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2011-02-11 02:55:57黄静芳孙中文易丽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8期
关键词:免疫学创新性医学生

孙 静 肖 洋 黄静芳 孙中文 易丽娴 陶 鸿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江苏 苏州 215009)

如何在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孙 静 肖 洋 黄静芳 孙中文 易丽娴 陶 鸿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江苏 苏州 215009)

创新性思维是当今的社会热门话题,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事业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而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教师工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在作者对护理学专业多年免疫学教学过程总结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通过树立新型师生观、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免疫学;教学改革

创新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等。它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目前,创新性思维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的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1]。“知识易忘,能力永存”,教学的重点宜放在能力培养上。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今教学及科研中的重要目标。

免疫学是当代生命科学三大带头学科之一,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之一。在医学领域中免疫学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专业学科,并形成了许多分支和交叉学科。免疫学知识的积累对指导医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对疾病机制的理解、治疗措施的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免疫学知识,灵活使用免疫学理论去理解疾病病理机制及治疗措施,成为我们免疫学教师教学过程必须关注的棘手问题。因此改革传统的免疫学教学方式,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免疫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免疫教学的经历来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2-4]。

1 树立新型师生观 培养创新性思维

树立新型师生观,课堂上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关系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上要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自由的空间、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只要营造一种氛围,对学生充满信任,多鼓励,少批评,让每位学生敢想、敢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民主的班级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其创新意识才能被开发出来。

创新的前提是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具备怀疑、批判的眼光和精神。只有善于怀疑、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才能探索知识,这是创新思维的开始,也是发明创造的前奏。免疫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否定、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艰难曲折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清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破除权威的迷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敢于否定教材上的观点和约定俗成的说法,勇于跳出前人的知识体系,对原有的结论提出自已的观点和想法,不盲目承袭前人的结论;并且要能容忍学生否定自己,倡导学生反驳,允许学生答辩,培养学生大胆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这些所有一切的前体是有着提出创新性思维的环境,有着良好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试图打破教师在讲台上学生在讲台下、上课期间必须举手老师示意后才能提出问题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学时与学生做好沟通,上课期间有任何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同学都可随时打断,无需举手提问,教师当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新的想法、新的思维才不能被扼杀在盟芽状态中,当他们走进工作岗位独立后才能有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2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容量越来越大,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量的知识和理论需要学生在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获取和补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授者传授理论和知识,更应该作为一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指导者。医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其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医师,是人类生命健康的保障。而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接受的是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必须要注重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现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类的知识,学生通过消极被动的记忆,学到的不少的知识和理论,但是灵活运用和发现创造的能力非常差,并且限制和损害了学生智力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发育。启发式教学法与注入式教学法相反,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状态,学习上特别强调理解、运用、发挥、创造,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介绍免疫系统中的外周免疫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定义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扁桃体它是一种免疫器官吗?”这样一个问题引入到该定义的讲解中,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对该定义进行理解和记忆。只有通过灵活的提问,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们才愿积极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创新思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同学对某个科学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讨论中,学生互相激励,互相启发,思维积极活跃,更有利于表达其观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要善于因势利导,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出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从不同侧面寻找适合的答案。例如在介绍免疫的三大功能时,可先组织同学运用已知的例子从有利和有害两个层面去总结和探讨免疫的功能,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免疫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得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时代,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掌握理论知识同等重要,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坚持创新思维的训练,养成善思考、善提问的习惯,最后终能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

[1]武建华,黄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32-34.

[2]毛慕华,钟敬亮,刘宗生.培养医学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11):119-120.

[3]钟飞,刘斌.浅议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4):313-314.

[4]陈霞.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4):671-674.

R392

A

1671-8194(2011)28-0385-02

猜你喜欢
免疫学创新性医学生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30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5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