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丽
(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 海南 东方 572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20例
文锦丽
(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 海南 东方 572600)
目的 总结胆道蛔虫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口服中西药物治疗。结果 治愈18例,占90%;无效2例,占10%。结论 口服中西药物治疗胆道蛔虫症副作用小,疗效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胆道蛔虫症 中西结合治疗
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急腹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生在青少年及儿童,农村发病率较高。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20例患者,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8岁,平均年龄12.5岁。
(1)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2)有驱蛔虫史。(3)查B超提示有胆道蛔虫。
西医:先予颠茄合剂10mL,硝苯吡啶(研末)一片,大黄苏打片2片,维生素C5片1次顿服。十余分钟后以自配高渗糖水50mL送服左旋咪唑(25mg/片)6片,令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休息。
中医:治以利胆排虫,行气止痛,清热除湿,调和肝胃。方如:柴胡10g、白芍15g、陈皮3g、延胡9g、川楝子8g、郁金9g、藿香8g、茵陈15g、金钱草15g、当归14g、党参15g、金银花18g、甘草4克、大黄15g。日1剂,水煎服,复煎。连服6d。
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复查B超正常;无效:症状反复,复查B超仍提示胆道蛔虫。
治愈18例,无效2例,治愈率90%。
胆道蛔虫症是指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一种急性病症。蛔虫进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引起急腹症。祖国医学称之为“厥”。本组患者均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故首先予以止痛。用西医颠茄合剂,硝苯吡啶以解痉止痛[1]。采用中医理论“蛔遇酸则静”,取维生素C的酸性使蛔虫安静而达到止痛的目的[2]。维生素C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作用机理在于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道口括约肌松弛,胆汁排出增加,胆囊收缩增强,从而有利于胆道内蛔虫退回小肠,使腹痛迅速消失。尔后施用高渗糖液及偏大剂量杀虫药(左旋咪唑),其机理是用“甜”来刺激其活力增进蛔虫吸食本能,溶解了大剂量杀虫药的高渗糖液向松弛的胆道渗透转移,虫体将由其表面或唇瓣吸咐大量糖液而很快麻痹死亡。中医辨证以“肝郁气滞”为主,气滞则不通,不通则痛。本方以柴胡、白芍、陈皮、延胡、川楝子、郁金以疏肝行气,缓急止痛;藿香、茵陈、金钱草、金银花以清热利胆除湿;党参调和脾胃;重用大黄以助虫体排出体外。本方法中西医结合,标本同治,经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可靠。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供临床借鉴。
[1]毕克英,鲁立新.硝苯吡啶联合胃复安治疗上腹痛伴饱胀134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
[2]王佐民,张宗铭.维生素C、K3加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胆绞痛68例临床观察[J].安微中医临床杂志,1994,4:1.
R657.4
A
1674-0742(2011)08(a)-0076-01
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