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在基层医院应用安全性探讨

2011-02-11 02:53:20金美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期
关键词:刀头电刀基层医院

金美顺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本文以2006年~2010年在我二甲医院开展的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病例为基础,总结经验,讨论高频电刀的安全隐患、安全使用原则和危险性预防。只要遵守使用原则应用高频电刀,安全性可靠,手术效果好,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属于基层医院,技术能力有限。2006年~2010年共有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其中妇产科120例,普外科82例,骨科98例,手外科30例,脑外科20例。

1.2 术中操作

1.2.1 手术通知单后,即检查高频电刀各部件,电缆线,刀头与电线的连接,电极接口等各部件连接是否严密[1]。再开机测试电刀的功率,确保其工作正常。

术前探视病人,查阅病历资料,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向病人讲明术前取出金属饰物及活动假牙的必要性,了解病人是否有植入物及其情况,取得病人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1.2.2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再次检查病人佩戴饰物是否取下,将电源线插接号,麻醉后安置好手术体位,根据手术切口情况选择正确的负极板粘贴位置,把一次性电刀负极板完好无损地贴于患者肌肉丰富、无骨骼凸出、无创伤疤痕且干燥、光洁、脂肪少、毛发少的地方,极板粘贴要均匀完全,不得受到局部压力,接触面积不得少于70%,确保病人皮肤无接触手术床金属部件。按要求检查各接口的接头,开机预热机器。再次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接触手术床金属部件,如有及时给予隔离保护,洗手护士提前15分钟洗手,把一次性手控刀安装好。

1.2.3 麻醉后,医生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洗手护士将受控刀柄交与手术一助,固定于手术单上,手控刀线要在无菌区留有足够长度,方便使用和管理,巡回护士将连线与电刀连接,请医生按动手控开关检查输出是否正常,待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手术医生戴无菌手套时必须认真检查手套有无破损,如有必须更换,防止医生手灼伤。使用时,巡回护士根据切割和电凝效果调节电刀的输出功率。术中巡回护士随时检查负极板粘贴情况,防止术中因特殊情况出现脱落。洗手护士加强电刀的管理,不要让电刀在手术区内随意扔放,刚使用的刀头有余热,易烫伤患者或医务人员。不得踢、踩、拉动极板电缆。

1.2.4 术毕,巡回护士关机,撤去电缆、电源线,将电极板电线清晰干净,保证机器寿命。一次性物品做医疗垃圾处理。

2 结果

因正确使用高频电刀,350例手术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无一例出现烫伤灼伤,高频电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楚,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高频电刀在二甲医院等基层医院也可安全使用,大力推广。

3 讨论

在许多手术中,高频电刀的普及,以其创伤小、止血彻底等优点已被众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在微创外科中,高频电刀的使用更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电凝止血、电刀分离、不用缝线结扎、无异物反应的优势[1]。可它的安全性却是一个重要课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做好安全操作,在基层医院也可普遍使用这种仪器与技术。

3.1 高频电刀存在的安全隐患

3.1.1 接地分流 在手术中患者身体不慎接触或者过分接近直接接地的金属物件和设备,使从负极板返回的高频电流通过患者身体分流到地造成高频分流灼伤患者[2]。

3.1.2 电刀笔按钮失控 是高频电刀常见的危险因素,在使用时将作用电极不恰当地置于患者体部或电刀头不用时未妥善管理,当极端与组织接触时,作用电极被无意中通入电流,造成这类伤害的大部分原因是不经意间的施压于手动开关或手动开关按钮未恢复使高频电刀进入工作状态,一旦接触患者体部或湿润的手术布单可引起燃烧。

3.1.3 电刀输出功率过大 手术过程中将电刀功率设置超出了安全范围,可引起电流增大,使组织过度损伤并伤及邻近部位组织。

3.1.4 电极板使用不当 高频电刀大多数的事故是烧伤,其中以皮肤烧伤最为常见,在回路电极板部位常有发生,电极板主要作用是回收高频电流防止患者灼伤,电极衬垫的部分或完全脱落是造成烧伤最常见原因。此外,置放部位准备不当,回路电极安置不妥,材料或结构缺损,也可以造成烧伤。

3.1.5 遇易燃易爆物品 如应用乙醇对皮肤进行消毒时,由于患者术区皮肤乙醇液体过多、未干或手术单有湿润的乙醇,当启用电刀笔时可引起燃烧。

3.1.6 高频电刀也能在别的部位引发伤害 由于电极手柄或导线有裂口绝缘损害等面对患者或手术人员造成烧伤。

3.1.7 电磁干扰 影响手术室中的其他医疗仪器的工作。如监护仪、灌注治疗装置、手术床和起搏器等。此外,流入起搏器导管的高频电流还可能损伤处于电极部位的心脏组织,引起纤维性颤动。

