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史秀春
(吉林省抚松县医院,吉林 抚松 134500)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意外伤害逐年增加,多发性创作所占比例也逐年升高,此类患者发病急、病情重,且多伴骨折,甚至多发骨折。院前急救是各种意外伤害急救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能体现“急”与“救”的阶段[1]。
院前急救医疗定位为高级生命支持等级水平,内容是挽救和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缓解伤病员的剧烈痛苦,防止搬送途中的继发损伤及安全转送。着重在呼吸、循环系统、肢体功能的维持与监护,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送,解痉、镇痛、止血、止喘、止吐、抗晕、催吐等对症处理。简易外固定对于伴有骨折的患者尤其重要。现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间院前急救的意外伤害伴骨折的患者进行简易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病例86例,男74例,女12例,年龄18~50岁的72例,11岁以下4例,60岁以上的10例。其中合并有两个以上脏器损伤的73例,单一脏器损伤的13例。分类为:颅脑外伤56例,颈椎脊髓损伤20例,骨盆、股骨等其他部位骨折12例,腹腔脏器伤8例,头、面创伤5例。骨折伤的发病部位依次为颅脑外伤和脊髓外伤、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肱骨等骨折,腹腔脏器伤。高发于中、青年,占84%,青少年占5%。多为男性。86例病例中,6例在到达现场时已死亡,属院外死亡;1例由于病情危重,在运送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及时安全送回医院成功率99%。
多发性创伤患者多是发病急,病情重,情况复杂,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了解现场情况,首先详细分析受伤机制,应预见可能产生的损伤和继发伤,了解患者受伤过程评估伤情,及时处理致命伤,高空坠落患者、受外力撞击的患者多有内脏的损伤,但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不明显,对这类患者应给予必要的观察;伴有骨折的患者多是疼痛感比较强,剧烈的疼痛有时可致休克,因为骨折的断面会剌伤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及时了解受伤机制,就能准确的做出伤情判断,及时预防并发症,处理致命伤,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
多发性创伤患者常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在抢救治过程中,强调先救命的原则,决不能做过多过细的检查和测量而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初步检查,观察伤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有无大小便失禁、血迹、呕吐物污染情况,迅速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控制明显的外出血和有效地采取简易固定方法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是减少现场死亡和降低致残率的最重要措施。我们常用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患部抬高,以控制出血。对于不同骨折部位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固定方法。骨折发生后嘱患者立即停止活动,用夹板将患者的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以避免活动使骨折的损伤继续加重,同时也可减轻骨折的尖锐端刺伤周围组织。进行简易处固定前,应先看一下伤口的断骨端是否是开放性骨折,如果已经开放,决不能将已暴露在外面的骨头还纳进去,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剧痛会使骨折者发生疼痛性休克,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应继续保持外露,夹板接触肢体处,最好垫些棉花、毛巾、手绢之类的软物,绑扎时应将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上肢骨折,要弯着绑(即屈肘);下肢骨折,则应直着绑(即伸腿位),要绑得松紧合适,防止骨折断端有摩擦;脊柱骨折的患者,脊髓神经一旦损伤,即可引起截瘫,造成终生残疾。因此对从高处摔下或臀、背着地跌倒的人,决不要让其勉强行走,也不能将他放在软性担架上抬送,正确的做法是:几个人在一个水平位轻轻抱住患者,将其平放在硬质担架车上,平衡地送往医院。这种举手之劳,常可使许多脊柱骨折患者避免难以逆转的后遗症。对颈椎损伤的伤员,先用颈托外固定,而后再平直移至硬质担架上,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若无颈托,可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对于颅骨骨折的患者,若患者出现昏迷,应将患者头偏一切,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影响呼吸。
伤员在车上宜平卧,应用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车上,防止车辆运行晃动时患者摔至担架车下,对于特殊情况不能平卧者,护理人员一定要抚好患者,防止在晃动中加重患者的副损伤。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如遇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
通过加强院前急救的护理,本科对院前接诊86例患者除了6例我们到达前就已经死亡,其余的只有1例因伤势过重途中死亡,其他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救治,及时安全送回医院成功率99%,对患者的愈后起到了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院前急救的护理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救治多发性创伤伴骨折伤患者的关键,可有效的降低多发性创伤伴骨折患者的致残率,减少病死率。
[1]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