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

2011-02-10 23:27:15刘凯凤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术式筋膜盆腔

刘凯凤

(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264300)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

刘凯凤

(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264300)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术之一。近两年来我科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年龄30~50岁。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17例,子宫壁间肌瘤5例,子宫腺肌瘤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所有病例子宫增大均小于孕3个月大子宫。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取下腹横切口开腹。按传统子宫全切术步骤处理子宫圆韧带、附件,打开阔韧带达子宫峡部水平钳夹子宫动脉上行支,切断、结扎。在子宫动脉断端稍上方环形切开宫颈筋膜,深3~4mm,用鼠齿钳钳住宫颈切缘组织,向上牵拉子宫,钝性、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达宫颈阴道部,切除全子宫。用4把鼠齿钳钳夹宫颈筋膜最下缘,碘伏消毒残端,用0/2可吸收线距切缘3~5 cm处环形荷包缝合1周,之后翻向阴道面。残留宫颈管状创面用0/2可吸收线8字缝扎2~3针。后腹及返折腹膜以0/2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治疗结果

手术情况:手术时间75~95 min,平均85 min,平均失血量80~120 m l。19例为单纯子宫全切,9例同时行单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情况:术后2日内体温>38℃者7例,肠道排气时间24~35 h。有2例患者术后2~3天阴道有少量血性渗出液,未作处理,自行停止。

随访:术后1个月对28例进行门诊随访,均恢复良好,新实体宫颈长1~2 cm,无盆腔坠胀感,大小便无异常改变。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性生活满意率96.4% (27/28)。

讨论

改良术式的优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方式各异,目的在于简化操作,减少组织损伤,治愈疾病。传统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挖出宫颈时,其宫颈主、骶韧带在筋膜内进行游离、钳切、缝扎,切除子宫是紧贴宫颈环切至阴道穹隆。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是子宫颈外口外环切宫颈,将子宫切除,未切断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又因在宫颈筋膜内操作,不会损伤膀胱、输尿管,对盆底神经、血管损伤较小。对宫颈筋膜进行再成形,可再次形成新“宫颈”,使盆底的支撑结构最大限度地得以保持,防止术后阴道壁脱垂[1]。紧贴宫颈筋膜切除子宫,保持了阴道的完整性,使性生活与术前基本无差异。同时该术式切除了宫颈管黏膜及宫颈肌肉,避免了残端宫颈癌及宫颈肌瘤的发生。本文28例采用此术式,术中无1例发生副损伤,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及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具有术式简单、创面小、减少副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子宫附件良性疾病,又适用于比较年轻而需全子宫切除者或切除子宫盆腔粘连分离较困难者。该术式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①术前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行分段诊刮,以除外宫颈或子宫内膜恶性病变。②切除宫颈管组织应完全,不应留有炎性宫颈。③止血必须彻底,缝扎宫颈管状创面牢靠,以减少术后实体宫颈的渗血或感染。④严重粘连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筋膜内切除子宫可遗留下筋膜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的宫颈骶韧带及子宫直肠凹腹膜,使周期性腹痛的病灶也被遗留,所以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如能在筋膜外进行者,不选择此术式[2]。⑤妊娠晚期,宫颈和筋膜的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二者界限不清,故产科子宫全切不宜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3]。

[1]刘引串,腾振娟,李叙华,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宫颈再成形.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117.

[2]刘新民.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

[3]赵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 (2):65.

2010-11-10)

猜你喜欢
术式筋膜盆腔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10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