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杨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3300)
鼾症又称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儿童鼾症多由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引起鼻咽、口咽部狭窄所至。如不及时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影响很大。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自2007至2010年收治65例儿童鼾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本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5~14岁。病程6个月~2年。患儿均以睡眠时打鼾,憋气,张口呼吸,睡眠不安为主诉求诊。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8例。65例患儿术前均拍鼻咽侧位片测定腺体-鼻咽比率,确定腺样体为中度肥大(A/N比率≥0.71)[1]。
儿童鼾症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①鼾声过响(超过60db),有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②扁桃体Ⅱ度或Ⅲ度肿大。③腺样体肥大(A/N≥0.71)。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取仰卧位,肩下垫枕,上开口器。先行常规扁桃体摘除术,充分止血。再自双侧前鼻孔导入2根导尿管或一次性输液器管,自口腔牵出。两端在前鼻孔处打结,将软腭向上轻提。用鼻内镜(70°)自口腔进入,仔细观察腺样体、咽鼓管圆枕及后鼻孔情况,选用合适的切割吸引器在鼻内镜引导下,置于鼻咽部,逐步切割腺样体组织。创面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椎前筋膜和其他正常组织。用麻黄素棉球充分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可用电凝止血。对于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同时行鼓膜穿刺或切开置管术。检查无腺样体残留和出血后结束手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7d。并使用1%呋麻滴鼻液或佰克纳喷鼻剂喷鼻腔,1~2次/天。
65例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60例(92.3%)患者所有症状消失,8例分泌性中耳炎治愈。5例(7.7%)患儿鼾声明显减小,无憋气和张口呼吸。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42例行腺样体刮除患者术后复查鼻咽侧位片示腺体-鼻咽比率(A/N比率)≤0.5。
目前,对于儿童鼾症的诊断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标准。一般考虑与鼾声过响、张口呼吸、憋气及扁桃体、腺样体的大小有关。
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肿大,导致咽腔狭窄,吸气时形成负压。使患儿出现张口呼吸,而张口呼吸可使咽腔更加狭窄,从而增加阻力,诱发鼾症[2]。
儿童鼾症若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使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身体矮小,体质量偏低,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等不利影响[3]。
儿童鼾症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手术彻底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帮助儿童恢复正常发育。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方法由于视野不清使腺样体切除不够彻底,容易造成残留。残留的腺样体组织可能因感冒等原因出现再次增生,造成术后鼾症复发。而在鼻内镜直视下用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刮除手术,视野清晰,可将腺样体彻底切除,而鼻咽部的其他结构不易受到损伤,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鼻内镜下行扁桃体摘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且安全快捷。综上所述,鼾症儿童应尽快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
[1]邹明瞬.儿童增殖腺-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43-45.
[2]苏虹,陈望燕,陆兴.小儿扁桃体肥大与鼾症等病关系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1995,9(5):301.
[3]蔡哓岚,刘洪英,范献良,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性暂停底通气综合症的诊断[J].中华耳鼻眼喉学科杂志,2003,38(3):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