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凯
(广东医学院团委,广东 东莞 523808)
通过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笔者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医学生的伦理素养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是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
笔者认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医学生看待职业的观念、态度以及将在职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伦理素养、职业精神及职业道德操守等。职业道德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与业务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仪态行为素质一并被认为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四大组成部分。笔者曾在医学生中开展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医学生存在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医德水平不高等三个方面。当问到“你是基于何种原因选择学医的”时,大部分医学生选“当医生能救死扶伤,是一份高尚的职业”,而选“当医生收入高”、“当医生社会地位高”等三个原因的受访者也有一定比重,显示当前部分医学生选择学医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出于对职业的兴趣和追求或职业信仰,而是认为当医生容易获得实惠。与此同时,“学医混口饭吃”的消极思想在医学生中有一定流行。如当问及“你学医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有部分受访医学生选择回答“找份不错的工作养家糊口”。对于怎么样看待“课桌文化现象(在课桌上乱写乱画)”,有一些医学生表示认可、赞同。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社会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医德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存在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医学在一定时期内被简单地理解为生物医学,被完全归到自然科学中去,其社会学属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人认为,治病救人被等同于修理机器,医学的人学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被遗忘。这种对医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医务工作者把“治病”和“救人”割裂开来,只知“治病”不知“救人”,把“病”而不是“病人”作为医疗工作的对象,缺乏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这样的医学观丢失的正是医术之为“仁术”的根本,正如胡塞尔所言的“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1]医学生越来越被培养成为“修理人体机器”的“技工”。医学应该是“充满人性的科学,医学的人性、德性是医学内在固有的本性”。[2]因此,医术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种“仁术”,正所谓“医乃仁术”。目前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生“医病”技能培养的同时,未能足够重视对其人文素质的教育。医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往往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医疗卫生改革的一度市场化,对培植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我国医疗整体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的市场行为引发的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病人越多,医院的收益就越好。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病人越少越符合医之为善的目的。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的市场行为容易引发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医疗结构在过度的盈利需求压力下,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最终引发的后果是医务人员为了获利而不顾职业道德规则,做出违反医德甚至违法违规的事情。这些现象很容易导致医学生对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职业道德的实践价值产生怀疑。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医学院校逐渐开始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三十多年来我国医学院校的伦理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其现状仍然不理想。内容上,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集中在医德要求上,较为抽象,课程内容不能很好地对当前医学实践中出现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回应;在方法上,对医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伦理道德问题分析不够,理论脱离实际。再加上课时量不足,使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三学年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或在思想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18~30学时,不及美国、法国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3]
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动摇了传统伦理的基础和内涵,使人们的伦理观念发生了动摇。医学生作为这些技术的直接感受者甚至是运用者,所受到的冲击比其他群体要大。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辅助生殖技术(ART)、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基因组研究与基因治疗等技术。这些技术从应用到临床实践,实现了许多过去不可设想的医学奇迹。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都是医学上了不起的进步。但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手段的应用却并非具有必然的向善性。辅助生殖技术和克隆人等技术在使不育不孕夫妇生儿育女的同时,也会从根本上改变婚姻、家庭的模式,进而冲击传统的婚姻恋爱观;器官移植拯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但是也破坏了人的整体性;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遗传性疾病发生的几率,但是也容易导致基因歧视。医学技术本身解决不了它的进步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医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伦理道德对它的方向进行规范,确保其发展不至于偏离为人类造福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医学技术的运用也需要伦理来规范,以确保技术的运用不至于危害人类社会。这两方面都取决于医务人员是否有良好的伦理素养,而医学生的伦理素养水平又影响了医务人员的伦理素养水平,并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要改革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特别要把医学职业精神、理想信念作为重点内容常抓不懈;改革教育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课时,真正把医学伦理学课程列为医学生培养的核心课程,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能让思想品德教育替代医学伦理学教育。
要改变目前医学伦理学“讲道理”的授课方式,应重视正反典型案例分析,不仅要面对理论知识世界,而且要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世界。[4]特别要把医学伦理学教育溶于医学生实习教育的过程中,把它作为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部分进行考核。在创新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日本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一般由临床教研室的教师主讲,并注重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的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另外,尤其要重视把医学伦理学教育与医学生见习实习、参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作为医学生实习见习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医学生毕业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引导医学生加强自律,使他们未出校门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素养。[5]
要从国家、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三个层面多管齐下加强医学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该出台规范医学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学技术的应用符合基本的伦理准则并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就医疗机构层面而言,应该制定医务人员应用医学技术伦理规范规定,防止医务人员应用医学技术从事有悖伦理的活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要培养和加强自身的职业伦理操守,坚持不用自身掌握的医学技术知识从事不符合伦理规则的事情。应强化医学生伦理规范意识,并使之成为其未来从业的一种职业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医学技术应用规范纳入专门针对医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给予高度重视。让每一个医学生都非常明白,在自己的从业实践中,自己掌握的医学技术应该怎样用和不能怎样用。
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医院的市场行为,把市场化环境对医院运营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我国医院的市场行为在很多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现象和观念。比如经常有人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也要盈利谋生存”作为“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又比如一些人认为医生收取回扣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这些现象和观念的确是随着医院市场化改革后出现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现象和观念是改革造成的。对医学生来说,这些不良的现象和观念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得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失去了实践价值。加强对医院的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对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根本性的意义。事实上,医院改革本身就应该遵守医学伦理道德规则,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伦理道德属性来保证的。卫生事业不应是医务人员、医院、国家赚钱的重要方面,而应体现国家主管和主责以及救助、良善与公平等伦理特征。[6]医院改革一方面要利用适度的市场运作来促成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医院在市场化的运营环境里偏离向善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为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职场氛围。
[1]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
[2]伍天章.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3]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1(7):284-285.
[4]郭德君.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伦理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04 -105.
[5]张平,威春盈,刘新社.中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设想[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7 -29.
[6]刘天礽,康乐荣,李君梅,等.传统医学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伦理道德的异同及思考[J].当代医学,2008,(9):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