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怡,林 燕,李兴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从伏邪理论探讨脾胃病复发之病机特点
王颖怡,林 燕△,李兴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本文讨论了伏邪致病的本质,并通过伏邪理论探讨脾胃病复发的特点。脾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邪毒为标;脾虚是导致伏邪的前提和基础,真正的伏邪则是湿热、痰浊、瘀血、邪毒等内停于脾胃。
伏邪;脾胃病;复发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与中医传统理论中伏邪致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伏邪因素是导致脾胃病复发的重要条件,伏邪理论对于脾胃病的临床治疗、日常调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伏邪”又称“伏气”,是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学说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伏气发病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发展后,伏邪的概念也突破了温病学的范畴,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都属于伏邪的内容,而且在多种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伏邪问题。
伏邪的本质是一种病邪,其所处的状态是潜藏伏匿。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叙:“邪气留连。”《灵枢·贼风》中:“久留而不去。”当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不宜祛除时,则导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体内,待时而发,待机而作,这即是“伏邪”[1]。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认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吴又可《温疫论·原病》云:“饥饱,劳碌,忧思,气怒,邪气始得张溢。”上述所指皆能生邪,藏匿体内,束缚正气,遇诱因便引发疾病。因此,伏邪的实质是指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为“伏邪”。
伏邪涵盖很广,其所在的阶段是致病前。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其中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的伏邪潜于体内,即时未发,此时机体可能呈现亚健康状态,或易感体质,或携带病毒,过时当正气不足,体质严重虚弱时,最终导致疾病的发作。某些疾病虽临床病证消失,但未能尽除病根,也会导致遗邪内伏的情况。此外,因长期饮食所伤、起居不慎、情志不遂等未能顺应自然所致的伏邪,其藏于体内会随时引发疾病,虽当时尚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已生成痰湿、瘀血久留于体内。故《灵枢·贼风》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因此,“因加而发”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病机,而伏邪为病是指外感六淫之邪伏而后发,具有舌、症、脉等变化特点的一类疾病总称[2]。
外感伏邪的发病特点是因时而藏,待时而发[1]。伏邪发病前是机体正邪交错争斗的过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当机体内伏邪潜藏、积聚、逐渐强大,而本来已虚的正气无力抗邪外出时,便会造成正邪相争,加重耗损正气。伏邪在发病时是由里及外,甚至由里向更深层次发展,邪气不能短时间内透出,致使病程较长[3]。内伤伏邪发病则表现为正气多虚、邪气深伏、匿藏待发、病程较长、脏腑多损等特点,伏邪病程较长,久病入络,除暗耗正气外,还易成瘀,加深伏邪的毒性,使正虚无力抗邪并加重疾病;内伤伏邪邪气深伏,则易伤及脏腑。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痢疾门》中指出:“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里出表,若但从里去,不死不休。”所以,伏邪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很多慢性迁延性疾病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从西医的角度来谈,脾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其临床表现多为经常性的上腹不适、胀、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有阵发性和持续性疼痛特点。慢性结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多为慢性复发型,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也多见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上述病证都属于脾胃病范畴,其发病特点非常类似,即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重要性可从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和周慎斋在《慎斋遗书》中:“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的说法中领略到。脾胃同居中焦,乃一身气机之枢纽,有腐熟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调畅气机升降、调和五脏六腑的功能。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则脾失健运,可导致饮食、痰湿停积;情志不畅,则肝失疏泄,气滞化火,气滞血瘀,形成肝郁犯脾、肝胃郁热;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则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因此,脾胃病的发病与情志、饮食和久病体虚关系密切,病机是脾虚为本,气滞、湿阻、火郁、痰结、血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不易速愈,遇上述诱因则发。
2.2.1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是脾胃病的主要诱因,饮食不节致脾胃内伤、运化失职,则造成痰湿内生之致病伏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尚未意识到饮食不节的危害,殊不知进食过饱会加重脾胃负担,水液因不能正常吸收传输而致水湿痰饮停留于体内,引起水湿困脾的泄泻和痰饮停胃的水饮证;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脾胃的升降失调,气机紊乱;而过食肥甘厚腻之物或过度饮酒便可酿湿生痰,蕴毒聚邪,日久化热后便会产生湿热壅滞的病证。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严重损伤脾胃功能,产生湿热、痰浊,导致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低下,为疾病的产生留下伏根。
2.2.2 情志因素 情志,又叫“七情”,包括喜、怒、忧、思、苦、悲、恐、惊7种情绪状态。情志对于脾胃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情志太过或不及都会对脾胃产生不利影响,而成为致病因素。例如经常性的忧思恼怒就是很多的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病因,它会首先引起气机的郁滞和紊乱,并引起肝脾失调、肝胃不和,造成气滞血瘀,痰瘀互阻,毒自内生,邪伏脾胃。《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曰:“情怀失畅,肝脾气血多郁。”郁久则化热,肝胃郁热,则同样造成脾虚、脾胃功能失调。
2.2.3 药物因素 西医认为,口服药物都必须首先经过胃肠黏膜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再经过扩散或转运到病理部位发挥作用,产生疗效。所以,口服药物经过机体的消化系统后,其药性也势必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影响。疾病治疗时的用药不当,也会刺激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因此可见,脾胃病患者主要是由于上述原因而内生气、血、痰、湿、食、火诸郁阻滞而致,而这些湿热、痰火、邪毒日久便会入络,并由气及血,导致血脉郁滞,瘀血阻络。而脾胃病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常表现为充血、水肿、渗出、出血点/斑,或糜烂,甚至溃疡等现象。这一胃肠镜像正与脾胃病的病机特点相契合。因此,脾胃病的病机特点主要是以脾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邪毒为标。
伏邪致病的本质与脾胃病的复发特点基本是吻合的。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的盛衰交争,所以当正邪两气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便可随时引起疾病的产生。脾虚是脾胃病发病之本,脾虚则失于健运,导致痰浊、湿热、瘀血内生;正气不足,又无力祛邪外出,从而导致这些病理产物会伏留藏匿于体内成为伏邪。当伏邪积聚到一定程度,遇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久病等诱因再次发作,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缠绵难愈。在脾胃病中,脾虚是导致伏邪的前提和基础,真正的伏邪则是湿热、痰浊、瘀血、邪毒等。所以,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都与伏邪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脾胃病大多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真正原因。
总之,把握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和传变规律,才能见病知源。针对脾胃病之伏邪特点,在缓解期用药和日常饮食调理中应特别注意扶助正气、健运脾胃,并适当运用清热化湿、理气活血之品以驱除体内湿、热、瘀、毒等邪气。运用伏邪理论指导治疗脾胃病,将会降低其临床复发率,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
[1]宫晓燕,李 霞.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论治肺系疾病.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3-375.
[2]张允奕.对伏邪理论的认识及临证体会[J].北京中医,1998,(5):13-14.
[3]刘清泉,高 洁.伏邪探源[J].中医杂志,2011,52(2):95-97.
R256.3
A
1006-3250(2011)10-1078-02
2011-01-22
△指导老师
王颖怡,女,2009级在职研究生,Tel:13910036555,E-mail:anwang7473@vip.sina.com。
△通讯作者:林 燕,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E-mail:yanlin772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