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1-02-11 08:46任新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4期

任新萍

(新乡卫生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浅谈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任新萍

(新乡卫生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学好语文能帮助中职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但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等原因,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智能的基础,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在教学中应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中职生;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学好语文能够促进中职生学生学好各科知识,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职业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形成综合职业技能和全面的职业素质,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中职生多为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语文基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足,课外读物较少,知识面狭窄,理解力和想象力十分有限[1]。

在语文教学中,应正视这些现状,承认学生差异,要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培养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1 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观念

有部分中职生错误的认为上中职学校,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何必还要下功夫学好语文?因此,教师应及时纠正这一错误认识,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还会对他们人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比如,中职生毕业就要就业,就业需要写自荐信、求职书,还要用口才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将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华。没有较好的语文素质,就不能正确理解合同条款,无法正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只有学生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会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有了原动力自然会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神,真诚和蔼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在教学理念上融入情感,赏识学生,实施情感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

首先,教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其鼓励,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这种出于真挚的爱和赏识,如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将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如:朗读、写作、阅读等[2]。教师的信任和赏识能带给学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产生自信。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还存在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不但能激发他们的信心,而且还能自然融合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

再次,充分运用表扬的手法。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必须充分运用表扬的手法,激发学生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3 在教学上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知者”?

3.1 善设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上课的开始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音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导入设计,可以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时代背景导入法、释题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等,一篇文章可以有几种导入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导入,因人、因文、因地而异,只要导入的精彩巧妙,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就是最好的导入[3]。

3.2 创造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知道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分别要求,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以现实生活为例,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愿望。同时又能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比如教材中《我的母亲》《卖白菜》《合欢树》文章里有着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在教学中,结合实例,披文入情、剖析精微,不仅传授了课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3.3 挖掘课文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美的享受,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选语文教材的多是一些名篇佳作,教师要凭借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语言美、精神美等,从而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组织学生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学生在感受着那美妙乐曲的同时,身心也沉浸在诗歌中,仿佛走到浔阳江头,在夜色中迎着瑟瑟的秋风,望着水中的寒月和岸边枫叶的衰草,品味着琵琶声中流露的伤感。

4 更新教学手段,调动学习兴趣

现在研究证明,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的兴奋点出现衰退,导致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变更教学方法。(比如:采用辩论、演讲、表演、讲座等方式)来满足他们“求新、求变”的心理诉求,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新的兴奋点,维持和发展已经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5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职语文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逼真、活泼,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信息丰富,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未见意趣,比不乐学”(宋.程颐语),没了兴趣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高低,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腔热情,还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艺术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有效探索,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层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总之,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

[1]刘艳萍.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00(2):55-56.

[2]万萍萍.中专语文教育教学问题探讨[J].成才之路,2008(28):10.

[3]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R-3

A

1671-8194(2011)24-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