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琴
吉林省和龙市林业医院护理部,吉林 和龙 133500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对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林业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的特殊性,护理部深感护士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故于2010年5月以来,护理部引入护士素质培养理论,把护士素质培养训练列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通过组织护士全员培训、结合林业医院的特点,对护士进行了语言艺术修养、交流沟通技巧、观察理解能力、仪表行为表现等职业形象和专业技术技能进行了教育与培训,显著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形象,夯实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保证了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的开展和不断深入进行,护理部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深感护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已不能保证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和质量。并且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护士的素质形象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因此只有全面提高护士素质形象,才能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在护理部的统一领导下,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建立了以科护士长为主,吸收各护理单元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确立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培训目标及各项培训时间安排,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办法和效果评价标准。
首先,护理部确定了明确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组织全院护士分批次进行全员培训,从病人入院流程、卫生宣教开始到各项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咨询、各项告知义务和病人出院指导等各个环节。制定了全程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语言、素质形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创造性的发明了“五米沟通”的入院沟通艺术,即遇到来院的顾客时:五米之外用眼神、三米之外用微笑、二米之外用问候的交流沟通方式。结合《护士职业道德形为规范》要求,增强培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①统一认识,明确培训的目的要求,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全员护士动员大会。充分认识护士素质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培训步骤、目标和考核标准。
②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反复播放《护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光盘,利用一切可余时间组织护士观看,并且外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观摩学习,结合护理部所制订的全程服务的四个环节,自编自导了与之相应的规范动作,由护理骨干示范讲解,使护士对自己的职业形象,业务素质要求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③分组练习,由培训小组组织全员护士根据班次分组培训,通过分组培训以及对病人入院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实践规范化工作四个环节进行分组考核,对不达标者单兵教练,全院护士观摩,锻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素质,对培训班考核优秀者,在“5·12”国际护士节时或其它全院大型集体活动时,在全院进行表演,对于突出者给予表彰。
全院护理人员经过护士职业素质培训与教育,特别是将实际护理工作环节中的语言表达形为、肢体表达形为加以规范和统一。塑造了护士体贴入微,细心观察,精心护理的职业道德形象和语言艺术修养,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①举止典雅,礼仪性强,护士在病人入院即行的自我介绍,院内环境和自然情况以及入院须知介绍中,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落落大方,使病人有自然亲近的感觉。
②透明知情度高,护士在治疗中,处置前向病人交待治疗用药,处置目的,效果观察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病人了解自己的治疗和用药情况,既起到了监督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又维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③健康教育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在病人入院当时,治疗、检查之中,手术、分娩前后及出院指导的各个环节,护士均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各项检查目的有了充分的了解,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配合。同时增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
④将语言交流,心理沟通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将学习的文明规范言行和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文明服务有7声”:即患者初到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歉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有询问声;接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把对病人的照顾和关切通过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而自然的表达出来,使病人在护士的言语和行动中获得安慰依赖和希望,从而极大提高了护士职业素质形象和道德修养,保证了临床护理和服务质量。
⑤社会效益广泛,从而带动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多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7%以上,社会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医院病房使用率由原来10.88%增加到现在52.81%。经济效益增加了200%多,极大地提高了林业医院经济前景和市场前景。增加了医院的发展后劲,为林业医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