生日益广泛、个性化的需求,中小学图书馆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满意度。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国图书馆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中小学图书馆也将不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而中小学图书馆如何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首先需要明确图书馆功能角色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果能将中小学图书馆打造成为学生继教室、宿舍(家)之后的第三空间,那么图书馆将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室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聆听教师讲课的第一空间,这里紧张又忙碌;宿舍(家)是学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彻底放松、休息的地方,是第二空间。而来到图书馆,读者可以或阅读、或休憩、或讨论,甚至可以聆听讲座、观看影片,享受来自视觉、听觉的全方位感受。这将成为学生心中向往的第三空间。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是一个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的统一体,体现了中小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以及现在所提倡的数字图书馆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功能更加丰富、实体空间将随读者需求而适时变化;资源类型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对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馆员素质将大幅提升。
2.1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催生图书馆空间的重塑和功能的提升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中小学图书馆更多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服务。由于办馆经费得到保障,图书馆的硬件、软件设施将不断发展升级。不少中小学图书馆有自己独立的大楼,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图书馆建有自己的主页,通过数字化终端设备,读者可以及时了解到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如:新书推荐、名师讲座、影片放映、活动开展等众多信息。也为读者提供检索、浏览、参考咨询、个性化推荐等服务。图书馆信息系统对Web2.0、3G等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苹果公司的ipad以及其他手持阅读设备将改变读者的需求和期望。手机图书馆已开始出现并不断得以完善。其他如:云计算、内容可视化技术、知识发现与挖掘技术、24小时图书馆等技术,都将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2]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得以不断扩张。读者也更倾向于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阅读、交流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将减少对图书馆物理空间的使用。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宽敞的阅览室摆放着沙发、茶几,还有自动售卖机,整个环境宁静温馨、整洁舒适,图书馆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读者选择来到图书馆。
作为第三空间,图书馆除了具有书刊借阅、信息咨询、电子阅览室等传统功能外,还具有更广泛的功能。图书馆空间布局将随其功能的提升而改变。图书馆将增加辅导室,供师生谈话。专业图书馆员或老师也可在此辅导学生学习或做课题研究。设置小型会议室,可移动的白板,便携室投影仪,甚至是可供书写的桌子,学生们可在此完成一些团队工作。建设多媒体中心,读者可在此享受来自视觉、听觉的完美体验。具有创意的图书馆空间还将为师生提供相互讨论虚拟合作空间。小型报告厅,一些名师讲座、相关培训等可在此进行,还可供师生开展一些活动。这些并非是对图书馆的凭空想象,在得克萨斯州赫洛茨镇的桑德拉戴康纳高中校园的图书馆,你会看到60英尺高的天花板、电视机、电脑和打印机、液晶投影仪、咖啡馆、带枕头的公园长椅、玻璃面桌子和弹吉他的学生[3]。不久的未来,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也能见到如此场景。这也是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因为,它不仅满足了读者阅读和知识上的需求,也满足了读者休憩、合作、讨论、交流等众多方面的需求。
2.2 图书馆资源类型、服务方式多样化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类型更多样。读者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以及有限的馆藏空间,都催生资源类型的多样。电子资源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资源。包括电子书、网络数据库、音视频资料等类型。图书馆将越来越多地收藏和建设本校特色资源,并对其进行数字化,使更多的用户能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源。图书馆将构建特色数据库,例如,由学校历年试卷、全国中高考试卷、竞赛试卷等构成的试卷库,还有各学科的题库;将学校名师课堂进行录像以建视频库;此外,还包括由师生的学术成果、学校档案构成的资源库。互联网上存在着丰富的、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馆员通过搜集、整理、保存构建相关的数字知识库。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需要考虑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4]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将向提供多元化、电子化的信息以及领域广、层次深的信息服务发展。服务方式更加多样而兼具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将成为中小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针对师生的科研工作,图书馆还可以开展课题检索、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用户教育等服务工作。面对来源广泛、纷繁复杂的信息,图书馆员将摆脱以往被动接受读者咨询的模式,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信息导航服务。可根据各自身情况开展信息推荐等富有个性化的服务。通过了解教师任教学科、信息需求,为他们准备好与授课、教研相关的文字资料、图书信息等。图书馆员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特殊内容和特殊方式,在研究读者的个性习惯、心理倾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动态地掌握和了解读者阅读兴趣,从而准确地向读者推荐书刊资料,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5]
2.3 馆员素质大幅提升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资源类型、服务方式多样,有时还需要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这就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图书馆员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如现代通信技术、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图书馆员还应该培养自身对信息的敏感性,要善于捕捉到对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用的信息,为师生所用。图书馆员更应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方式,主动向读者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图书馆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还应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图书馆的使用方式,而且影响了馆藏的性质,学校在招聘图书馆员时,也要求其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势必使馆员的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升。[6]
2.4 寻求各类型图书馆的支持与合作
当今是一个各组织机构广泛相互合作的时代,合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人力物力以及物理空间毕竟有限,所能采购的资源数量、类型都将受到限制。但师生的信息需求是日益增长的,需求范围更广泛。中小学图书馆仅凭自身的力量,有时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需要寻求各类图书馆的支持与合作。纵向上,可以争取公共馆和高校馆的支持。例如,一些高校附属中学可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可考虑共享该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对于师生提出的信息需求,中小学图书馆员清楚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通过使用其他馆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以满足本校师生需求。横向上,可与其他中小学图书馆结成联盟,在资源采购、数据加工上享有议价优势。还可以进行资源互补,有的学校以学科竞赛见长,有的学校以外语教学为特色,图书馆馆藏特色互补,更容易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中小学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能够巨大的发挥潜能,将图书馆打造成读者的第三空间,因为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还是学生们心灵的栖息地。结束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图书馆将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地方。在图书馆,我们可以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喜悦;可以带着问题,寻求来自专业图书馆员和老师的帮助;可以与同学自由探讨、交流;可以驰骋于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1]吕星宇,占盛丽.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2]张峥嵘.创新2.0:升级我们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02).
[3]陈全平.审视未来:图书馆视域中的信息技术和21世纪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10 ,(02).
[4]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2010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EJ/ OL].[2011-7-11]. http://crln.acrl.org/ content/71/6/286.full.pdf.
[5]张灵慧.网络时代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J].实践探索.2010,(02).
[6]李名洋,鄢小燕.面向科研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 (0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71
蔡志宏 2009年毕业与华东师范大学情报系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