3.1.8 废气污染 高频电刀系统作用人体组织时会产生缕缕烟雾,污染空气而可能伤及患者和手术人员。

3.2 高频电刀危险性预防

患者身体上所携带的金属饰物 (如金戒指、项链、耳环)都应在术前取下,患者的体表部位应与金属完全隔开,输液的手与金属输液架分开,放置床边的手须用两层中单包裹好,患者需戴上帽子,防头发脱落接触金属头托。病员体内种植有金属物体 (如钢钉、钢环、钢板等)时,应该使高频电流避开金属植入体,以防止产生涡流加热灼伤病员[2]。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电刀,以防止心室纤维颤动,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中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电刀,因为密集的电子束可因传导至远处造成烧伤。电刀附件易损品 (手控刀、脚控刀、电极板等)使用前应该仔细检查其可靠性,防止其误动作或者接触不良造成直流成分的电击,这是很危险的。应该使用质量可靠的额定安培的保险管,切记不可盲目加大保险管的安培数,以免造成仪器损坏而引起病员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高频电刀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身上不建议使用,高频电刀可以干扰起搏器停止工作,不得直接作用于患者心脏。指状或者蒂状组织如小儿阴茎不得使用电刀。合理选用高频电刀功率,国标中规定额定功率在任何一秒钟的平均值都不得超出400W,使用中不要盲目增大输出功率,应以达到手术效果为佳,使用中任何可能的危险都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功率大小以满足手术效果为限。一般手术功率输出建议在30W-70W之间使用,如有特殊需要 (例如截肢)建议功率不要超过200W。在机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应该保证机器的功率处于最低,从而保证直接加在病员机体的功率是最安全的。高频电刀安全保障体系规定对病人的低频率电流必须小于10μA。因为人体神经、心脏对低频电流很敏感,过大的低频电流会严重伤害病人甚至死亡。高频电刀本身能确保不输出低频电流,但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当刀头电缆断线时产生的火花低频电流直接危害心脏部位。因此,使用时要严格检查电极板、刀头接插件和连接电缆的完好性。同时,电刀的启动和点向组织也不能过于频繁,因为这种火花也含有一定低频成分。手术中冲洗手术腔的生理盐水等流出,弄湿病人身下所垫的床单时,高频电流就可通过它接地,产生热量,烧伤皮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防止冲洗的生理盐水溢出体外。使用时,在作用电极完全与电凝组织接触后才能接通高频电流,且不得任意延长电凝时间。必须特别注意,在手术室不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因为高频电刀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这些气体。手术室护士在电刀的使用中,既是操作者,又是指导者。当手术医生要求加大电流时,巡回护士应检查和排除下列情况后,才能调大电流:电极板和夹头连接情况,夹头与导线连接情况,电刀头清洁情况 (有无炭化物),高频电刀工作状态,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情况。手术电刀使用结束后,揭除电极板的时间要适合,一般不超过20min,牵拉时,用力缓慢并整片揭除。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及时刮除电刀头有机物,以保持良好的传导功能;手术过程中不用的时候,器械护士应及时收回,以防电刀头突然冒烟,发生意外,发现电刀头功能不良时应及时更换。高频电刀应由专业维修人员定期检查和维修,调节各种参数,以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术中产生的烟雾,可以用吸引器吸取,迅速离开术区,减少医务人员吸入。

综上所述,正确而安全地使用高频电刀,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在手术中安全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电刀的操作性能,设置相应手术的输出功率,掌握安全措施,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保证术者、患者的安全。经过学习各类高频电刀的原理、方法、操作安全的注意事项,使用中严格执行规程,并做好术前准备、检查、消毒,注意电极板安放位置的选择和连接顺序,这样才能发挥高频电刀的优越性。在加强仪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加强工作责任感,做到凡事专心致志,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相信我们一定会减小电刀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使基层医院也可以安全推广使用高频电刀。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二版,2006:5,125-127.

[2]万晓蓉.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J].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第5卷第109期:5461~5462.

猜你喜欢
刀头电刀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采煤机镐形截齿仿真受力强度分析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术中高频电刀刀头放置架的设计与应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川剧《打神告庙》的祭祀语言——兼释“打牙祭”和“刀头”
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4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高频电刀在犬瞬膜外翻手术中的运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