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一直以来,对于癌症患者,护士是否应当面如实告知其病情存在争议。大众普遍认为,患者的内心世界不堪一击,知道病情后反而会让患者绝望,不利于身体恢复,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护士应预知到可能引发的后果。律师们普遍认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如实告知的义务,但在具体方式上值得商榷。护士应明确告知患者真实病情,但同时,护士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把握也十分关键,护士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妥当的告知方式。护士应有一种人文关怀的考虑。很多医院对待癌症患者时,通常会选择一种比较迂回的方式,如通过家属转达等,让患者更易接受。也有律师提出另外一个观点,护士如实告知患者病情的义务毋庸置疑,但如果把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引发悲剧的原因归咎于医院,是一种风险转嫁。患者作为一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开始探讨感觉、思维、记忆、睡梦等心理活动,至今已有几千年了。但是直至1879年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仅有一百多年历史。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产生出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心理学应用于医疗卫生实践的产物。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乃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人患病后,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①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②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更应为其做出奉献;③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④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
每一个护士,都应该知道“习惯性心理”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特征。所谓习惯心理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并不全是能迅速地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中间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举个例子:一个售货员刚刚和顾客吵完架,这时另一个顾客来买东西,这个售货员态度肯定好不了,因为她的习惯性心理还处在发怒阶段。患者在刚刚患病时,往往出现不服从医嘱,固执己见等,也是由于习惯性心理活动所造成的,因为他还没有从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中转变过来,他还不能马上接受这个事实。同样,一旦病愈出院后,总感到“这儿不舒服,那儿不对头”,在康复期间总显得要求过多,以至常使得护士感到不快。这就是“习惯性心理”。作为护士在处理医患关系时,要特别注意到患者的习惯心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除具有上述患者一般心理特征外,突出的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绝望。他们大多认为,一般重症是没办法治疗,特别是癌症一类病症,因此,对医师提出的各种治疗方案都表示怀疑;另外有悲观情绪,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而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在患癌前后性格可以有明显的改变,河南南阳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80例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是66.3%(53例)和61.3%(49例),抑郁和焦虑兼有者占61.64%。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癌症患者在患病前后,性格可以有明显地改变。
根据国内外临床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中,40%的有抑郁,13%~33%的有焦虑,23%的晚期患者有意识丧失、幻觉等。20%~30%的早期肿瘤患者会出现人格适应障碍,如失眠、疲劳、情绪低落等。但在国内很多医院,除了晚期患者的心理问题会接受心理治疗,其他患者的心理问题常被医生、家属忽视,认为癌症患者疲劳、哭泣、不开心、失眠等都是应该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率下降。
不告诉癌症患者病情,怕被吓倒。这和中国的文化和认识有关,也和癌症治疗水平有很大关系。从文化上看,中国重家庭,患者的治疗手术签字一般由家属担任,癌症患者尤其如此。
上世纪70年代前,美国对待癌症患者的知情权问题,和当时的中国一样,认为告诉患者病情很残酷。1970年后,随着美国治疗一些癌症新药和手术方法的进步,很多肿瘤科医师发现,患者吃抗肿瘤药物时有疲劳、失眠等症状,停药之后这种症状不消失,就觉得疑惑,但是也没有意识到疲劳、失眠等是心理问题。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被真正重视,和美国一位精神学专家基米·荷兰德有关,她丈夫是知名肿瘤专家。在丈夫和同事的聚会上,她经常听到他们讨论自己的患者,说很多患者反复问自己的癌细胞是不是会扩散,有些患者用药前后一样疲劳。她意识到,这是典型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于是她建议丈夫给有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吃抗抑郁药物,结果失眠、疲劳等症状消失。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心理社会肿瘤学出现,目的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肿瘤患者活得更好。
当病患被确诊肿瘤后,护士对患者有两种态度:一是将病情如实告知;二是避重就轻,只告诉患者病情较轻的部分,而隐瞒较重的部分或不讲真情告诉患者,这后一种态度,称之为“保护性医疗”,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精神负担。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第一种态度对患者利多弊少。一方面可直接告诉患者病情,另一方面可让患者与病友交流治疗体会,对治疗肿瘤可做到知己知彼,解除顾虑,树立治疗信心。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即使是不了解病情的真相,但从护士、家属、亲人的表情上,他会产生疑虑,根据治疗行为也可猜个差不多。这样非但达不到减轻精神负担的作用,反而更加重其心理压力。有的患者家属为不让患者了解真情,只好放弃化疗、放疗,贻误了治疗机会。
因此,在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接触癌症即等于不治之症的错误认识的前提下,最好给予公开性治疗,即将病情及治疗方案如实地告诉患者。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猜疑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重要的是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对于缓解病情和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许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与医院积极的配合生存期可长达3~4年以上。
当然,若癌症已属晚期,已失去任何有效的治疗机会,存活期极短,且患者感情极度脆弱,易形成难以振作的致命打击或有精神病史,此时应进行“保护性医疗”。其目的在于保护患者免受精神伤害,加重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