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玲 杨 蛟 谯玉红 杨 光 熊健伟
(1.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乡畜牧兽医站,沿河 565319;2.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沿河 565319;3.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沿河 565319;4.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沿河 565319)
沿河自治县是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县,也是贵州白山羊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境内牧业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发展肉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把开发利用贵州白山羊,发展优质肉羊生产作为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和着力点来抓,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规模养羊尤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有力地促进了肉羊生产的发展。据调查,到2010年全县有规模养羊户1 936户,年末存栏山羊11.49万只,占全县年末存栏总数的37.3%,户均存栏山羊达59.3只,规模养羊已在肉羊生产中彰显活力,逐渐成为山区肉羊生产发展中的擎天柱。然而,规模养羊在山区肉羊生产中尚属新生产物,大部分都是新建发展起来的,虽然具有一定养殖规模,但无论在技术、资金、饲养环境、饲草饲料贮备等方面都还不符合现代肉羊生产发展的需求,真正高产高效的规模养羊户却为数不多,肉羊生产整体效益还较差。2010年9~12月,笔者通过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乡镇中的53户规模养羊户肉羊生产进行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山区养羊户借鉴参考。
1.1.1 种羊群体质量较差,繁殖能力不强 据调查,多数规模养羊户不重视种羊的选种育种,用于配种繁殖的种羊几乎都来于羊群自繁自留,没有经过严格的选育,个体普遍偏小,体质瘦弱,老龄化严重,繁殖性能低下。公羊性欲较差,配种能力不强,母羊繁殖周期延长,繁殖率低,有20%以上的能繁母羊年均繁殖1~1.2胎,远低于本品种(贵州白山羊)1.6胎以上的繁殖水平,严重影响了羊群的发展速度。
1.1.2 配种方式传统,品种退化严重 目前,绝大多数规模养羊户缺乏选配计划,没有建立种羊系谱档案和配种记录,公母羊配种主要是在同群放牧条件下进行自由交配,羊群近交、乱配和未成年公母羊早配现象严重,导致品种退化,生产性能降低,种羊利用年限缩短,羊群品质差,生长速度缓慢。同时还因同群放放,公羊骚扰造成怀孕母羊流产和预产期不明产羔护理不及时羔羊死亡多的现象,其死亡数占羔羊断奶前死亡总数的15.3%以上。
1.1.3 羊群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大部分规模养羊户不重视种羊的更新换代和羊群周转,致使羊群结构很不合理,突出表现:(1)种公羊数量少,优秀种公羊尤为缺乏。在调查的53户规模养羊户中用于配种繁殖的公羊有46只,仅占羊群总数的1.1%,按饲养的繁殖母羊计,每只公羊在自然交配的条件下每年要负担37.3只母羊的配种任务,负担过重。普遍认为公羊不易管理,饲养不划算就不养,配种繁殖主要由自繁羊群中的未成年公羊(4~6月龄)乱交乱配;(2)能繁母羊比例小,老龄化严重。53户规模养羊户中共有能繁母羊1 716只,占羊群总数的42.3%,其中适龄母羊(1.5~4岁)仅占能繁母羊的58.2%。可见,羊群结构严重失调,种羊青黄不接,肉羊生产缺乏发展后劲。
1.2.1 羊舍建设简陋,饲养环境恶劣 据调查,规模养羊户中大部分羊场(舍)修建在房前屋后或道路两旁。羊舍设计不规范,建造也很简陋,多数羊场(舍)没有围墙、运动场、消毒池和粪便污物处理设施,处于人畜串流或混居的环境状态中。场(舍)内粪便、污水长期滞留,柴禾、杂草杂物乱堆乱放,夏季闷热、潮湿,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大,蚊蝇、鼠类活动猖獗;冬季寒冷。造成羊群应激大,生产性能下降,发病死亡率高。同时,由于大部分羊场(舍)没有粪便污物处理设施,把污水直接向附近河沟、池塘或稻田中排放,造成水源污染;有的则放任自流,横溢街头路道,影响人员、车辆通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1.2.2 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下 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目前,大部分规模养羊户养羊仍然是高度依赖于放牧,靠自然资源获得收入,放牧后很少对羊群补饲精料,结果导致羊群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饲养周期长,商品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有的缺乏专人管护,饲养管理很随意。出现农忙时舍养,农闲时放牧的现象。饲喂无规律,导致羊群意外损失严重,死亡数占羊群死亡总数的5.9%;有的则没有建立饲草饲料基地,也没有收贮制作青贮、氨化和青干草等饲料的习惯,冬季饲料准备严重不足,羊群过冬除放牧采食外,仅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稻草、黄豆荚、花生藤、红苕藤和黄玉米秸等有限的粗饲料维持生命,导致羊群掉膘严重,抵抗力差,发病死亡率高。据调查,规模养羊户中越冬羊群因缺乏饲料而导致的死亡数占全年羊群死亡总数的39.4%。
1.2.3 防疫意识淡薄,羊群发病死亡率高 目前,大多数对羊群防疫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重治疗、轻防疫现象严重。主要表现:(1)防疫人员上门不主动配合,甚至公然拒绝防疫注射;(2)缺乏病羊隔离设施和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引进羊群和病羊不能实施有效隔离观察和治疗,而是直接混入羊群,发病羊只能在原舍内羊群中治疗。病死羊不做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扩大了疫病传染源;(3)消毒、驱虫意识淡薄,常年不消毒、不驱虫,造成羊群体质消瘦,生长发育受阻,抵抗力低,发病死亡率高。据调查,规模养羊户中山羊寄生虫病、传染性脓疱疮、传染性眼角膜结膜炎、羔羊痢疾等感染发病率较高,内科病的发生屡见不鲜,近年来,由于引种带入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等传染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规模养羊户羊群因病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54.7%以上,严重制约了肉羊生产的发展。
