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2011-02-11 08:46吕英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4期

吕英功

(山东兖州市人民医院B超室,山东 兖州 272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5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来兖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男61例,女34例,年龄20~85岁,病程1周~1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胀肿、疼痛。使用仪器 PHILIPS SONOS 4500型及GE VOLUSON V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3~11MHz,6~12MHz,动态聚集,周围血管。

1.2 方法

探头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受检者仰卧位时查股总静脉、静脉及下腔静脉、隐静脉、股静脉全程,下肢稍外展外旋。俯卧位时查ā静脉、胫后静脉、小腿腓肠肌静脉丛,小隐静脉,同时注意将小腿抬高约20°。扫查过程中,探头要轻轻滑动,不能加压,运用2DE模式主要观察血管内径、管壁结构、管壁弹性及血栓位置、大小、范围、静脉瓣显示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血管腔内有无血流显示、血流返流及充盈缺损、并以多勒频谱分析血流速度及返流时间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远端肢体加压后观察速血流对管腔的充盈情况,以鉴定急性血栓形成。对性病例,记录资料及图片存档。

2 结 果

本组95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26~65岁较多,单侧明显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78例为单侧,17例为双侧,绝大多数为深静脉血栓,仅有8例为深浅静脉均有血栓形成,病变位于左下肢者92条,位于右下肢者20条。下肢静脉完全栓塞35例,其中股静脉完全栓塞12例,髂静脉完全栓塞4例,股浅静脉完全栓塞10例,大隐静脉入口处完全栓塞8例,腘静脉完全栓塞5例,胫后静脉完全栓塞7例。下肢静脉不完全栓塞60例,共中股静脉不完全栓塞37例,髂静脉不全栓塞5例,腘静脉不全栓塞10例,胫后静脉及胫前静脉不全栓塞5例,10例伴发下肢深静脉瓣关闭功能不全。

3 讨 论

3.1 下肢深静脉为静脉血栓好发部位以及形成血栓的易患因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①血流缓慢,在瓣膜处易有涡流发生。②血管壁薄。③血液高凝状态,管壁产生溶解纤维蛋白因子功能低下[1,2]。因为解剖学关系,右髂总动脉在骶骨处跨越左髂总静脉时可能受压,影响血液回流,所以,左侧股静脉血栓患者多于右侧。总之是与血栓形成的病理变化与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状态变化、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在外伤、炎症、手术及一些现代介入性的诊断措施等往往包含上述因素。也有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如饮食不注意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黏度、缺少运动等。

3.2 下肢静脉血栓不同阶段的特点:①1~2周(急性期)血栓形成初期,血小板小梁、红细胞结构疏松,故超声显示静脉腔内为无回声或低回声,病变的静脉段明显增粗。②数周后(亚急性期):此期血栓机体不充分,血栓回声呈中等强度,血栓收缩和溶解使其缩小,静脉管腔也随之变小。③数月后(慢性期):管腔内为条索状强回声,静脉壁部分呈弥漫性增厚,回声增强,管腔不能压陷,静脉内径比正常小,血栓性静脉瓣功能不全,表现为静脉瓣增粗僵硬,静脉彩色血流充盈缺损。乏氏动作时返流增强。

3.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标准:①急性期表现为管腔明显增宽,与健侧同段静脉比差异显着,慢性期管壁弥漫性增厚,管径变窄。②慢性血栓常伴有侧肢循环形成以及浅静脉显着扩张的征象。③完全性栓塞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均无血流信号。④部分栓塞型彩色多普勒见条带状彩色血流从实质中或周边绕过,挤压小腿试验,近端血流完全阻塞型无变化,部分阻塞型流速增加。⑤做乏氏试验:下肢静脉内出现彩色血流色彩“逆转”,频谱呈反向血流,返流时间超过0.5s提示继发性下肢静脉瓣关闭功能不全。

3.4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意义:①鉴别下肢肿胀原因:引起静脉血流障碍原因除深静脉血栓、瓣膜功能不全外,血肿及淋巴结肿大等局部压迫,甚至过度尿潴留也可引起。②判断有无血栓了解其类型及程度。③随访观察,评价治疗效果。

4 结 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操作简单,无禁忌证,可重复检查,能够同时获得解剖学及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信,用于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更为方便,应用前景广阔,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80-591.

[2] 彭建宏,王琼,秦亚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浅静脉血栓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7):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