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治疗初探①

2011-02-11 05:24王秀杰
中外医疗 2011年25期
关键词:腠理主治风邪

王秀杰

(辽宁省铁岭县第一医院 辽宁铁岭 112000)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疹”、“隐疹”、“鬼饭疙瘩”,其特点为皮肤突然出现疹块,大小不一,此起彼消,瘙痒难忍。现代医学认为,荨麻疹的的发生可能因为患者体内的肥大细胞脱落颗粒而引起组胺的释放,致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产生皮疹风团、瘙痒。传统医学认为,荨麻疹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遏于肌肤而成;或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荨麻疹;也有因情致不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外感风邪而发。由于荨麻疹在临床表现中呈现各种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顽固难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效果较为明显,现报道如下。

1 风寒型

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皮疹淡红或淡白,一遇风吹或寒冷刺激,皮损骤然而起,当身体转温,则皮损逐渐消失,舌淡苔薄白,脉迟缓。辩证为风寒束表,肺胃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剂:莪术、干漆、红花、桃花、麻黄、桂枝、连翘、桑白皮、甘草。主治功效: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2 风热型

多见于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皮疹色红灼热、瘙痒明显,遇热加重、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辩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药:紫草根、板兰根、白茅根、花粉、荆芥、防风、生地、石膏、知母、苦参、甘草。此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3 肠胃湿热型

证见皮疹或红或紫,脘腹痞满胀痛、口臭、大便秘结或溏泻,倦怠乏力,舌燥苔薄黄,脉滑数。此属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热内生壅滞,熏蒸肌肤之证。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仁丸:黄芩、黄连、黄柏、山栀、白芍、麻子仁、厚朴、陈皮、甘草。主治功效:清热利湿,通腑泻热。

4 冲任不调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皮疹周期发作,多见于月经前起红色风团,瘙痒,舌苔薄白,经后逐渐消退。证属阴血不足,肝气不舒,冲任不调。治以补肝益肾,调摄冲任。方药: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薄荷、坤草、香附、蝉蜕、白藓皮、僵蚕、甘草。主治功效:滋阴养血,疏散风邪。

5 气血两虚型

通常,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表现为皮疹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细。辩证为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治以补气养血,扶正固表。方药:桑白皮、陈皮、干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紫荆皮、扁豆皮、白鲜皮、粉丹皮、地骨皮、黄芪、白术、防风等。以上为基本类型,应随临床症状随时加减。

6 体会

荨麻疹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皮肤病之一,之所以难治愈是因为其容易反复发作,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脏腑病变,气血不和,阴阳失调;或因卫表不固,汗出当风,外感风寒,风热之邪郁于肌表而发病。正如《金匮要略》谓“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笔者认为,运用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实施辨证施治,在治疗本病中凸显出独特效果,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相信在中医药领域可以发现更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本病的方法,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不断临床实践、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腠理主治风邪
腠理玄解*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