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洁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渐上升。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该类型不足20%;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此类型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的80%以上[1]。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很大危害。而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大都比较年轻,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经过健康教育及相关治疗、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68例患者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22例,妊娠28~40周,年龄22~45岁,59例是妊娠并发糖尿病者,9例为孕前患有糖尿病者。
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糖尿病发生与某些因素有关,如遗传、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等,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整体情况,因人而异制定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准确收集患者和家属对学习有关健康知识的要求,对健康教育缺乏兴趣或者是不愿了解健康信息的患者要深入了解原因,分析原因后根据情况调整健康计划,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①计划性教育:即护士按典型的教育内容制订出适合患者的教育方案,有计划地宣教。这种方式适用于住院时间较长的。②针对性教育:针对患者某种心态,护士给予有效的、正确的指导。③问答式教育:护士将积累的一些资料,整理装订成宣传资料,让患者阅读并提出问题,护士给予科学解答。
主要包括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血糖控制等方面。
孕妇除了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以外,还要担心胎儿的安危,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应安排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并对孕妇及家属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孕妇在妊娠期间要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胎心监测,且保持积极乐观情绪,才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临产后孕妇情绪活动较大,紧张、疼痛、兴奋、睡眠紊乱等均可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故产程中更应给予耐心细致地劝解,消除各种顾虑,增加孕妇信心和安全感,积极配合接产。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部分GDM孕妇应用饮食疗法即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因此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饮食控制非常重要[2]。早期孕妇需要与孕前相同。孕中期后,每周增加3%~8%即可。将热量分配于三餐及三次点心中,早餐及早点摄取25%热量,午餐及午点占30%热量,晚餐占30%,睡前占15%。睡前点心需包含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以防夜间低血糖。护士应指导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忌糖饮食。多食植物蛋白、新鲜蔬菜如大豆、荞麦面、玉米面、黄瓜、西红柿等,多吃粗粮,少吃精米细面。
运动疗法是2型糖尿患者的基本疗法,而妊娠期糖尿病,既要适量运动,又要避免运动过度而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等,更应禁止剧烈活动,可采取步行、太极、孕妇瑜珈等舒缓的运动形式,有规律循序渐进,既降低血糖,又有利于自然分娩。
饮食调整3~5d后,血糖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者,需要应用降糖药物。胰岛素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唯一的治疗药物。因为它不透过胎盘屏障,对母婴安全可靠,故妊娠期间主张应用胰岛素治疗,以降低孕妇血糖水平,减少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产伤及剖宫产率等。
指导孕妇根据医嘱定时进行血糖监测,以便了解血糖变化及控制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通过对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相应治疗护理,患者及家属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接受治疗与护理顺应性增加,自我保健能力增强,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到98%以上。68人中,12例顺利分娩,5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新生儿成活率达100%。6例孕妇病情稳定,因未到预产期,暂时办理出院,并接受出院随访。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尤为重要,应在临床工作积极开展。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