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67000
脑血管病是指各种脑部血管的病损,一般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常见的有脑出血、脑梗塞。严重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多伴有昏迷,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脑血管病昏迷患者58例 (病情极危重,24小时内死亡者不记入内),现将基础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58例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22~82岁,平均56岁,其中脑出血患者31例,脑梗塞患者27例,均内科保守治疗,昏迷时间2~45d,平均住院日32.8d。
2.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的视觉、听觉、痛觉及生理反射;通过呼唤患者,观察有无反应,观察患者对简单的命令反应是否存在;压迫眶上神经,观察面部表情及肢体有无移动;观察瞳孔的大小、瞳孔的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咳嗽及吞咽反射等综合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以及昏迷是由浅变深,还是由深变浅。入院后0.5~1小时观察一次,病情稳定后4~6小时观察一次[2]。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昏迷患者因咳嗽反射消失,分泌物或呕吐物可滞留于呼吸道,采取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顺。持续低流量吸氧,如有舌后坠宜用舌钳拉出。有呼吸衰竭或缺氧现象并出现紫绀者可采用人工辅助呼吸。每次翻身变换患者体位时,轻扣患者背部等,以防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3 饮食护理 昏迷病人依靠鼻饲供给患者营养,正确的鼻饲方法、合理的食物结构及鼻饲时间安排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康复进程。(1)插鼻饲管时可采取偏瘫侧鼻孔插入,插管深度要比测量长度多插入8~10cm,喂食时可摇高床头20~30°,喂食速度要慢,喂食后30分钟方可翻身叩背,能有效的防止食物返流,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2)饮食结构。采用的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如营养餐、牛奶、果汁、鸡汤、鱼汤、米油、鸡蛋面稀饭、蜂蜜和盐水等。稍稠,以能吸入注射器为宜。(3)饮食时间安排。每2个半至3小时喂食一次,夜间可适当喂水,停喂饭,每日鼻饲7~8次,每次200ml,每日总量约为2000ml,温度38~40°C,现用现配。
2.4 皮肤护理 每2小时翻身1次,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翻身时避免头部振动,避免推、拖、拉动作,避免皮肤擦伤,必要时骨骼突出处给予软垫等减少受压,及时更换湿床单、被褥,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周2次温水擦浴,防止受凉。对于昏迷患者来说,使用电动气垫褥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2.5 眼部、口腔护理 昏迷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因角膜长期暴露易干燥、发炎、溃疡或结膜炎,因此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次,然后滴入氯霉素眼药水,并覆盖油性纱布或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以保护眼睛。对于昏迷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口鼻腔分泌物淤积于口腔,致使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易引起口腔炎,每日早晚1次口腔护理,唇干者涂石蜡油,有溃疡者涂适当的药物。
2.6 肢体关节的护理 长期昏迷者应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对偏瘫侧肢体进行良肢位的摆放,按摩肢体及对肢体做被动运动1~2次/d,改善血液循环及正常代谢,保持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维持肌肉的收缩,防止韧带、关节囊和附近肌腱粘连,保持肢体关节正常活动。
2.7 大、小便的护理 昏迷卧床患者易发生便秘,可鼻饲蜂蜜水或含纤维素多的菜汁,每日按摩下腹部数次,如3天未排大便,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或灌肠等。如大便失禁,特别要保护肛周皮肤,用温水擦洗,保持干燥,肛周皮肤如受刺激破溃,可涂马应龙痔疮膏、烤灯照射等。对于小便失禁或潴留者,给与留置导尿管,每日两次膀胱冲洗及尿道口护理,定时放尿,每日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一次,防止泌尿系感染。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维持患者生存的关键。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耐心、细心,主动周到地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昏迷病人也能幸福地、有尊严地度过他的余生。
[1]冯正仪,王蓓玲.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2]邓春花,喻洪庆.昏迷患者常见并发症与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08,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