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杰,赵亚平
(河南南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 南阳 473132)
清燥救肺汤是清代医家喻嘉言订制,见于《医门法律》。本方以清肺燥与养气阴的药物组成,性味辛凉甘润微苦,属清宣润燥方剂[1],具有清润肺脏燥热、补肺气、降逆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燥热阴伤较甚患者。由于本方配伍精当,疗效确实,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等疾病。近年来,我们运用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31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在20岁~50岁,病程在1~2月不等,大多是经常饮酒熬夜耗津伤阴且“上感”经门诊抗生素治疗,虽外感症状缓解但咳嗽仍不减轻,夜晚干咳更甚,影响睡眠,甚至连续咳得胸痛尿溢。
全部患者一律停服抗生素,用清燥救肺汤:桑叶12g,生石膏 20g,甘草 6g,胡麻仁 10g,阿胶(烊化)12g,沙参(或党参)10g,麦冬 10g,杏仁 10g,枇杷叶(刷去毛)10g。口鼻干燥者加芦根、玄参、天花粉;舌有瘀斑者加丹参、陈皮。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口服,大多3剂显效,5至10剂痊愈,出差可带免煎剂。
患者刘某,男,35岁,2010年 10月 9日初诊。因连续加班、熬夜、喝酒,患感冒后咽痛、咳嗽、发热,在社区卫生所用抗生素治疗输液7d,热退、咳轻,基本痊愈。之后却干咳、口燥、咽痒,夜间尤甚,咳时无痰,胸中闷胀且渐加重,连续咳无法入睡已持续2周,服咳必清、甘草片等不效。诊见患者舌红少津无苔,脉数无力,属凉燥证,其病机为风温化热、犯肺伤津。治宜清燥润肺,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北沙参15g,麦冬 10g,桑叶 10g,生石膏 30g,杏仁 10g,枇杷叶(去毛)10g,甘草 6g,胡麻仁 10g,阿胶(烊化)12g,芦根 15g,贝母 12g,知母 10g。每日 1剂水煎服,连服3剂,干咳大减,它症相继减轻,但未全除。咽喉仍有干燥之感,脉数亦无力。效不更方,再用上方减生石膏、麦冬、胡麻仁加天花粉 12g、生扁豆12g,再服5剂而痊愈。
清燥救肺汤性味辛凉甘润微苦,具有清润肺脏燥热、利肺气、降逆止咳作用,用于治疗秋令气候干燥外感风温凉燥、化热伤肺、内伤肺燥虚热干咳、夜咳加重最为适宜。方中以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以治致病之因,共为主药;配阿胶、麦冬、胡麻仁润养肺阴,同为辅药;杏仁、枇杷叶清降肺气;沙参益气养津,均为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具有辛寒清宣燥热、凉润滋补津液、甘温补益元气、微苦降肺逆气的作用。本方还具有凉不伤中、润不腻膈、温不助火、降不伤气的特点。针对当代人紧张浮躁快节奏生活、熬夜伤阴、久咳伤气、耗津之干咳最为适宜。甘肃名医张之亮[2]也认为,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能药到病除,效如桴鼓。临床若辨证准确、用药加减得当则屡用屡验。
[1]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24-125.
[2]董建华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2208-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