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语言暗示对提高护生考试成绩的作用

2011-02-11 02:55: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8期
关键词:期末考考试成绩护理学

洪 梅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积极的语言暗示对提高护生考试成绩的作用

洪 梅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目的研究积极的语言暗示对提高护生考试成绩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前1个月给予积极的语言暗示,对照组只做常规的考试动员,观察两组考试平均成绩有无差异。结果两组考试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实验组方法能够提高护生考试成绩。结论在考试前1个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积极的语言暗示;提高;考试成绩

语言暗示是指通过言语的形式,将暗示的信息传达给被暗示者,从而产生影响作用[1]。本研究通过对考试前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观察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第一学期一起上《护理学基础》理论课的2008级高职护理乙1、乙2班的护生,到第二学期分开上《护理学基础》操作课,上操作课的是同一个老师,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乙1班81.7,乙2班82.1,现将乙1班作为实验组,乙2班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课程、考试安排

乙1班、乙2班上课的进度、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次数、考核老师完全一样,不同是,任课老师会根据平时几次《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的情况,在期末考前一个月,对乙1班的学生进行分组给予积极的语言暗示,而乙2班的学生没有分组给与积极的语言暗示,只做平常的期末安排和动员。

1.2.2 实验组分组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的具体方法

①把平时负责同学操作训练的8个小组组长分为一组,这一组同学的特点是她们并非每次考试都是小组最好的,甚至偶尔也会有人考不及格(《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及格线是85分),但是她们学习积极性高、有上进心、责任心强,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这组学生给予的语言暗示是:你们平时学习很自觉、责任心特别强,同学对你们的评价非常高,老师对你们都很有信心,你们在这次期末考一定要继续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每个人都上90分以上。②把平时每次考试都及格(85分以上)的同学分为一组,这一组同学的特点是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讲究学习方法,动手能力较强。对于这组同学的语言暗示是:你们这几位同学是我们班学习成绩最好的,是操作能手,在期末考我要对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你们争取成绩都上95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做到!③把平时考试仅有一次不及格的同学分为一组,这一组同学的特点是学习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就是临场发挥比较不稳定,对一类同学的语言暗示是:你们几位同学平时学习都很认真,成绩也是很不错的,平时这么多场考试,你们只有一次没上85分,说明你们是非常有潜能的,这次期末考你们要好好准备,总结经验,争取都上90分,这个目标对你们来说并不困难。④把平时考试都不及格的分为一组,这组同学的特点是学习积极性差,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也不足。对这组同学的语言暗示是:虽然你们平时考试都没上过85分,但是老师对你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你们并不是上课听不懂,而是课后练习得不够,你们都很聪明,但是《护理学基础》操作是练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你们只要多动手,多练习,上85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⑤其余的同学为一组,这一组同学的特点是至少有两次不及格,但离及格线85分比较接近,她们平时不是特别的努力,但多多少少都有练习。对这组同学的语言暗示是:你们在平常考试中,有两次以上都及格了,说明你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了,也有取得成功的潜质,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超常发挥你们的潜能,我相信你们这次期末考都能超过85分。

2 结 果

①2008级高职护理乙1、乙2两个班级学生期末考试方式相同 内容相同,老师相同,考试结束,计算出乙1班及乙2班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t检验,得出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②对实验组护理乙1班的学生,对比其语言暗示前与暗示后的平均成绩,统计学处理,t检验,得出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③实验组护理乙1班的学生只有一位同学单项成绩未达85分(期末考每位学生均考两项操作,两项都达标才算通过期末考试),而对照组护理乙2班的有4位同学双项不及格。

3 结 论

对高职护生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前1个月做积极的语言暗示可以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她们的考试成绩。

4 讨 论

4.1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本实验表明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这正是著名的心理学现象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2]。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满怀期望的激励,对学生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学生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不妨经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这样学生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就变成了行。

4.2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立,教师为学生而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 主体,作为老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潜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每个人都具有学习、发现知识和经验的潜能和愿望。只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情境,这些潜能和愿望就能释放出来。

4.3 在进行积极语言暗示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语言暗示,给学生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其能力所能及的,本实验语言暗示的内容是根据个体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而制定的,所谓“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个体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一种是个体尚未完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在指导下,借助他人帮助所能达到解决智力任务的水平,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过渡阶段称“最近发展区”[3]。因此,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向学生提出高于其原有发展水平,而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1]马存跟.医学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陈敏.皮格马利翁效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R192.6

A

1671-8194(2011)28-0193-02

猜你喜欢
期末考考试成绩护理学
相机里
十二星座是如何应对期末考试的
期末考的区别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考试成绩
黄岩:村级履职“期末考” 避免承诺“放空炮”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36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