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芝
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被美国著名专家Dahelen Free称之为“体外肾活检”的尿沉渣检查是尿液分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反应泌尿系统疾病的窗口,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鉴别、观察病程和愈后、健康普查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各方面条件所限尿沉渣检查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十分困难,许多医院也未建立室内质控,更谈不上室间质评了。即使建立了质控也没有可靠、统一的质控物等,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缺乏互认和可比性,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2002年有了《尿沉渣检查标准化建议》[1]后有一定的改观,但因为尿液因受饮食、生理、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因为条件所限各实验室间尿沉渣的检查结果仍然不容乐观。见于此笔者分析和总结以下几点。
检验前标本的留取是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保证,但是其受吃饭、喝水、服药、环境温度等影响尤其很难控制。①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未嘱咐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时间等。②即使嘱咐了,有些患者嫌麻烦不愿配合,所以即未清洁尿道口,也不是中段尿,标本可能被阴道分泌物等污染。③住院部病人标本往往超过2h,甚至更长。尿液在收集1h内就开始破坏,特别是高渗或低渗尿液和碱性尿液中破坏更厉害[2],在2h内无法完成检验。门诊病人没有条件,也不方便清洁尿道口,同样也难以收集到合格的标本,有的病人刚检查完下腹部B超就来化验尿液,留取的尿液标本和水一样,失去了尿液检验的意义。④住院部病人收集的是晨尿没错,但可能未加盖在放置或运送过程中洒落等原因致部分标本尿量太少,未达到要求的10ml。⑤病人信息、收集时间等未注明或注明不清楚等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所以检验人员、医生、护士有必要,也有责任对病人留取尿液标本加以指导。严格控制尿液标本的留取时间,标本必须加盖和注明病人信息、采集时间等。接受标本的人员要细心,不合格标本要拒收并说明原因。
①方法多样,有检查完干化学直接镜检,玻片上随意滴加标本,用低倍镜浏览一下就报告的,甚至不镜检就报告的。有随意离心不管时间、不管转速等镜检的,也有使用了UF-系列、IRIS、Uris-Lide、Kovasyst等尿液沉渣分析系统,大大缩短了尿液分析的往返时间 (TAT),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差异,但也有忽视其影响因素没有镜检直接发报告的,或镜检但不规范的,还有比较标准的用尿沉渣计量板 (FSAT READ10)的。但在浓缩、充池、离心等方面没有系统规范。②显微镜性能、标准不一,有自然采光的单筒显微镜、有电采光双筒显微镜等,造成视野面积、亮度、液面深度等不同引起结果的很大偏异,也有实验室用相差显微镜 (观察影红细胞、血小板)、干涉显微镜 (观察细胞管型的三维立体结构)、含光显微镜 (观察结晶、脂肪体的马尔他十字架影)、电子显微镜等。按标准要求尿沉渣应该染色镜检可以避免漏检透明管型、嗜酸粒细胞管型、血小板管型等特殊成分,但目前达到此等水平的实验室少之又少。③离心机性能也参差不齐,有的是老式离心机没有精确的时间和转速,有的是低速离心机,达不到要求。④检验人员形态学检查的技术水平良莠不一,大多数实验室只是将红细胞、白细胞作为观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有形成分的重要性。⑤检验人员配备不足,有的实验室只有一个化验员,所有检验都要一人完成。有的实验室一台全自动分析仪只配备一个技术人员,而标本却有七八十,甚至一百多,工作量很大,能够发出报告就已经不容易,很难达到理论上的规范时间 (20min)完成尿液分析和用尿沉渣计量板、染色等要求。
分析后对检验结果的认知度不一,发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影响尿液沉渣分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条件的因素、技术因素、人为主观因素,方法学固有的因素等,因此真正达到尿沉渣检查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医患的通力合作、检验人员的不懈努力才行。
[1]丛玉隆.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4:249-250
[2]Mary,Dotson,An examination of urine microscopic sediment analysis Journal International.2001,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