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玲 杜成林 赵华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全科医学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全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新领域,如何适应卫生制度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来培养全科医生,在近期内很难满足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的迫切需要。因此,通过对从事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的执业(或助理)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是解决我国目前社区及乡镇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确定,我院成为首批“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将承担为巴州八县一市培训全科医生的任务。每位指导老师将负责联系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训对象。自2004年6月至2010年底,共开展了8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培训学员597人次;转岗培训18人次。此外,我们还针对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和社区在职医务人员的需求举办了各种短期专题培训班,如院前急救培训、新技术项目推广培训、慢病管理培训等。通过培训,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统一领导班子思想。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作为全面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复强调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统一班子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把培训工作同医疗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讨论研究、制定出专项培训实施办法,分步实施,确保工作落实。组织院领导及相关科室反复学习《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通过转岗培训项目的实施,切实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培养一批符合城乡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生队伍。
在培训中发现,培训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培训前对全科医学、社区医疗的理念尚处在模糊甚至不知晓的阶段,对国家卫生服务的政策及卫生改革的趋势了解不够,对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疗的前景了解不够清晰,信心不足,为应付学习或获得岗位培训证书而学习,更有个别学员是在被迫情况下由单位选派,致使学员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出现严重偏差。学习兴趣不浓,严重地影响全科转岗培训质量。因此,改变学员传统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员自觉参加培训的意识是顺利开展培训的前提[1]。
建立机构,区分责任。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和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口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先后制定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项目培训规定》、《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指导老师实施细则》、《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学员管理规定》、《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规定》以及《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授课计划》等,及时安排部署工作,总结阶段工作的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深入有序的进行。
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师资培训是重中之重。综合医院的带教师资是专科医生,因此必须把师资培训作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和重要任务。使师资树立全科医学理念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因此,应该创造机会,让带教的专科医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熟悉全科医师的诊疗模式很有必要。同时,社区基地师资水平普遍薄弱,为了保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社区师资建设迫在眉睫[2]。
目前,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师是由专科医师未经全科医学培训,直接转岗过来。利用这样的师资开展培训显然很难胜任岗位的要求,也是造成全科医学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为避免走入这样的误区,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经过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同时具备有相应的全科基本理论知识和社区医疗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属于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其教育对象大多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熟悉、掌握培训的对象、目的、大纲要求以及学员的基础知识结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全科医师培训与专科医生的教育方式不同。从专业上讲,对全科医师的要求比较“广博”,不是“专精”,但必须能观察、识别、分析和处理基本的健康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不能仅在传统理论、技能上对每门学科的纵向、深度教育,而应该结合社区的特点、社区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从社区医疗的角度出发传播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导学员从横向、广度去思考问题。此外,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是检验教师授课成效的“金标准”。因此有必要设置教师授课质量调查表,对学员普遍反映授课效果极差的教师实行淘汰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授课教师起到监督作用。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进一步确保了培训质量。
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的要求,在12个月的培训期间内,临床实践培训共10个月,分为临床基础培训和临床科室培训两部分。临床基础培训部分由各临床培训基地采用“医学教育培训机顶盒”集中培训的方式,统一组织安排进行集中培训。临床科室轮转部分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由各临床培训基地根据学员原有专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大纲要求科室中至少4个科室进行轮转。其中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共3个月(选修)。各阶段的培训工作实行“三统一”,即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管理。整个培训工作使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在培训过程中,按照统一要求对学员进行阶段性考试和考核。临床技能培训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员获得全科医生所具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加强学员临床技能培养。应该让学员根据自身各层次不同的需求,选择临床轮转的科室和时间,以达到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效果。在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中,要转变临床实践带教老师的观念,避免采用传统的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带教模式。在带教过程中要引导学员始终树立全科医学观念,要贯彻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服务模式,要以整体性临床思维模式来分析临床常见病的病因、诊断、处理等。切实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3]。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而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基层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知识更新速度滞后,很多知识技能跟不上现代医学的步伐。在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阶段,对学员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提高专科医生对全科医生重视程度的同时,应引导学员主动加强与医院专科医生的交流与联系,使自身的知识技能保持与现代医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步发展,为医院与社区的双向转诊搭建起有效桥梁,为病人从社区-医院-社区的连续性服务提供有力保障[4]。
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成年人,大多数都有着多年的社会工作经历。对于这些学员的管理,自然不同于对在校生的管理,主要得依靠他们的自觉性。但为了保证培训管理的规范性,还是应该制定学员培训手册和实习须知,对学员平时的勤、德、能等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核,对学员自身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鞭策作用。指导老师应时常深入到学员中去,加强与学员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收集学员培训的反馈信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培训工作,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于培训的管理应该更具人性化,适当组织学员开展课外活动,劳逸结合,减轻学员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娱乐的过程中加强了学员间的交流,增进学员间的相互了解,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总之,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各个环节还有待不断完善。通过转岗培训项目的实施,提高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培养一批符合城乡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生队伍,实现“3年内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1]郭爱民,解江林,迟宓宓,等.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调查与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4.
[2]李迎春,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6,4(2):193.
[3]梁 渊 ,胡 成 华 ,卢 祖 洵 .从 教 师的视角分析全科医学理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8,19(10A):1743-1744.
[4]张春,杨靖.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