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2011-02-11 02:55:57张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8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张丽杰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粗隆间骨折等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时,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此时,手术室护士必须及时干预,针对患者心身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和措施,才能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如压疮、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关节脱位、栓塞性静脉炎等的出现机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入院后环境陌生,加之疼痛的刺激、对预后的担忧等造成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并安抚患者,向其介绍病区的有关情况和有关的规章制度,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和同室病友,使其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结合病情,对患者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以通俗的语言、恰当的时机将手术的必要性和意义、术前准备的目的、可能获得的治疗效果、如何配合手术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内容告知患者,让同室成功手术者介绍经验,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愉快接受手术治疗[1]。

1.2 饮食护理

加强饮食调节和营养供应,提高手术耐受能力。患者年老体弱,胃纳较差,饮食量小且不易消化。故术前应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宜少量多餐。

1.3 患肢牵引护理

牵引时,肢体的位置与肢体功能恢复关系很大[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牵引目的和注意事项,应保持有效牵引。患者卧于硬板床上,患肢呈外展中立位,保持上半身处于床纵中轴线上。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滑脱,告知患者及家属勿擅自改变体位,随意增减牵引重量,放松牵引绳[3]。克氏针不能随意左右转动,每天用酒精棉球涂擦1~2次,保持清洁,预防牵引针眼感染[4]。

1.4 术前准备

全面评估患者,配合医师完善各项检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格备皮,严格清洁皮肤。观察关节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出现皮肤破损、虫咬搔痕、化脓性感染病灶等问题,应治愈后方能施行手术。若患者有吸烟嗜好,应帮助其戒烟,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以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护士应指导患者反复练习如何使用器具在床上大便。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术后要正确搬运患者。方法为:一名护士托住患者患侧髋部和下肢,使患肢处于并保持外展中立位;另一护士托住患者对侧髋部和患肢,其余人员协助将其平放在病床上。

术后要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直至生命体征平稳为止。

术后应使切口引流管保持通畅并处于负压状态,避免扭曲、脱落的发生。要定时挤压引流管,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避免引流液反流。要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数量和性状变化,若数量多且色泽鲜红,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若引流量<50mL/d,应将引流管拔除。

2.2 保持正确体位

患者术后的正确体位是外展30°中立位。为保持该体位,可穿防旋鞋,将软枕放在两膝间;搬运时,应同时抬起患者的臀部和下肢,使之呈“一”字型,防止假体脱位。

2.3 功能锻炼指导

开始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训练的时间是术后1~2d。前者的方法为:固定患肢,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最大限度地屈伸踝关节,每个屈伸动作之间停顿的时间为5s,1组20~30个,每日3组。后者的方法是:使患侧直腿抬高,小范围做屈膝屈髋活动,离床不超过20cm,停顿5~10s。

术后1周,若患者无发热、且切口无渗血和炎性反应时,应指导其行髋关节功能训练。患者握住床上吊环,练习引体向上,上午、下午各5min[5]。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进行所有床上活动,一直练习至可下床活动为止[6]。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术后3周可扶拐和助行器下床活动。

2.4 并发症的防治

2.4.1 预防压疮

患者的床铺要保持平整、无渣屑、干燥,每天为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用50%乙醇按摩2次。注意保护骨突部位,用海绵、软枕分垫臀部、下肢,使患者保持舒适卧位。

2.4.2 预防便秘

患者应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水的摄入量,成人1200~1500mL/d。

2.4.3 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戒烟。采取措施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为使痰液及时排出,应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其适当翻身和叩背,必要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

2.4.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指导患者卧床期间多饮水,每天为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擦洗会阴2次,必要时行膀胱冲洗,以防感染。

2.4.5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术后好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高峰期在术后1~4d。患者术后猝死的主要原因是随时可能脱落的下肢血栓引起的肺栓塞[7]。预防措施: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讲解主动和被动康复锻炼在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中的重要性;②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坚持清淡饮食,多饮水,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对血液浓缩和黏稠状态有重要的改善作用;③指导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的患者按医嘱正确服用。

2.5 出院指导

①注意饮食,多食富含钙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②指导用拐,术后持续6周使用双拐,然后改用单拐。至第3个月,若无疼痛、跛行可弃拐,但除外外出或长距离行走。可做日常家务活。③避免盘腿、翘二郎腿,不坐矮凳,不要弯腰系鞋带,拾东西,不要单髋负重,6~8周内屈髋不超过90°。④避免重体力活动,如参加跑、跳等活动。⑤6个月后散步是较好的活动方式,应避免长途跋涉和在不光滑的路面上行走。⑥术后1、3、6个月各复查1次,如有异常,随时与医师联系。

3 体 会

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手术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起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较好的关节活动以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作用。但是,由于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出现,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显得十分重要。

要使手术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正确体位的保持、并发症的及早预防和及早康复指导等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1]王田福.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159.

[2]余秀琴,汤优良.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骨伤杂志,1998,11(2):64.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8.

[4]王安芳,王瑞国.老年股骨颈骨折70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封3.

[5]华蕾,宋艳霞,孙燕.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99-600.

[6]常芳,刘清,王艳玲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J].护理与康复,2008,7(1):60-61.

[7]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