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丽华
(长春市儿童医院呼吸三科,吉林 长春 130051)
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或冷凝集阳性肺炎,它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1]。临床症状主要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还会有发热、热型不定、时间长、病情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等特点,严重的也可导致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2]。支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的概率,冬季是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大约每隔3~7年出现一次地区性发病高峰,其持续时间长达一年。本文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长春市儿童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98例,其中男109例,女89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岁;体温高热(39℃以上)74例,中度热(38~39℃)67例,低热(37.5~38℃)50例,正常温度7例。
1.2.1 心理护理
儿童患了支原体肺炎后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尤其害怕打针、吃药,家长也格外容易紧张焦虑,这时护士就要多安慰患儿,以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和家属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程等,用精湛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对于婴幼儿建议家长要随时陪伴患儿身边,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抚摸、搂、抱等非语言交流,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玩具等消除患儿陌生和恐惧感。因为阿奇霉素治疗的前几天最难受,身体适应后,胃肠反应会明显减轻,要鼓励患儿及家长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疗程不足往往是造成此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鼓励患儿和家长坚持治疗。
1.2.2 一般护理
①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要尽可能的将不同程度病情的患儿分开护理。病房要每天早晚通风2次,地面要用1∶200施康消毒液拖地。所有病室都要安置空气净化器还要经常开启换气扇等,使病房内的空气达到合格的标准。室温应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在55%~65%。②指导患儿用0.9%生理盐水清洗口腔2次/d,这样可增强食欲,防止口腔炎。
1.2.3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减轻喘憋,改善缺氧情况。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腔的唾液及分泌物,还要每3~4h给予患儿更换一次体位。对咳嗽无力的患儿要给予轻拍背,边拍边鼓励其咳嗽,特别是口啰音较密集的痰鸣音的部位,稍微用力的轻拍会使痰液松动,但不要用力过猛,同时鼓励较大的儿童自行咳痰。重症患儿应吸氧2~3min然后再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要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并尽快用一次性吸痰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吸管插入时中断负压,到达指定位置后边吸边旋转边提抽,吸痰时应注意负压不可以过大,避免黏液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喷嘴与患儿要保持在10cm左右,不能过近或过远否则都会影响换气功能。由于发热导致体内分解增强腺体分泌减少使患儿口腔黏膜干燥,加上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很容易引起口腔炎和口腔溃疡,所以还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1~2次,并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舒适,维持正常的口腔功能。
1.2.4 发热时的护理
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温一般波动在37~41℃,多在39℃左右,初期症状为不规律发热[3],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和伴随的症状、体征等,每2~4h测体温1次并记录,有高热抽搐史的患儿在使用物理降温的同时要给予镇静、止惊。采用物理降温法有:头部冷敷、枕冰袋、酒精擦浴等,但是如果效果不佳,可配合口服退热药,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
1.2.5 用药护理
支原体肺炎感染一般多选用阿奇霉素来治疗,但阿奇霉素不管是口服还是静脉滴注都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而且静脉滴注也有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时胃肠道反应重者要做好消化道症状的护理,在输液前可让患儿先进食,切忌空腹输液,静脉滴注时考虑药物浓度不能过高,输液速度也要相应的减慢(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耐受性而定)。开始时静脉滴注速度要慢,以后也可视具体情况调快滴速,但是不能超过30滴/min,疗程时间最好也不要过长,以防肝脏损害,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现红肿马上用30%的硫酸镁湿敷,2d后红肿就会消失。还要经常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输液中的反应,及时观察局部有无渗出、皮疹,有无哭吵及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现后要及时报告医师做好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出现腹部不适时,可轻轻按揉或用热水袋敷患儿的腹部;胃肠道反应严重时要及时报告医师做出对症处理。
1.2.6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及家属出院后注意体育锻炼,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开窗通风,使患儿的肌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同时随着气温得变化要随时增减衣服,还要避免与持续干咳、支原体肺炎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不要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还要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D[4],这样可降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预防[5]。还要使患儿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时间。
经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制定周到的护理计划,执行有效护理措施,198例患儿中成功治愈197例,1例自动转院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致病微生物,属于细胞内病原菌。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6]。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肺炎,也是小儿长期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各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1/3左右[7],本病多见于年长儿,发病率约占小儿肺炎的20%[8]。随着支原体肺炎在小儿肺炎中比例的增加,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也逐年增多。所以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护理中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一旦确诊要尽早、足量、足疗程用敏感抗生素,对单一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不佳的患儿,可及早联合应用其他类抗生素、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措施就会增加治愈的概率而且预后效果良好。
[1]陈海玲.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2010,27(12):47.
[2]赵立芬.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5):84.
[3]胡菊英.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2006,23(9):65.
[4]王德红.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4,13(2):132.
[5]邢宏梅.3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2):92.
[6]李秀丽.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10):151.
[7]张秋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8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2009,13(33):19.
[8]刘晓梅.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