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山西中医学院中诊教研室,太原 030024)
《内经》与后世对阴阳盛衰而为内外寒热证的认识
郭文娟△
(山西中医学院中诊教研室,太原 030024)
《素问·调经论》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內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內寒。”其论与后世所说的“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古今含义不尽相同,现从概念、病机及治法上做一区别认识。
阴阳盛衰;内外寒热证;内经;后世;认识
关于阴阳盛衰与内外寒热证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调经论》亦说:“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內寒。”即明确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有寒热(或实寒或实热)之特点。所谓“外热”或“内寒”,主要是指寒热征象反映于里,或反映于外而言,而非指病位的在表或在里”[1]。“病邪有阳邪与阴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內热’(《素问·调经论》),即是此义。这也说明从分析病邪的属阴属阳与分析机体阴阳的盛衰,所得寒证、热证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2]。
《内经》指出,阴阳的偏盛偏衰表现的是寒证或热证。《素问·调经论》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內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內寒。”《内经》用阴阳失调作为总纲分析病理的方法,对于后世启发很大,而“阴阳、内外、虚实、寒热”为中医学八纲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临床实践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其论与后世所说的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古今含义不尽相同,有必要作一区别认识。
《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生外热,阴盛生内寒”,是由于人体阴阳和调关系被致病因素破坏而导致的内外寒热证。下面我们逐一地来解释这几个问题,从中区别它与现在认识之差异。
本篇所论的“阳虚则外寒”,是由寒邪侵犯人体,阻遏卫气,令卫气不能宣达肌表,表卫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于体表而产生外寒。诚如篇内所言:“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此“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的恶寒症状。因此,“阳虚则外寒”是指外感表证中恶寒症状产生的机理。所谓“阳虚”仅指寒邪客于肌表卫阳受损或卫阳为寒邪遏阻不能宣达,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言。而后世临床常说的“阳虚则寒”,是指人体本身阳气不足,卫阳亦虚,不能温煦肌腠而出现的畏寒。由于阳气虚衰,机能减退,产热量不足,故产生畏寒肢冷等里虚寒证候。
“阳虚则外寒”与“阳虚则寒”二者除上述概念不同,还有病位表里、病性虚实的差别,前者为表寒,后者为里寒;前者偏实,后者偏虚,二者病机不同,治法迥别。前者当辛温发散、透解表邪,表证除则恶寒止;后者宜温补阳气,阳气足则畏寒除。
本文所论“阴虚生内热”,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使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调,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而化热,熏蒸于胸中,产生内热。故本篇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內热。”此种内热,实际是脾气虚发热,脾居于内属阴,故称脾气虚为阴虚。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即指此而言,是这一理论的发展。而后世朱丹溪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谓阴不足则生内热,是指阴气不足,濡养滋润功能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奋而出现的热证。多见于肺胃或肝肾之阴不足,虚火内生之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
“阴虚生内热”与“阴虚则热”概念不同,前者阴虚指脾气虚,后者阴虚指体内阴精亏虚。前者病位在脾,后者病位在肺胃或肝肾,病机不同。因此治法不同。脾气虚发热,李东垣认为宜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之旨,惟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故创立补中益气汤,开甘温除大热之先河。后世医家宗其义而用之,多获良效。后者治宜滋阴增液为主,清热降火为辅,以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本篇所论“阳盛生外热”,是指寒邪外束肌表,致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肌腠而致的表证发热。这种发热实为寒邪侵犯肌表,在恶寒之后出现的发热,即是前述外感病恶寒证之进一步发展,正如篇内所言:“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后世临床常说的“阳盛则热”,包括里热证和表热证的发热,主要由阳邪亢盛、机能亢奋、邪正相搏激烈所致,表现或表热,或里热,或表里俱热。
“阳盛生外热”与“阳盛则热”二者概念不同,前者仅指卫阳郁聚,后者概指阳热邪盛。临床表现亦不同,前者以体表发热为特征,后者包括里热、外热诸证。病机不同,因此治法亦异,前者宜辛温发散治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后者治疗以清热为主,在表者解表,在里者清里,表里俱热者表里两清。
本篇所论“阴盛则内寒”,是因阴寒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耗损胸中阳气,从而产生内寒。正如内经所言:“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后世临床常说的“阴盛则寒”,泛指一切脏腑之寒证,如形寒肢冷喜暖、面白、口不渴、脘腹冷痛而喜熨、尿清便溏、苔白脉迟等阴盛里寒证[3]。
“阴盛则内寒”与“阴盛则寒”,二者在概念、病机上有别,前者内寒虽属于阳虚阴寒之邪过盛所致,但其寒气局限于胸中,如“胸痹”、“心痛”等多属此证[4]。后者泛指一切脏腑受寒后的里寒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上,前者宜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可用栝楼薤白桂枝汤之属治之,后者宜温里散寒。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内经》与后世对阴阳盛衰与内外寒热证的认识在概念和病机上有所区别。一是阴阳、内外含义不同:本段阳指卫阳,阴指脾或阴寒之气,后世的阴则指阴精,阳则指阳气;本段内指胸中、胃中,外指肌表,后世内则指相对于肌表的广泛的内部部位;二是寒热的性质不同:“阳虚则外寒”是外感恶寒,“阳虚则寒”是阳虚畏寒;“阴虚则内热”是脾伤气虚之发热,“阴虚则热”是阴虚阳亢之虚热;三是寒热的范围不同:“阳盛则外热”仅指外感表热,而“阳盛则热”的阳热亢盛发热表里均有;“阴盛则内寒”仅指胸中寒盛,“阴盛则寒”是广泛的脏腑里寒。
[1]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7.
[2]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0.
[3]王庆其.内经临证发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0.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1.
△通讯作者:郭文娟,030024,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一段89号,山西中医学院基础部中诊教研室。
R222.15
A
1006-3250(2011)10-1065-01
2011-03-22
郭文娟(1976-),女,山西省左云县人,讲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理论体系研究,Tel:18935156146,E-mail:gwj0810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