1.2.4 经营方式传统,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大部分养羊大户还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在肉羊生产经营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出栏”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出栏的肉羊中老、弱、残淘汰羊占25%以上,大龄山羊占70%以上,当年羔羊出栏量为数不多。总的来说,出栏羊饲养周期长,成本高,个体生产能力低,胴体品质差,产品档次品位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差。
2.1.1 提高种羊品质 种羊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为此,要充分利用贵州白山羊品种资源优势和种质优势,按照其种质标准,严格选种选配,对种羊逐只进行鉴定,不合格的公母羊要及时淘汰,育肥供商品出售,着力提高种羊群体质量,以适应现代肉羊生产发展需要。
2.1.2 防止羊群近亲繁殖 种羊必须建立完整的个体档案和配种繁殖记录,种公羊要每隔1~1.5年调换1次,不仅可有效防止近亲繁殖,还能对后代生产性能进行及时鉴定分析。
2.1.3 保持合理的羊群结构 规模养羊应以优化结构为先,做好种羊群的更新换代和羊群周转,尽量增加适龄(1.5~4岁)能繁母羊数量,使其在羊群中的比例占60%以上。同时,应有计划地淘汰老龄羊、低产羊、病残羊和不孕羊,补充青年种羊,适时出栏商品育肥羊,使其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和肉羊发展后劲,以达到优化羊群结构和提高羊肉产出率的双重目的。
2.2.1 改善羊舍环境 羊场(舍)要选择地势干燥、开阔,背风向阳,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源供应可靠,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放牧条件和饲草饲料生产基础,有利于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处理的地方建设。场(舍)址要位于居民区常年主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距离交通主干线、城镇集市、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等1 000 m以上。严禁在水源保护、自然风景保护区和污染源区修场建舍。修建羊场(舍)要做到“简而不陋”,通风干燥、向阳,场地排水排污良好,清洁卫生。切不可因资金、场地、物力的缺乏而随意择地建场(舍),更不能忽视运动场、消毒池及粪便处理设施的建设。这样可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发挥羊群生产潜力。
2.2.2 合理分群饲养 要按羊的性别、年龄、大小分群分圈饲养,防止乱交乱配,造成品种混杂或近亲繁殖,引起品种退化,既可根据羊群的用途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又可有效避免成年公羊和未成年公羊对育成母羊和怀孕母羊的骚扰,减少偷配和怀孕母羊流产现象。育肥羊群数量不宜过大,每群以20只为宜,每只羊占圈面积0.8~1 m2。
2.2.3 保证草料供应 要按饲养规模和发展需要,有计划地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如黑麦草、牛鞭草等),降低饲养成本,解决饲草饲料供应不足,做到枯草期不枯,四季常青,使传统的放牧养羊变为种草舍饲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推广秸秆氨化、饲料青贮技术,保证羊群安全越冬。
2.2.4 饲喂清洁草料 保证饲喂草料清洁、饮水卫生,严禁饲喂腐烂、霉变、冰冻、污染、有毒的草料,控制易发酵草料的饲喂量,如嫩豆科牧草等。
2.2.5 提倡合理补饲 根据山羊的消化生理特点和山羊不同生长期营养需要及生产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科学配制肉羊混合饲料,以供肉羊舍饲育肥和羊群补饲需要,达到提高增重、迅速育肥、缩短饲养周期,实现春羔当年出栏和秋羔越年出栏,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目的。
2.3.1 科学免疫 做好山羊疫病防拎是饲养成败的基本保证。为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配合搞好山羊疫病预防接种工作,特别要对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肠膜肺炎、口蹄疫等疫病进行定期免疫预防,严格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3.2 定期驱虫 调查表明,造成羊群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1)缺草,营养不良;(2)寄生虫病。所以,要根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山羊寄生虫病发生的规律,对羊群应实行夏秋季节每月1次及在冬春季节每季度1次的驱虫灭疥制度,在到有效控制寄生虫病发生、保证羊体健壮,抵御寒冬侵袭。
2.3.3 及时治疗 经常检查羊群,注意羊群精神状态,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3.4 净化环境 要定期对羊舍、环境、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及时隔离病羊和清理羊场(舍)内粪便及污染物,对病死羊和粪便及污染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疫病发生,确保肉羊生产健康发展。
适时出栏肉羊对规模生产的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为此,要利用羔羊早期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收益多的优点,抓住秋季草多质好的时机,对羔羊和淘汰种羊群进行短期强化育肥,开展肥羔生产,推广当年羔羊出栏,尽量少喂或不喂大龄山羊,既可加快羊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和出肉率,当年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减轻了冬季草场压力,避免了羊群越冬渡春因草料缺乏而掉膘、死亡造成损失。此外要认真分析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不能一味追求存栏量,准确判断最佳出栏时间,必须做到赚钱就卖,切忌贵买溅卖现象发生,尽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规模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