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生 洪志豪 陈凯声 林 旭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 莆田 351100)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近几年在本科治疗各种颅脑创伤680例,主要通过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检和CT等必要辅助检查,及时诊断,使病情得以正确处理,使患者病情得以稳定,转危为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80例中,男397例,女283例,年龄2~86岁,伤情分布:头皮裂伤519例,脑震荡16例,颅骨骨折30例,脑挫裂伤27例,颅内血肿70例,脑干损伤18例。经过正确诊断和治疗,治愈率达99%,仅死亡5例,3例为脑干损伤,2例为广泛脑挫裂伤。
根据病史、体征和必要辅助检查、诊断不难。通过仔细询问受伤病史,做好仔细认真的全身体检,重点是神志方面,判断意识障碍情况,认真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眼底检查,作好头颅CT、MRI及颅骨X线检查,如果有合并其他较复杂伤情,再做必要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3.1 对开放性伤口应彻底清创、止血。头皮裂伤最为多见,应根据损伤类型分别处置,如有头皮撕脱伤,应当判断有无过多出血引起的休克及时抗休克、止痛及抗感染治疗。
3.2 重点认真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有刺激征者即给予相应降低颅压护脑等对症处理。
3.3 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较轻的一种,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治疗,给予神经营养剂,如谷维素、B族维生素、脑活素等。
3.4 颅骨骨折,应分清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注意并发的脑膜、脑组织、颅神经的损伤[1]。
3.5 颅内血肿,是头部受暴力后颅内血管损伤出血而形成,引起颅内压增高,使脑受压或移位,最终导致脑疝,疝出组织压迫脑干,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继发性病变[1]。一旦确诊,应分类为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脑内、颅后窝及多发性血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给予钻孔引流;如术前已脑疝或脑肿胀明显,应进行减压术。无论何种颅内血肿,如果有脑疝症状者应立即送手术室开颅。
3.6 对各种类型颅脑创伤,首先查清受伤原因,镇静、制动、卧床休息,保护脑功能,严重脑损害者给予减轻脑水肿,运用神经营养药,特别是针对脑损害作用不同的各种脑营养药交替使用,必要时给予增加热卡,无论哪种脑损伤,不论采取何种措施,都应果断处理,轻、中、重度损伤,72h内应复查头颅CT,一旦有病情恶化,及时采取对症措施,作为开颅清创准备,挽救患者生命。
3.7 重点介绍680例颅脑创伤中脑挫裂伤救治经验。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及脑裂伤,因二者常同时存在,故临床上统称为脑挫裂伤,诊断要点根据:头部外伤史,伤后立即昏迷,昏迷时间在30min以上,常有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改变等,可有定位症状,如偏瘫、失语等,可有脑膜刺激征;CT片可见挫裂伤区呈点片状高密度区,或高密度与低密度相互混杂。脑电图检查损伤区域呈持续性广泛性慢波。治疗上应加强监护,入ICU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困难者即行气管插管行辅助呼吸,对呼吸道分泌物多或估计患者昏迷时间长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积极防治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反复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防治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解痉等,改善神经代谢促进意识恢复,如应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族等药物,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1] 赵忠印.临床急症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