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瘀辨治更年期高血压

2011-02-10 23:27:15王金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珍珠母川芎头痛

王金芳

(山西省大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037044)

女性到了更年期,随着生理的变化,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烦躁不安等症状,从而引发血压升高,称为“更年期高血压”。笔者2007年9月~2010年9月运用活血祛瘀法辨证治疗更年期高血压56例,起到很好的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进行了比较观察,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共88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46~54岁。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即血压持续或非同日大于3次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者。若仅SBP≥140 mmHg,而 DBP<90 mmHg,则诊断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2例。共同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眩晕或头痛乏力、月经紊乱,失眠多梦。治疗目标:血压控制 <140/90 mmHg,全身症状消失或缓解。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用量用法依血压情况调整)、谷维素20 mg,每日3次,连续失眠者加地西泮2.5 mg。

治疗组:辨证分型论治。①气滞血瘀型(13例):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头胀,眩晕隐痛有定处,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唇指青紫,四肢麻木,月经量少或后期,质暗有块,脉弦数,苔薄黄,舌质暗红或紫。伴有肝阳上亢化火时,尚有口苦便秘、尿黄等表现。治宜理气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 g,生地黄12 g,桃仁10 g,红花12 g,枳壳 10 g,川芎 10 g,牛膝 12 g,赤芍 10 g,天麻 12 g,黄芩12 g,夏枯草12 g,草决明12 g,桑寄生15 g,伸筋草15 g,生大黄6 g。随证加减。②气虚血瘀型(15例):血压升高,眩晕乏力,心悸气短,举步不稳,失眠多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脉结代,苔薄,舌质暗红。治宜益气活血,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 g,红花 10 g,当归10 g,川芎 10 g,赤芍10 g,川牛膝 12 g,丹参 15 g,粉葛根15 g。失眠加酸枣仁15 g,柏子仁12 g,夜交藤15 g;心悸加远志6 g,珍珠母15 g;眩晕加知母12 g,生地黄12 g。③痰浊挟瘀型(18例):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头重如裹,周身困倦,神疲嗜睡,腹胀痞满,脉弦滑,苔白腻质暗。患者多形体肥胖,月经后期或闭经。治宜健脾祛痰化瘀,用二陈汤合失笑散加减:陈皮12 g,茯苓12 g,法半夏10 g,白术12 g,泽泻12 g,生蒲黄15 g,五灵脂12 g,川芎15 g,薏苡仁15 g,益母草15 g。痰浊重加胆南星10 g;头胀头重加草决明12 g,菊花12 g;尿少浮肿加车前草15 g;胸闷加全瓜蒌15 g;腹胀加莱菔子10 g。2周后随证加减,继服2周。④阴虚挟瘀型(4例):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心悸气短,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色暗,脉沉细或弦细,舌苔薄质暗红有瘀点或瘀斑。治宜补阴、活血化瘀,用六味地黄丸合失效散加减:熟地黄12 g,茯苓10 g,泽泻10 g,山茱萸10 g,山药10 g,牡丹皮 10g,杜仲12 g,桑寄生 15 g,生蒲黄12 g,五灵脂12 g,红花10 g,川芎10~15 g。气短加黄芪15~20 g;心悸加珍珠母15~30 g;头晕重加磁石15~30 g;心烦加知母 10~12 g。⑤肝热挟瘀型(6例):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目赤面红,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少腹作痛,小便黄赤,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脉弦数,苔黄腻。治宜平肝清热,活血化瘀。用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龙胆草10 g,栀子10 g,黄芩12 g,生地黄12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2 g,川芎12 g。大便干燥加生大黄6 g;目赤加决明子 10~15 g,菊花10~12 g;心烦加珍珠母 12~15 g;眩晕加天麻6~12 g,钩藤12~15 g。

治疗组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疗程均为 1个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血压有显著下降,血压控制达标,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血压下降不明显,诸症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 13例,总有效率7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更年期高血压属于中医“头痛”、“眩晕”、“肝风”等范围。其发病与情志所伤,恼怒忧思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致使肝阳上亢,化风化火有关;或为饮食失节,恣食肥甘,损伤脾胃,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灼津生痰,阻遏经脉,上扰清窍;也可为肾气虚衰,肝肾阴阳失衡,化火动风。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更年期肾气虚衰,冲任不固。气之与血,休戚相关,血随气行,也随气滞,肝气郁结时随之发生血瘀;气虚血运迟缓易发血瘀;津液化痰阻遏气血运行,造成血瘀;肝肾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或肝火上炎,郁而化热,煎熬血液遂成瘀热互结。

更年期高血压在发病及病程发展、转归等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从瘀辨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起到调养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使血压平稳,全身症状消失。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上述方药中许多活血化瘀药有降压、降血脂、扩冠、抗血栓、抗心律失常作用,有利于保护心、脑血管。无论更年期内发生的高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恰好发生在更年期这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更年期多在50岁左右到来,正值高血压有关发病因素如动脉硬化出现的年龄,因此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当查明原因,不能简单将之归类为症状性高血压而掉以轻心。查明无器质性病因时,可以考虑与更年期有关。“更年期高血压”一般是收缩压上升,舒张压改变较少或没有改变,眼底、心脏和肾脏没有受累表现。

临床比较而言,更年期高血压用西药降压易引起血压过低或不稳定,用镇静安眠药易形成药物依赖,全身症状不易消除。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从瘀辨治更年期高血压效果较为稳定、持久,全身症状可以消除,显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珍珠母川芎头痛
我国提出增强仿生陶瓷韧性的新方法
河南科技(2022年5期)2022-04-20 03:32:30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模仿珍珠母强度和韧性的新材料
仿“珍珠母”玻璃完胜钢化玻璃
科学导报(2019年39期)2019-09-03 04:36:04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2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